白玉薇
中國京劇旦角演員,代表作《宇宙鋒》
白玉薇
1949年以後她在台灣各劇團教戲,台灣的京劇女演員幾乎都是她的學生。後來她定居在美國加州。
1987年,她收到了北京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寄給她的一冊《京劇談往錄》,讀後,當年的戲校生活又浮現在她的眼前,她想起了當初和李少春在上海天蟾舞台一唱而紅的情況,於是口錄了一盤磁帶寄往北京。這就是登在《京劇談往錄三編》中的《我在中華戲校前前後後》一文。白玉薇在台灣教戲時曾經默寫抄撰了300個劇本,她給北京市政協文史委員會寫信說:“聽說‘文革’期間丟掉了很多京劇劇本,我願把這些資料無私地奉獻給祖國,為發展祖國的文化事業做點貢獻。”這封信傳遞著一位海外華人的愛國熱心。市政協文史委員會決定接受她的饋贈,並負責把這些資料轉交給一個可靠的戲劇單位保管使用。
1989年白玉薇寄出了第一批13包資料,誰知不幸竟在旅途中遺失了,但她不灰心,仍然繼續寄贈她保存的其餘資料。
1989年下半年她托正在美國講學的蘭州大學葉開源教授帶回一包資料親自送到市政協文史辦公室。
1990年11月,她試寄了一包資料,收到了。
1991年2月,她又把其餘12包資料一次寄出,也收到了。這樣她一共寄回了14包184份資料。
2008年在美國洛杉磯過世,享年88歲。
中華戲曲專科學校 玉字科 學生
1931年,農曆辛未年:楊寶森結婚
楊寶森在京與常州旅京中醫之女趙霞章結婚。參加的來賓有楊寶忠、白玉薇等。
1978年12月28日,農曆戊午年十一月廿九日:中華民國國劇學會發起國劇界愛國聯合大公演第一天
國劇界愛國聯合大公演三天,自12月28日至12月30日,在台北市國軍文藝活動中心舉行。
這次公演由中華民國國劇學會發起,所得款項捐做自強救國基金,國劇界的演員都紛紛表示義務參加演出,並不計戲份多寡,當時在美國的顧正秋也返國參加演出。
參加演出的有許多已多年不上台,如梁秀娟、章遏雲、戴綺霞、畢正琳、白玉薇、秦慧芬等,張鳴福、馬元亮、孫元坡同台飾龍套,哈元章飾三流配角,也有的是一角由多人分飾。每場前都有跳加官,分由張鴻福、張鳴福、周亮節表演。
由於時間倉促,因此選戲時要選每位參加演員都已演熟的戲,才能減少排演時間。三天的節目,排演時間只有四個早上。
主辦單位此次沒有印招待券,絕不送票,票價分為五百元、三百元、二百元、一百元、六十元數種,當場並設捐款箱,接受樂捐。
《鐵公雞》
《昭君出塞》
《卧薪嘗膽》(張正芬、徐露、嚴蘭靜分飾西施)
1978年12月29日,農曆戊午年十一月三十日:中華民國國劇學會發起國劇界愛國聯合大公演第二天
國劇界愛國聯合大公演三天,自12月28日至12月30日,在台北市國軍文藝活動中心舉行。
《坐寨》
《梵王宮》(程景祥飾耶律含煙,張劍秋飾花婆)
《掃蕩群魔》(陳寶亮飾武大郎、趙玉菁飾潘金蓮,秦慧芬、馬述賢、章遏雲、戴綺霞飾假潘金蓮)
1978年12月30日,農曆戊午年十二月初一日:中華民國國劇學會發起國劇界愛國聯合大公演第三天
國劇界愛國聯合大公演三天,自12月28日至12月30日,在台北市國軍文藝活動中心舉行。
《打麵缸》(姜竹華、鈕方雨分飾周臘梅,曹復永、孫麗虹分飾張才,於金驊飾大老爺,王鳴兆,李明德,楊傳英,張大鵬,張慧鳴,劉小地)
《天女散花》(趙復芬飾天女)
《回荊州》(朱冠英飾周瑜,謝景莘飾魯肅,孫興珠飾劉備,周韻華飾孫尚香,李桐春飾趙雲,王福勝飾張飛)
《姑嫂比劍》(嚴蘭靜代郭小庄飾樊梨花,劉復雯飾薛金蓮,王鳴詠飾柳迎春,王正廉、尹來有飾旗牌)
《大登殿》(顧正秋飾王寶釧,周正榮飾薛平貴,張正芬飾代戰公主)
《除三害》(胡少安飾王浚,孫元坡飾周處)
《陸文龍·車輪大戰》(劉玉麟飾陸文龍,李桐春飾岳飛,李鳳翔、趙君麟、李環春、張遠亭飾靠將,哈元章、周正榮等飾宋龍套)
國劇愛國聯合義演自七點開始,一直演了四個小時的戲,中間不曾休息,直至十一點,排出的戲碼“打”“回”“大”“陸”全部完成,由胡少安領隊全體演員都上台謝幕,顧正秋及張正芬均著絲絨長旗袍,每人手執國旗一面,高舉國旗全場高呼“中華民國萬歲”。
1991年5月25日,農曆辛未年四月十二日,上午:白玉薇女士海外寄贈戲劇資料移交儀式舉行
1987年,白玉薇收到了北京市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寄給她的一冊《京劇談往錄》,讀後,當年的戲校生活又浮現在她的眼前,她想起了當初和李少春在上海天蟾舞台一唱而紅的情況,於是口錄了一盤磁帶寄往北京。這就是登在《京劇談往錄三編》中的《我在中華戲校前前後後》一文。白玉薇在台灣教戲時曾經默寫抄撰了300個劇本,她給北京市政協文史委員會寫信說:“聽說‘文革’期間丟掉了很多京劇劇本,我願把這些資料無私地奉獻給祖國,為發展祖國的文化事業做點貢獻。”這封信傳遞著一位海外華人的愛國熱心。市政協文史委員會決定接受她的饋贈,並負責把這些資料轉交給一個可靠的戲劇單位保管使用。1989年白玉薇寄出了第一批13包資料,誰知不幸竟在旅途中遺失了,但她不灰心,仍然繼續寄贈她保存的其餘資料。1989年下半年她托正在美國講學的蘭州大學葉開源教授帶回一包資料親自送到市政協文史辦公室。1990年11月,她試寄了一包資料,收到了。1991年2月,她又把其餘12包資料一次寄出,也收到了。這樣她一共寄回了14包184份資料。
北京市政協文史委員會決定將這批資料移交給中國戲曲學院。
白玉薇女士因病無法回到她日夜想念的祖國參加資料交接儀式,人們感到非常遺憾。儀式結束時,曾任中華戲校教師的吳曉鈴和他的學生緊緊地坐在一起合影留念。大家說:“把這張照片寄給玉薇,讓玉薇看看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