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李少春的結果 展開
- 京劇李派藝術的創始人
- 京劇老生李(少春)派
- 香港國際經貿導報記者
- 首都師範大學政法學院副教授
李少春
京劇李派藝術的創始人
李少春,名寶璘,曾用名李海,1919年11月4日出生於天津,祖籍河北霸州,京劇演員,工武生、老生、文武老生。
1929年首次登台出演京劇《岳母刺字》。1934年與梅蘭芳合演京劇《四郎探母》。1937年在天津演出,聲譽大起。1938年在北京首演打炮戲。1945年創編劇目《文天祥》。1948年創編京劇《野豬林》。1952年憑藉京劇《宋景詩》獲得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演員表演獎。1953年赴羅馬尼亞參加第四屆世界青年聯歡節。1962年主演戲曲片《野豬林》。
1975年9月21日因心臟病與腦血栓併發在北京逝世,享年56歲。
人物關係
大事件
1919-11-04
出生
1919年11月4日出生於天津。
1929
首次登台,出演京劇
1929年首次登台,在父親主演的京劇《岳母刺字》中扮演娃娃生岳雲。
1937
成為頭牌演員,但因受傷暫別舞台
1937年李少春在天津演出,聲譽大起,一躍成為頭牌演員。同年因連演京劇《打金磚》勞累過度,在台上摔倒導致輕微腦震蕩,決定告別舞台。
1938-10-07
首演打炮戲,受到關注
1938年10月7日在北京新新大戲院首演打炮戲,先武後文雙出,包括劇目《兩將軍》《擊鼓罵曹》,受到諸多關注,隨後在北京西來順飯莊舉辦“拜丁永利為師”典禮。
1954-11
隨團訪問,被譽為中國猴王,並獲金質獎章
1954年11月隨中國文化代表團訪問印度、緬甸,被印度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譽為“中國猴王”,並獲緬甸總理吳努所贈的金質獎章。
1975-09-21
逝世
1975年9月21日因心臟病與腦血栓併發在北京逝世,享年56歲。
李少春
1919年11月4日出生於天津。1920年春節后全家移居上海。1924年進入上海齊魯公學(山東會館)讀小學。1926年聘請武功老師沈延臣練習武功。
1929年首次登台,在父親主演的京劇《岳母刺字》中扮演娃娃生岳雲。
1932年正式登台演出,后返回上海。
1933年隨陳秀華、沈延臣二位老師離開天津“跑碼頭”,到濟南、青島、漢口、江西、南京、無錫、上海等地演出,一路上邊演邊學,文武戲都演。
1934年在上海黃金大戲院為梅蘭芳演墊場小武戲,並得到梅蘭芳提攜,與其合演京劇《四郎探母》。
1935年隨父親離開上海,旅行公演。
1936年1月隨父親在天津演出,合演京劇《風波亭》;同年10月隨父親應上海天蟾舞台邀請再度南下,先在無錫同台演出掛二牌,而後到了上海。
1937年李少春在天津演出,聲譽大起,一躍成為頭牌演員。同年因連演京劇《打金磚》勞累過度,在台上摔倒導致輕微腦震蕩,決定告別舞台。
1938年隨全家離開上海,重返天津定居;同年6月25日在天津中國大戲院上演“四天五場”戲,劇目為《兩將軍》《擊鼓罵曹》《水簾洞》《鬧地府》《打漁殺家》《惡虎村》《八大鎚》《打金磚》;同年9月26日在父親的帶領下由天津赴北京“趕考”,受到國劇分會會長尚小雲的迎接;同年10月7日在北京新新大戲院首演打炮戲,先武後文雙出,包括劇目《兩將軍》《擊鼓罵曹》,受到諸多關注,隨後在北京西來順飯莊舉辦“拜丁永利為師”典禮;同年10月19日經李育庠介紹,在北京舉行拜師余叔岩典禮;同年12月3日在新新大戲院首演余叔岩親授的京劇《戰太平》,余叔岩親自把場。
1939年赴哈爾濱演出,與姐夫李萬春亦在哈爾濱演出,形成郎舅“打擂”之勢。
1940年8月在天津中國大戲院與侯玉蘭首次合作京劇《四郎探母》等生旦對兒戲。
1941年11月應上海天蟾舞台之邀,衣錦還鄉;同年與白玉薇等應上海天蟾相邀,在上海演出近半年之久。
1943年繼續在上海演出。
1944年5月12日與言慧珠義演京劇《武松》;同年5月14日改編京劇《文天祥》(第一本)在上海天蟾舞台首演,但未久即被禁演。
1945年對京劇《文天祥》重新編創,劇本以電影為依據進行改編。
1946年6月應上海大來公司吳性裁邀請,與李世芳、葉盛蘭、葉盛章及袁世海、張雲溪、張春華、陳永玲等演於天蟾舞台,號稱“十大頭牌”;同年8月在上海演出京劇《百戰興中唐》,前飾雷海青,中飾南霽雲,后飾郭子儀,發揮唱、做、摔、打全面技藝,連演五天。
1947年1月在上海與程硯秋雙掛頭牌演於天蟾舞台,時值梅蘭芳演於中國大戲院,形成師徒對壘局面;春節期間主演的京劇《百戰興中唐》連續六個日場;同年9月在上海中國大戲院參加“救濟水災平劇義演”(實際是杜月笙60大壽);同年9月19日與於蓮泉共同領銜演於上海中國大戲院,臨別紀念連演七場京劇《百戰興中唐》;同年12月與電影演員李麗華一起赴台灣了解京劇演出市場情況。
1948年年初由台北返回上海,宴請翁偶虹,向其求助改編京劇《野豬林》劇本;5月京劇《野豬林》劇本初稿寫成;9,京劇《野豬林》在北平長安大戲院首演。
1949年7月2日作為京劇界代表身份出席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同年7月3日領銜的起社劇團為大會演出京劇《野豬林》;7月24日當選中華全國戲劇工作者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9月17日跟起隨社劇團進中南海演出京劇《野豬林》,毛澤東等首長出席觀看;10月27日為慶祝上海解放,起社劇團應邀赴上海演於天蟾舞台,京劇《野豬林》連滿66場,受到諸多觀眾觀看。
1950年5月起社劇團赴天津演出,京劇《野豬林》受到諸多觀眾觀看;同年6月起社劇團與葉盛章領銜的金舁社合併,成立新中國實驗京劇團;7月新中國實驗京劇團為配合“土改”,在北京上演京劇《雲羅山》。
1951年編創京劇《野豬林》由馬彥祥主編,在上海正式出版單行本;同年11月率新中國實驗京劇團全體成員參加中國戲曲研究院實驗工作團。
1952年10月第一屆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在北京舉行,以新編近代歷史京劇《宋景詩》參演,獲演員表演獎。
1955年1月10日中國京劇院成立,任三團團長;4月周恩來在中南海紫光閣召集李少春等人,指示將京劇《鬧天宮》擴編為京劇《大鬧天宮》;5月參加全國文化先進工作者會議,並擔任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
1956年3月2日中國戲曲研究院召開座談會,討論漢語規範化與戲曲語言的發展問題;5月連續發表《京劇界應以實際行動來擁護漢語規範化》和《京劇和京音》兩篇文章;5月16日參加中國訪日京劇代表團赴日本演出,其主演的京劇《三岔口》在日本各地受到諸多觀看,還在日本學習了樂舞《蘭陵王》;8月16日隨中國藝術團赴智利、烏拉圭、巴西、阿根廷四國訪問演出。
1957年在《戲劇叢刊》上發表論文《京劇字韻不能逐步採用北京語音嗎?》。
1958年3月22日在北京人民劇場演出現代京劇《白毛女》,周恩來親臨劇場觀看演出;隨後發表文章《我演楊白勞的經過和體會》;7月和妻子侯玉蘭合演由安娥編劇的京劇《探府記》,飾演寇準;12月9日加入中國共產黨;年底在北京中和戲院公演京劇《響馬傳》,周恩來觀看了演出,並建議隔一天就到中南海演出,毛澤東、朱德等均到懷仁堂觀看。
1959年參加向國慶10周年獻禮京劇《赤壁之戰》的演出,飾演魯肅,並在梅蘭芳主演的獻禮京劇《穆桂英掛帥》中飾演寇準;12月7日與袁世海在北京人民劇場合演劇目《灞陵橋》;同年在《戲劇報》上發表文章《不平凡的十年》。
舞台上的李少春
1960年4月隨中國藝術團出訪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古巴及加拿大,為時七個多月,年底回國。
1961年創排的劇目《滿江紅》上演;同年3月22日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堂堂膽氣,耿耿丹心”——談<滿江紅>中的岳飛形象的創造》;9月3日在北京新僑飯店與張雲溪一同正式拜蓋叫天為師;12月16日由田漢主持,在北京與李和曾等拜周信芳為師;12月28日在《人民日報》上發表文章《學習師門藝術,繼承優秀傳統》;同年在《戲劇報》上發表文章《新——關於表演問題的通信》《學習蓋派藝術的一些感受》。
1962年9月主演的戲曲藝術片《野豬林》開拍,崔嵬、陳懷皚任導演。1963年電影《野豬林》在中國大陸公映,並送至中國香港播映,改名《林沖雪夜殲仇記》;同年內部綵排京劇《戰渭南》,飾演韓遂;10月在《戲劇報》上發表文章《從“不是這裡的事”說起》;12月1日在《人民日報》上發表文章《談京劇現代戲表演的幾個問題——兼評<八一風景>演出的成就勢》。
1970年演出的京劇《紅燈記》被拍攝成彩色影片;此後三年被分配到京劇《紅色娘子軍》《平原作戰》樣板團任指導,仍屬“控制使用”。
1973年11月被分配到中央五七藝大戲曲學校教戲。
1974年在戲校指導排演京劇《紅燈記》。
1975年1月出席了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4月奉文化部指示,內部錄製傳統戲曲資料片,參加集訓,被指派拍京劇《安天會》。
生活中的李少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