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角菌科
麥角菌科
子囊菌亞門的1科。一般歸屬麥角菌目,也有的歸屬球殼目,或肉座菌目。
麥角菌科
麥角菌
麥角菌科的屬的數目因作者而異,E.米勒和J.A.von阿爾克斯(1973)將本科下分18屬,D.L.霍克斯沃思等人(1983)將本科下分23屬。
麥角菌科
它曾在中世紀的歐洲橫行了幾個世紀,使大批孕婦流產,一次又一次地奪去了數以萬計的人的生命。開始人們還以為是什麼惡魔在作怪,後來經過長期研究,才知道這個惡魔原來就是麥角菌。
麥角菌屬於一種子囊菌,最喜寄生在黑麥、大麥等禾本科植物的子房裡,發育形成堅硬、褐至黑色的角狀菌核,人們把它叫做麥角。當人們吃了含有麥角的麵粉后,便會中毒發病,開始四肢和肌肉抽筋,接著手足、乳房、牙齒感到麻木,然後這些部位的肌肉逐漸潰爛剝落,直至死亡,其狀慘不忍睹。人們把這種病稱為麥角病。家畜吃了感染麥角菌的禾本科牧草,也會引起嚴重的中毒。
麥角病一度成為人、畜的大害,被稱為中世紀的惡魔。但是,正像許多傳染病菌一樣,一旦人們認識和掌握了它們的特性,也就有可能把壞事變成好事。到18世紀,隨著麵粉工業的改進和發展,除去了混在小麥中的麥角,麥角病便得到了控制。不僅如此,人們還發現麥角中含有一種生物鹼,有促進血管收縮、肌肉痙攣、麻痹神經的作用,可以製成有效的止血劑和強烈的流產劑,成為婦產科療效很好的藥劑。這一來,麥角菌這個真菌家族中的“不肖子孫”,也改惡從善,變成人類有用之物。麥角菌殺人不見血的肉毒梭菌新疆西北部察布查爾縣的錫伯族人,每年春天常因吃自製的“米松糊糊”(一種類似甜麵醬的食品)而患病死去。據研究,這是因為生的“米松糊糊”中暗藏了大量的肉毒梭菌。這些暗中殺手一面迅速繁殖,一面向外施放極毒的肉毒毒素。這種外毒素的純製品只要有一小粒芝麻那麼重,就能殺死兩千萬隻小白鼠,人們認為肉毒毒素是目前最毒的毒藥。
肉毒梭菌在有氧的環境下不能存活,常常出現在未經妥善消毒的肉食罐頭或放置時間過長的肉製品、海味品中。吃了這類食品,便會出肉毒棱菌現噁心、嘔吐,接著出現疲乏、頭痛、頭暈,視力模糊,復視;喉粘膜發乾,感到喉部緊縮,繼而吞咽和說話困難;全身肌肉虛弱無力,直至危及生命。因此,不合衛生標準或過期的肉食罐頭和肉製品、海味品絕不能再吃,以免中毒。肉毒梭菌的芽胞在中性條件下需要加熱煮沸8個小時才能被殺死,可見其生命力極強,人們對它應引起高度警惕。
野生蟲草
本屬最常見的是冬蟲夏草(Cordyceps sinesis),它寄生在鱗翅目昆蟲的幼蟲上,被害的昆蟲(如尺蠖)冬天鑽入土內,夏天蟲草菌從被害蟲體生出一有柄的子座(即所謂的草)。子座單個,罕見2 ~ 3個,長4 ~ 11cm,基部粗1.5 ~ 4mm,向上漸細,頭部不膨大或膨大成圓柱形,褐色,初期內部充實,后變中空。子囊殼橢圓形至卵形,生在子座近表面,基部稍陷於子座內。子囊產生在子囊殼內,細長。每個子囊內含有2個具隔膜的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透明,線狀。
蛹蟲草
現代研究表明,蟲草有平喘作用。本品多入丸散劑,每次用量5克--1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