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運-12運輸機

在運-11基礎上改進的發展型號

中國運-12運輸機是哈爾濱飛機製造公司(原哈爾濱飛機廠)在運-11基礎上進行深入改進的發展型號,很快成為了中國航空工業界一個在商業上較為成功的機型。運-12屬輕型多用途飛機,可用作客貨運輸、空投空降、農林作業、地質勘探,還可改裝成電子情報、海洋監測、空中遊覽和行政專機等。

簡介


中國運-12運輸機
中國運-12運輸機
中國運-12運輸機是哈爾濱飛機製造公司(原哈爾濱飛機廠)在運-11基礎上進行深入改進的發展型號,很快成為了中國航空工業界一個在商業上較為成功的機型。
運-12屬輕型多用途飛機,可用作客貨運輸、空投空降、農林作業、地質勘探,還可改裝成電子情報、海洋監測、空中遊覽和行政專機等。

歷史


1979年,地礦部對當時哈飛已經研製成功的運-11不滿意,表示載重量太小,希望能再設計一種5噸的商載重量,乘客17到19名,為地質勘探飛行服務的渦槳支線飛機。但出於體制限制和互相制肘,航空部門拒絕為地質部的航空項目立項撥款,於是地質部被迫自行拿出100萬元的啟動資金,由於航空部門對新項目立項有審核批准的權力,哈飛無法立項,於是在1980年初運-11T名義搞起了運-12。
經過兩年時間、1100多飛行小時試飛定型。期間美國洛克希德 飛機公司的試飛專家和試飛員曾參與過試飛。
中國運-12運輸機
中國運-12運輸機
1985年,運-12飛機取得了中國民航局頒發的第一個民用飛機型號合格證,翌年又取得該局頒發的第一個生產許可證。
1986年11月14日6架運-12飛機成功外銷斯里蘭卡,開創中國民用飛機出口的先例。
1987年,運-12飛機開始申請英國CAA(英國民用航空總局)適航證。英國民用航空總局對運-12飛機進行了兩年的審查和試飛試驗,於1990年6月20日向運-12頒發了CAA型號合格證。這是中國民用飛機第一次得到國際權威適航機構頒發的型號合格證,說明了運-12飛機的適航已達到了當前的國際標準。
1995年3月26日“運-12”Ⅳ型飛機獲得了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型號合格證。
在運-12的巔峰時期(2000年6月前),共有102架運-12飛機外銷非洲、澳洲、南美洲、亞洲、北美洲的18個國家。

結構配置


機身結構

運-12
運-12
在具體設計上,運-12採用雙發、上單翼帶撐桿、單垂尾、固定式起落架布局。矩形機翼為雙梁斜撐桿式結構,翼形NACA4412。前緣裝有可自動打開的前緣縫翼和同后緣襟翼 連動的襟副翼。
採用圓角矩形截面機身,艙內布置了4個雙人摺疊板椅。板椅收起后,可以裝貨。大小兩扇的貨艙門在貨艙 左側左側,艙內有8個有機玻璃窗口。採用梯形單垂直尾翼和矩形反彎度翼型水平尾翼。舵面同時採用軸式補償和角式補償,便於駕駛。
升降舵方向舵採用布質蒙皮。前、主起落架不可收放,均為支柱式,有油氣減震器,適於在簡易土跑道或草地上起落。主起落架採用低壓輪胎雙輪。機翼內共裝有四個金屬油箱,重力供油,在左右發動機艙內各安裝1個金屬消耗油箱。

操控系統

飛行員採用Y柱形結構的盤式雙操縱,腳操縱採用前後位置可調整的四聯桿機構腳踏板。電動機械混合傳動襟翼和副襟翼,舵面由軟硬混合式機械傳動控制和,升降舵和方向舵的調整片採用電動機構傳動。
冷氣系統供發動機起動和主起落架剎車用。
電源系統為2台ZF-15直流發電機和1個12HK-30蓄電池,交流電通過GBL-250單相變流機和SBL-40、SBL-125三相變流機供電。
機上設有通風加溫系統,由發動機排氣給駕駛艙的風擋和駕駛員腳部加溫。機頭的衝壓空氣入口可吸氣送到駕駛艙,進行通風。貨艙頂部開有2個自然通風口和2個出氣口,可選裝客艙加溫和客艙強迫通風裝置。

機載設備

運-12
運-12
機上設備包括CT-1甚高頻無線電、JDT-2高頻無線電、JT-5A機內通話器、WL-7無線電羅盤、WG-4無線電高度表及XS-6信標接收機等。還可以選裝柯林斯公司的VHF-251甚高頻電台、HF-220高頻電台、ALT-55B無線電高度表、VIR-351甚高頻全向信標系統、DME-451測距器、TDR-950空中交通管制應答機以及MCS-65陀螺磁羅盤。藉助上述設備,運-12可以在目視飛行規則(VFR)和儀錶飛行規則(IFR)下,在非結冰條件下飛行。選裝尾翼除冰裝置后,可滿足在結冰條件下飛行的要求。
還加裝裝有1個粉劑和液劑共用的玻璃鋼藥箱,容量1000千克。1個容量為1.4米3的尼龍種子料袋,1個可卸式風動葯泵,最大流量為16千克/秒。機上裝有常量型和超低量型兩套噴灑設備。

主要型號


運-12飛機的型別有:運-12I型、運-12Ⅱ型、運-12Ⅲ型、運-12Ⅳ型、運-12E型和運-12F型。
運-12I型
為運-12系列的原型機,最初選用普拉特·惠特尼加拿大公司生產的PT6A-10渦槳發動機,單台功率349千瓦(475軸馬力),后改用PT6A-11渦槳發動機,單台功率367.7千瓦(500軸馬力)。
運-12I型飛機於1982年7月14日首次試飛成功后只生產了兩架。由於考慮到保持起飛重量5000千克不變條件下單發性能的需要,改型后定名為運-12II型飛機。1984年12月17日,運-12I型飛機通過技術鑒定。該機首次採用美國適航條例作為設計規範。
運-12II型
中國運-12運輸機
中國運-12運輸機
為運-12系列的首批量產型飛機。改型機於1984年5月首飛成功,動力裝置為2台普拉特·惠特尼加拿大公司生產的PT6A-27渦輪螺旋槳發動機,單台功率462千瓦,單台功率456千瓦(620軸馬力)。於1985年12月24日獲得國家型號合格證,1986年12月獲得生產合格證,1990年6月獲得英國民航局型號合格證。
到1993年5月和外商共簽訂52架訂貨合同,已交付33架。國內銷售20架。飛機單價250萬美元(1993年)。該機為17座客機,並有其它專用型號,如VIP飛機,通勤飛機,小型貨運飛機,森林防護,空中測量,海上巡邏,地質勘探,救護和跳傘等。
運-12Ⅲ型
是軍用型,用於傘兵訓練,換裝了渦槳-9發動機,為降低成本,採用了國產電子設備。但未能大量裝備我軍,傘兵訓練主要用機為運-5B。
運-12IV型
是哈飛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研製和發展的一種輕型多用途飛機,採用雙發、上單翼、剪切翼尖、單垂尾、固定式前三點起落架的總體布局。適用於客貨運輸、人工增雨、農林作業、海洋監測、地質勘探、航空測量、空投空降、航空救護、航空旅遊等多種用途。
運-12IV按照美國聯邦航空條例FAR-23部(包括23-1至23-42號修正案)設計、試驗和製造,噪音符合FAR-36部要求。運-12IV分別於1994年7月和1995年3月獲得中國民航局(CAAC)頒發的型號合格證和美國聯邦航空局(FAA)頒發的型號合格證。該機還於1995年9月獲得了美國聯邦航空局(FAA)認可的中國民航局頒發的生產許可證。
運-12IV使用簡單,機動靈活,可在簡易跑道上起飛和著陸。它可在白天和夜間按目視飛行和儀錶飛行規則使用。選裝機翼、尾翼除冰裝置,可在結冰條件下飛行。運-12Ⅳ實際上是哈飛公司針對美國聯邦航空條例FAR23(包括修證案23-1至23-42)進行專門改進的19座輕型多用途飛機。專攻外銷,售價約248萬元。
運-12E型
運-12E型運-12E型運-12E
運-12E型運-12E型運-12E
是在運-12IV型飛機基礎上,為適應高溫高原環境設計製造的。經過高溫高原試飛證明,運12E型飛機是目前唯一適合雲、貴、川等西部高原多山地區短途客運市場和旅遊用的輕型固定翼飛機,同時也適合國外用戶如尼泊爾、厄瓜多等多山國家的使用。
運-12E型機增加了供氧系統、豪華內部裝飾,適合於空中遊覽和公務飛行。運-12E於2001年12月31日取得CAAC的型號合格證。運-12E使用簡單,機動靈活,可在簡易跑道上起飛和著陸。它可在白天和夜間按目視飛行和儀錶飛行規則使用。選裝機翼、尾翼除冰裝置,可在結冰條件下飛行。運-12E型採用了新型的普惠公司PT6A-135A發動機,載客19人。
2000年12月7日,該型號完成了由成都往國內著名景點四川九寨溝航線的首飛,充分證明了運-12E的高原飛行能力。該型號當一個發動機發生故障時,依靠另一個發動機也可安全飛行。如果兩個發動機都發生了意外,仍然可以安全的在機場滑翔著陸。該型還解決了以往型號噪音大的問題,並提高了安全性,簡化了操作。機載設備增加了微型導航系統,飛行記錄儀(黑匣子)和近地告警設備等。
運-12F型飛機
是哈飛採用先進技術研發的新一代通用/支線渦槳飛機。除了名字,該機和運-12的早期型號其實關係不大。通過流體力學計算等先進手段,使飛機起飛重量從原機型的7.7噸提高到8.4噸,商載從2.7噸提高到3噸,最大速度從450公里/小時提高到了482公里/小時。運-12F於同級飛機中首次採用損傷容限結構設計。包括方向舵,升降舵,副翼在內,複合材料佔到全機7-10%的面積。
運-12F的主要系統採用了西方承包商。發動機是普惠加拿大PT6A-65B,大修間隔6000小時,駕駛艙圍繞霍尼維爾的Apex系統進行設計,螺旋槳由美國的Hartzell負責提供,哈飛自己負責起落架部分。運-12IV也是裝用了PT6A發動機的型號,而總重增加48%的基礎上,運12F的業載增加了51%,達到3噸;遠程巡航速度提高了44%,達到375公里/小時;航程增大了137%,可以載19名乘客飛行1540公里;起飛滑跑距離從490米增加到了575米,但是對場地的要求沒有變化,因為著陸距離還保持在630米沒變;運-12F可以裝運3個LD3型集裝箱。
運-12F是內部懸臂式機翼。而運-12原型則需要外部支撐,起落架可以收放。原計劃運-12F首飛定於2008年8月,2009年獲得國內取證,18個月後取得FAA適航證。但由於各方面問題,直到2009年6月16日運-12F首架原型機才開始建造。該機計劃於2010年首飛,2012年投放市場。該型號除可以作為19座支線客機或者輕型貨機使用,還可以改裝用於天氣監視,航測航拍及軍事用途。與該機大小類似的西方同類飛機是西班牙製造的EASACASAC-212,但是運12F在航程上更勝一籌,並且飛得更快。

銷售使用


國內

中國國家海洋局海監總隊分別於1987年和2003年10月購置了共計三架運12型中國海監飛機,並進行了相應系統集成,使中國海洋管理上了一個新的台階。運12海監飛機充分發揮了機動靈活、快速反應、覆蓋面廣等優勢,在海洋管理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已構成中國海洋執法監察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購機是國家海洋局海監總隊第二次採購哈飛生產的運12飛機,第一次採購直9直升機。

國外

中國運-12運輸機
中國運-12運輸機
除國內用戶以外,截至2000年有上百架運-12飛機銷往世界各地18個國家,是國產民用飛機中商業價值最高的機型。其中包括了2000年出口肯亞12架運十二飛機,其他客戶包括秘魯、斐濟 等18個國家和地區。
1997年12月20日,中航技總公司/哈爾濱飛機製造公司與加拿大宇航熊貓公司在伯靈頓簽訂出口50架運-12Ⅳ合同。
1998年3月31日,加拿大熊貓公司與中航技總公司/哈飛公司在北京簽署10年內購買200架運-12Ⅳ飛機合同。根據協議規定,熊貓公司向哈飛公司購買200架“綠飛機”(即沒有加裝機載設備的空殼運-12),在加拿大組裝完工,以熊貓公司的名義出售。
2005年4月,哈爾濱航空工業集團製造生產的兩架運-12IV已正式交付斐濟國家航空公司,這是哈航集團該型號飛機首次出口國外。

技術數據


尺寸

中國運-12運輸機
中國運-12運輸機
翼展17.235米
機長14.86米
機高5.575米
機翼面積34.27米2
主輪距3.60米
前主輪距4.698米
螺旋槳直徑2.489米
螺旋槳中心距4.934米
機身到地面間距0.65米

艙門

客貨艙門:
高×寬(貨)1.38米×1.45米
高×寬(客)1.38米×0.65米
行李艙門:
最大高度0.69米
寬度0.75米
內部尺寸
客艙:
長度4.82米
最大寬度1.8米
最大高度1.7米

容積

總容積:12.9米3
行李艙容積:
前行李艙0.77米3
後行李艙1.89米3

重量及載荷

設計起飛重量5000千克
設計著陸重量5000千克
最大零燃油重量4700千克
使用空重3000千克
基本空重2840千克
最大商載1700千克
最大可用油量1230千克
最大地板載荷7.35千牛/米2(750公斤/米2)
最大翼載1.47千牛/米2(150公斤/米2)

性能數據

基本性能:起飛重量5000千克、國際標準大氣
最大平飛速度(高度3000米)328公里/小時
巡航速度(高度3000米)240~250公里/小時
最大爬升率(海平面)9.2米/秒
巡航高度3000米
升限7000米
單發升限3550米
地面最小轉彎半徑16.75米
起飛距離(至15米高)385米
起飛滑跑距離315米
著陸距離(自15米高)
剎車710米
剎車、反槳480米
著陸滑跑距離
剎車510米
剎車、反槳280米
航程(高度3000米、飛行45分鐘用途油)1400公里

獎項


1987年,運-12飛機獲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優秀項目獎。
198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相關新聞


墜毀事件
墜毀事件
墜毀事件
2013年5月16日10時36分,來自飛龍航空公司一架編號為“B3801”執行人工增雨任務的“運12”輕型飛機,在遼寧省瀋陽市渾南新區桃仙鎮墜毀,3名機組人員受傷被送往醫院。該飛機從瀋陽桃仙國際機場起飛,1分鐘后在機場東北側約1.2公里處墜毀。事故原因尚在調查中。
巡航釣魚島
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2013年1月5日發布消息稱,隸屬於中國國家海洋局B-3806號Y-12海監巡邏機5日當天進入東海海域上空,並飛近至釣魚島附近空域巡航。為防止中國飛機進入“日本領空”,日航空自衛隊F-15戰機緊急升空進行攔截。
日本時事通訊社5日報道稱,中國海監巡邏機當天中午時分飛至釣魚島附近上空進行巡航,但未進入釣魚島“日本領空”。繼2012年12月13日中國大陸飛機首次進入“日本領空”以來,此次是中國海監飛機在釣魚島附近海域的第6次巡航。
時事通訊社援引日統合幕僚監部的消息稱,5日巡航的中方飛機隸屬於中國國家海洋局,該飛機當天中午自西北方向進入東海海域,並飛近至釣魚島空域。由於日本自衛隊雷達探測到了中方飛機行蹤,日空自那霸基地多架F-15戰機緊急升空攔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