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紀念館
昭君紀念館
昭君紀念館內陳列“香溪孕秀、別鄉進宮、漢宮幽怨、請行和親、塞外流芳、昭君千秋”六個部分的展覽,昭君書院珍藏著自漢朝以來有關昭君的史書和字畫,翔實的史料和文物,再現了昭君出塞前後的歷史事實,具有民族團結友好的精神內涵。
1988年12月,昭君紀念館被湖北省政府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省級示範基地”,1992年12月1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昭君村昭君紀念館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3年被國家旅遊局命名為首批AAA級景區。2006年8月17日,國家民族委員會在中央民族幹部學院禮堂召開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命名大會,“興山縣昭君紀念館”項目被國家民委正式批准為“首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湖北省民宗委副主任沙玉山、政宣處副處長趙軍章及興山縣相關領導參加了命名大會。
昭君故居於1982年復修。漢代風格,古樸典雅。在昭君村門前不遠有楠木井和娘娘泉。若在別處,不過如此,但是沾了昭君的靈氣,配上昭君的故事,一井一泉都成了旅遊聖地,八方來客,絡繹不絕。我們在山下看見的觀景長廊,長可200多米,依山起伏,樑柱裝飾古色古香。廊中西望,茅麓山重巒迭嶂,高聳入雲。廊南,穿過月亮門,登小丘,景緻絕妙。一旦命名為“梳妝台”自然和昭君有關,給遊客留下無限暇思的空間。
在昭君紀念館門前有12幅漢白玉石刻。采橘、汲水、刺繡、繪畫、撲蝶、沅紗,只要昭君在,無論選什麼題材,無不相宜。
循青石台階而上,黑瓦盡頭,屋檐翹向藍天,潔白的山牆上繪著黑色的圖案和紋飾,古樸莊重。正中大理石匾上刻著郭沫若手書“昭君紀念館”。門前朱紅圓柱上有不少很出色的楹聯。例如“香溪連黑水南北斯大同,有口皆成碑昭君國士風”。“一溪玉液香江海,百代明妃耀古今”。紀念館呈村落布局,前庭後院,錯落有致,與周圍環境融合一體。設計師不知何人,構思巧妙,超凡脫俗,理應在昭君村入口處給他立個銅牌,以茲表彰。
庭院正中是王昭君的漢白玉塑像。高2米8,丰容靚飾,端莊飄逸。這個塑像出自於內蒙古雕塑大師張恆之手。從數千里之外王昭君的婆家送來故里,也是一段佳話。
紀念館西側是紫竹院,院中紫竹頗為稀罕,四周迴廊中儘是歷代有關昭君的詩詞碑刻。院北有個小門,通往“昭君書院”。在院內有一亭,亭中有昭君彈琵琶的漢白玉塑像。昭君宅的後院三進五齣,儼然是官宦大戶之家。當年昭君家人居住在這裡。如今已開闢為博物館,陳列仿造漢代的衣冠服飾、傢具擺設。還有幾組蠟像模型分別描述昭君被選入後庭以及出塞之前皇帝降詔、封爵的場景。
.學者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