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葛根的結果 展開

葛根

豆科植物野葛的乾燥根

葛根是豆科植物野葛的乾燥根,多稱為野葛。葛根藥性涼,味辛、甘。歸肺、脾、胃經。葛根的化學成分包括黃酮、香豆素、生物鹼、皂苷、三萜等。其中,黃酮是主要發揮作用的成分。《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版規定,乾燥的葛根中,葛根素的含量不能少於2.4%。

功效與作用


● 葛根具有生津止渴、解肌退熱、昇陽止瀉、通經活絡、透疹、解酒毒的功效。
● 現代研究表明,葛根具有降血壓、抗心律失常、抗腫瘤、抗氧化、提高免疫力、止瀉、改善骨代謝等作用。
● 葛根可以用於治療消渴、口渴、外感發熱頭痛、項背強痛、泄瀉、熱痢、中風偏癱、頭痛、眩暈、胸痹心痛、麻疹不透、酒毒傷中等。
● 目前,葛根還可用於治療慢性鼻炎、2型糖尿病、腦卒中后抑鬱症。

注意事項


● 葛根過敏者,禁止使用。
● 表虛多汗及虛陽上亢者,請謹慎使用葛根。
● 如果您正在使用異丙腎上腺素或者其他藥物,請務必告知醫生。
● 孕婦服用葛根前,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 哺乳期女性服用葛根前,請務必諮詢專業醫生。

如何使用葛根


● 葛根可以煎汁內服,服用時要遵循醫囑,不要自行增加或減少藥量。
● 煎汁內服時,每日常規用量為10~15克。
● 葛根搗汁服用,可治療酒醉不醒。
● 外用時,取適量葛根粉與生薑汁調製,外敷患處,可治療蜘蛛等蟲咬傷。
● 葛根可以泡酒使用。
● ● 瓜葛紅花酒:和瓜蔞皮、紅花等中藥配伍泡酒,有通絡止痛、祛痰逐瘀的作用,可用於痰瘀閉阻導致的胸悶、心痛、冠心病等。
● ● 二參酒:和生黃芪、生地黃等中藥配伍泡酒,有養陰、益氣、活血的功效,可用於氣陰兩虛型糖尿病。

應該避免什麼


● 不要和異丙腎上腺素同時使用。
● 生冷、油膩、辛辣刺激的食物及茶類,可能會影響葛根的藥效,食用前請諮詢醫生。
● 如果葛根出現變質跡象,請不要繼續服用。

毒性不良反應


● 目前,沒有發現文獻記載葛根有毒性作用,也沒有資料顯示按規定劑量服用葛根會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
● 過多服用葛根,可使小便過多。如果需要大量或長期服用葛根,請諮詢專業醫生或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如何選購


● 葛根主要產自湖南的懷化、邵陽、益陽,四川的宜賓、綿陽,重慶涪陵,浙江的杭州、金華以及河南的南陽、信陽等地。
● 葛根為縱切的小方塊或長方形厚片,淡棕色。外皮粗糙,有縱皺紋。切面紋理不明顯,為黃白色。質地堅韌,纖維性比較強。葛根氣味清淡,有微微的甜。
● 葛根飲片為方塊狀或者不規則的厚片、粗絲,切面為淺黃棕色至棕黃色。質地堅韌,纖維性比較強。氣味清淡,嘗起來有甜味。
● 好的葛根或葛根飲片質地堅實,顏色白,纖維少、粉性足。
● 存放於通風、乾燥的地方,注意防蟲蛀。

含葛根中成藥


● 止痢顆粒:有理氣止痢、清熱解毒的作用,可治療急性痢疾。
● 重感寧片:具有消炎止痛、解表清熱的功效,可治療惡寒發熱、鼻塞、咳嗽、咽喉腫痛、四肢酸痛等。
● 葛芪膠囊:有生津止渴、益氣養陰的作用,可治療氣陰兩虛導致的消渴,也可治療2型糖尿病。
● 消渴丸:具有益氣生津、滋腎養陰的功效,可治療多食、多飲、多尿、身體消瘦、體倦乏力、失眠、腰痛等。
● 愈風寧心顆粒:有解痙止痛、增強腦及冠狀動脈血流量的作用,可治療高血壓頭暈、頸項疼痛、頭痛、神經性頭痛、早期突發性耳聾、冠心病、心絞痛等。

葛根和粉葛


● 葛根是豆科植物野葛的根,粉葛是豆科植物甘葛藤的根,兩者來源不同,但功效相同。
● ● 葛根和粉葛都有生津止渴、解肌退熱、昇陽止瀉、通經活絡、透疹、解酒毒的功效,都可用於治療消渴、口渴、外感發熱頭痛、項背強痛、泄瀉、熱痢、中風偏癱、頭痛、眩暈、胸痹心痛、麻疹不透、酒毒傷中等。

用藥誤區


● 誤區:高血壓人群不能服用葛根
● ● 現代研究表明,葛根有一定的降壓作用,高血壓人群可以服用。但是,葛根輕揚升散,有發汗解表、昇陽的作用,表虛多汗及虛陽上亢者應該謹慎服用。因此,用藥前一定要諮詢醫生,避免用藥不當而危害身體健康。

其他注意事項


● 請記住:
● ● 使用中藥時,需要中醫進行辨證,合理應用。
● ● 用法用量以及療程應遵醫囑。
● ● 不要隨意使用中藥偏方。
● ● 不要相信非法中醫診所。
● ● 不應聽信廣告宣傳運用中藥。
● ● 不要隨意把自己所用中藥推薦給他人使用。
● 更多的、最新的中藥知識,請諮詢相關醫藥專業人員。

參考文獻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中藥飲片卷.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7.
● [2]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
● [3] 余傳隆,黃正明,修成娟,等。中國臨床藥物大辭典:中藥飲片卷。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 [4] 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下冊。第二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
● [5] 朱建華。中西藥物相互作用。第二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
● [6] 羅興洪,趙霞,蔡寶昌。古今藥酒大全。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