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樹腐爛病

蘋果樹腐爛病

蘋果樹腐爛病又稱蘋果腐爛病,俗稱串皮濕、臭皮病爛皮病,是由蘋果黑腐皮殼菌侵染所引起的、發生在蘋果樹上的病害。主要危害結果樹枝幹、果實,也可危害幼樹和苗木。蘋果樹腐爛病的發生可導致蘋果樹整體樹勢凋零、樹主幹和枝幹枯萎死亡、最後整株死樹,直至整個果園毀滅。

蘋果樹腐爛病一般5-6年生初結果樹開始發病,20-30年生樹發病株率20-30%,重病園發病株率可高達80%以上,是對蘋果生產威脅很大的毀滅性病害。外觀癥狀出現的高峰期是在早春,5月份發病盛期結束。生長期內病斑不再活動,只有老弱枝幹上的病斑可緩慢地擴展。晚秋是第2個發病高峰。

蘋果樹腐爛病的防治方法主要以農業防治和化學防治為主。首先加強園區栽培管理、提高樹體抵抗力、適時適量噴葯、刮除病部、保持衛生、適時適量施肥灌溉等。最後結合化學藥劑進行防治。

病原特徵


病原為蘋果黑腐皮殼菌(Valsa mali Miyabe et Yamada.),屬子囊菌亞門真菌;無性階段為殼囊孢菌(Cytospora sp.),屬半知菌亞門真菌。

形態特徵

分生孢子器褐色,不規則形,有1個或多個腔室。內壁密生孢子梗無色,分枝或不分枝。分生孢子香蕉形或長腎狀,單胞,無色,內有油球,大小(4-10)微米×(0.8-1.7)微米。子囊殼黑色,燒瓶狀,內壁基部密生子囊。子囊長橢圓形或紡錘形,無色,內有8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長腎狀,單胞,無色,大小(6-11)微米×(1.2-2.1)微米。每個內子座1小時可釋放子囊孢子1120-8662個。

生理特性

分生孢子萌發適溫為24-28℃,但在低溫下也能萌發。菌絲髮育最適溫度為28-32℃,最低為5-10℃,最高為37-38℃。病菌在PDA和PSA培養基上生長良好,菌落生長較快,開始為灰白色至乳白色,邊緣較整齊,稍呈羽毛狀,氣生菌絲不繁茂,較平伏。該種病原可侵染蘋果、梨樹、桃樹、櫻桃、梅、沙果海棠山定子以及柳、楊等多種落葉果樹與闊葉樹種。

危害癥狀


蘋果腐爛病
蘋果腐爛病
蘋果樹腐爛病主要危害結果樹枝幹、果實,也可危害幼樹和苗木。

枝幹

癥狀表現有潰瘍和枝枯兩種類型,以潰瘍型為主。①潰瘍型。多發生在主幹和主枝上,發病初期病部呈現紅褐色略隆起,水漬狀,組織鬆軟,用手指按之即下陷。病部常流出黃褐色汁液,病皮極易剝離。腐爛皮層鮮紅褐色,濕腐狀,有酒槽味。發病後期,病部失水干縮,變黑褐色下陷,其上產生黑色小粒點。②枝枯型。多發生在衰弱樹和小枝、果台、干樁等部位,發病初期病部呈紅褐色,略潮濕腫脹,但邊緣界限不明顯,以後很快變干;枯死皮下病組織變成褐色或暗褐色,開始時鬆軟、糟爛,以後變硬。發病後期,病皮上長出較密的小黑點。枝枯型腐爛病常在小枝上爛一圈,造成枝條枯死,並常常向下蔓延到大枝上,使大枝發病。

果實

發生在果實上,初期病斑呈褐紅色,圓形或輪紋狀,邊沿清晰,病組織鬆軟,有酒糟味,后病斑呈黃褐色與褐紅色交替輪紋向果心發展,後期病斑中部形成黑色小顆粒,有時呈輪紋狀排列。

疾病傳播


主要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器和子囊殼在病樹組織及殘體內越冬,病菌可在病部存活4年左右。次年分生孢子器內排出分生孢子,靠雨水飛濺傳播,從傷口侵入。病菌具有潛伏浸染特性,當樹體或其局部組織衰弱時,便會擴展蔓延。一般3~5月浸染,7~8月開始發病,早春為發病高峰期,晚春后抗病力增強,發病銳減。該病的發生與樹勢、傷口數目、愈傷能力等密切相關。管理粗放和周期性凍害是主要流行因素。

發病條件


腐爛病菌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的萌發適溫25~30℃,在5℃條件下經較長時間也能萌發。栽培管理粗放和凍害是腐爛病流行的主要誘因。土壤有機質少、土壤板結或保水保肥力差,根系生長不良,複合肥不足,偏施氮肥,結果過多,大小年嚴重,早期落葉等造成樹勢衰弱的果園,發病均較重,反之則輕。地勢低洼後期果園積水時間過長及貪青徒長、休眠期延遲而易受凍害果園,發病也重。北方周期性凍害,造成樹體大面積樹皮凍傷是腐爛病大範圍流行的重要原因。

防治方法


防治蘋果樹腐爛病需要從苗期和幼樹期開始,保護樹體不受病菌侵染;當樹體受侵染或發病後,應及時剷除帶菌組織,防止病菌生長、繁殖和積累;同時,保持鍵旺樹勢,防止潛伏病菌擴展致病。
蘋果樹腐爛病的防治工作應該從以下方面展開:加強園區栽培管理、提高樹體抵抗力、適時適量噴葯、刮除病部、保持衛生、適時適量施肥灌溉等。按照防治性質劃分,蘋果樹腐爛病的防治方法可分為農業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

農業防治

在冬季日照強的地區,晚秋應將樹榦塗上白塗劑,防凍傷。加強肥水管理,減少蟲傷、凍傷、日灼等傷害。生長季節隨時剪除病枯枝;將病枝、病樹及刮除的病皮清出果園及時燒掉;不用剪下的蘋果枝條作支撐樹枝和果園圍牆。為減少刮治所造成的皮層大量破壞,影響樹榦和大枝的養分與水分的運輸,還可以採用枝條橋接或腳接的辦法進行補救,加速樹勢的恢復。
早春將病斑壞死組織徹底刮除、刮凈,並刮掉病皮四周一些好皮。刮除的範圍應控制到比變色死組織大出0.5-1厘米,略颳去一點好皮即可。早春發病盛期要突擊刮治,並堅持常年治療的制度,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樹皮沒有爛透的部位,只需要將上層病皮削除;病變深達木質部的部分,要刮到木質部並要連續刮治3-5年。5-9月份均可進行重刮皮法,以5-6月份最好。用鋒利的刮子,對較粗的病干枝,颳去老翹皮、乾死皮,將主幹、主枝基部樹皮表層颳去,般要颳去1-2毫米表層活皮,露出白綠或黃白色皮層為止。

生物防治

通過生物手段防治蘋果樹腐爛病的應用有以下幾處:①利用植物源活性物質,如駱駝蓬醇提取物。②利用微生物和它的次生代謝物,如螺旋毛殼ND35β-1-3葡聚糖酶。③利用植物內生菌和它的其次生代謝物,如來自植物內生放線菌BAR1-5的無菌發酵濾液。

化學防治

刮除病斑后表面要塗波美10度石硫合劑,或果康寶50-100倍液,或菌立滅2號50-100倍液,或5%田安水劑5倍液。為防止複發,一要連續塗藥,一般保護性藥劑應每月塗1次,連續4-5次;二要盡量採用滲透性較強的藥劑或內吸性藥劑,如菌立滅、果康寶等。

地理分佈


蘋果樹腐爛病主要分佈於中國東北、華北、西北以及山東等產區,發生普遍,為害嚴重。南部蘋果產區此病少見,在四川歷史上曾有蘋果腐爛病發生,江蘇1975年報告有腐爛病為害。

流行規律


發病條件:凡能引起樹勢衰弱的因素,都可引起病害發生。大小年現象嚴重、凍害和日灼、施肥技術不當枝條失水、蟲傷、修剪不當或修剪過重都會引起蘋果樹腐爛病的發生。病害發生輕重與栽培管理及氣候條件關係密切土質瘠薄、肥水不足、結果超量樹勢衰弱,發病嚴重;修剪過重,傷口過多易於病菌侵入發病較重;病斑刮治不及時,對病枝、病死樹處理不及時不徹底可加重病害發生。梨樹遭受凍害,凍傷斑往往變為蘋果樹腐爛病斑,造成蘋果樹腐爛病大面積發生。
樹體負載量:通常果樹進入結果期后,蘋果樹腐爛病開始發生,隨著樹齡的增加和產量的不斷提高,蘋果樹腐爛病會逐年增多,在正常管理情況下,樹體負載量是左右發病的一個關鍵因素。連年結果,要消耗大量的養分,如果養分供給不足,必然招致蘋果樹腐爛病的發生。經實際調查,枝條含水量80-100%時病斑擴展緩慢,枝條含水量67%時病斑擴展迅速。冬季修剪時,修剪過重,傷口過多,又未及時消毒保護等,有利於病害發生。凍害、冰雹都會使樹體受傷害而加重蘋果樹腐爛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