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彝族苗族布依族鄉

大田彝族苗族布依族鄉

大田彝族苗族布依族鄉(以下簡稱大田鄉)東與新化、安洛兩鄉連接,南與大方縣黃泥鄉毗鄰,西與雨沖鄉連接,北與箐門、平壩、西洛三鄉交界。326國道橫穿鄉境,鄉人民政府所在地大田村距縣城30公里。

截止2020年11月1日零時,大田彝族苗族布依族鄉常住人口數為6617人。

鄉鎮簡介


全鄉地理位置為東經105°57′39″—106°06′08″,北緯27°28′39″—27°30′26″,耕地面積11290畝,其中:田300畝,土10990畝。2006年6月前,轄大田、白銀、龍坪、隴紀、新院、新隆、白坪、石筍、白泥、幸福、木星、中心、河心、和坪、林星等15個行政村61個村民組,2006年6月撤村並村工作結束后,撤併為大田、龍坪、新隆、白坪、白泥、幸福、綠竹、雙河等8個行政村61個村民組。
居住有漢、彝、苗、布依、白族等5個民族。在少數民族中,彝族、苗族、布依族人口最多;為建鄉民族。2006年底總戶數2604戶,總人口9011人,其中:農業人口8718人,佔總人口的96.75%;非農業人口293人,佔總人口的3.25%;少數民族人口3304人,佔總人口的36.67%。

自然條件


境內地勢為中部高,四周低,以金沙縣最高點的白泥卧大山(海拔1884.5米)為中心向四周傾斜,最低點的林星村王家溝(海拔1057.8米),地勢相對高,落差大,山多谷深,間有小壩子。境內多高原平地,為雲貴高原原始原面。與平壩鄉接壤部分為深切割區,高谷低,坡陡壁峭,自然差異很大,屬典行的石岩山山原。
全境為縣最高地區,年均氣溫15℃,年平均日照1300小時,年降雨量1000毫米,無霜期為270天,由於地處高處,氣候溫涼,晝夜溫差大,乃為中亞熱帶季風濕潤區的大趨勢。

農業生產


自然資源豐富,適宜農稻;主要糧食作物有玉米、小麥、大豆、馬鈴薯、水稻;主要經濟作物有烤煙、辣椒;野生植物有生漆天麻、香菇、五倍子龍膽草及其他中藥等,尤以生漆質量最好,具備建立優質生漆基地的基本條件;鄉內有宜牧草山草坡和林地3萬畝,集中在綠竹、雙合、大田、白坪、幸福、新隆等村,是發展畜牧業、營造用材林和經濟林的資源寶地。

自然資源


地下有煤、硫、鐵、硅、鋁土等礦產。煤炭資源具有開展優勢,總儲量8千萬噸左右,且發熱量在7500大卡以上。隨著“西電東送”戰略的實施和黔北火電廠的建設,全鄉煤炭資源開發發展成為新興的支柱產業,發揮日益強烈的帶動作用,原有合法煤礦有7間,2007年煤礦資源整合后,現僅有合法煤礦3間(雲海煤礦、蔣家溝煤礦、開發煤礦)

旅遊觀光


旅遊資源豐富,有連綿十多里的杜鵑林帶,系百里杜鵑東片景區重要主成部分,杜鵑花品種多,造型優美,色彩鮮艷,花期間,遍山燦爛,彩鵑繽紛,令遊客賞心悅目。省級泠水河森林公園上游地處大田鄉境內,“一線天”冷水河源頭,高50米的洗線溝瀑布,猶如一條銀鏈飛流直下,水霧騰空而起,景色壯觀。王家溝景區集山水,石林、溶洞、奇松、險峰為一體,屬不可多得的旅遊勝地,此外,還有馬落岩、石筍等岩溶景點。

經濟發展


是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民族地方,1992年建軍鄉后,尤自“九五“以來,全鄉種族人民在各級黨委、政府領導下,繼承革命先烈有遺志,發揚“堅定信念,艱苦創業、求實進取,無私奉獻”的試驗區精神,以經濟發展為中心,以改革開放為動力,經濟建設取得了顯著成績,各項事業得到迅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面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農業實用技術廣泛推廣,科技含量逐步提高,生態環境不斷改善,農業連連豐收。以煤炭開採為龍頭的工業,帶動了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2006年完成工農業總產值15900萬元,財政收入2000多萬元,農民純收入2741元。

人口數據


2021年6月11日,金沙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大田彝族苗族布依族鄉常住人口數為661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