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平壩鄉的結果 展開
平壩鄉
平壩鄉
平壩鄉位於金沙縣西境中部,總面積138.4平方公里,海拔在850——1500米,地勢西高東低,最高處尖坡村黑達海拔1460米,最低處下茶村油榨樹海拔793米。與西洛、岩孔、桂花、箐門、大田、新化等鄉鎮接壤,由原平壩區下轄的平洛鄉、三岔鄉、湖水鄉三鄉組建而成。下轄雙興、平庄、金塔、新聯、新柿、新山、新莊、龍庄、八一、漆樹、上蒼、下蒼、金峰、三岔壩、馬吃水、建平、尖坡、尖山等18個村和一個居委會(平壩鄉居委會)。鄉政府位於平庄村,距金沙縣城9公里。
冷水河風景區圖片
平壩鄉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宜人、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平均氣溫14.8℃,年降雨量1030至1100毫米,無霜期長達310天。平均日照1100小時,集中於春末和夏、秋兩季。大於10℃的平均積溫約4619℃,日照百分率為25%,年輻射量達3454.53兆焦耳/平方米,光熱溫濕等自然條件特別適宜種植水稻、玉米、油菜、烤煙等糧食和經濟作物生長。
平壩是金沙縣城通往西部鄉鎮的東大門,杭——瑞高速岔路從尖坡村經過,金石公路貫穿全境,全鄉十個行政村全都通公路,基礎設施完好。鄉人民政府駐地平壩街——八一村——金平村——三岔村——平庄村十一組——鄉政府駐地,形成閉合迴路。配套設施完善,自來水、醫院、車站、市場、學校、文化樓、敬老院等一應俱全。
平壩鄉
平壩鄉
平壩鄉
平壩鄉環境優美,景色怡人,其中,冷水河自然保護區就位於其境內。
李超軍:鄉黨委書記,主持鄉黨委全盤工作,分管鄉黨政辦公室,聯繫金平村工作。
方世菊:鄉人大主席,負責鄉人大主席團全面工作,聯繫新莊村。
熊益剛:鄉黨委副書記,協助鄉黨委書記工作,主持鄉人民政府全盤工作,分管財政工作,聯繫雙興村。
屈丙業:鄉黨委副書記,協助鄉黨委書記工作,分管組織工作、遠程教育、編製、老年教育、檔案、關工委、高速公路、協管計劃生育,聯繫人大、八一村工作。
平壩鄉
宋安崇:鄉黨委委員、政法委書記,協助鄉黨委書記工作,負責政法、維穩、信訪、公安工作,聯繫三岔村工作。
孫勇:鄉黨委委員、武裝部長,協助鄉黨委書記工作,負責鄉人民武裝工作,分管民族、民政、宗教殘聯、老齡委、兵役、協管計劃生育工作,聯繫金塔村工作。
李建國:鄉黨委委員,協助鄉黨委書記工作,主抓宣傳工作,分管村建、國土、共青團、婦聯、電信、郵政、聯繫平庄村工作。
李才軍:鄉黨委委員,協助鄉黨委書記工作,分管教育、衛生、工會、土地流轉工作,聯繫政協、統戰、科協工作,聯繫尖坡村工作。
曾毅:鄉黨委委員,協助鄉黨委書記工作,分管農村危房改造、新農村建設、安全生產、道路交通、發改、招商引資、固定資產投資、旅遊開發、鄉鎮企業、非公經濟、電力、金融、聯繫新農村工作。
陳曉祥:副鄉長,協助鄉長工作,分管農業農村、林業、水利、扶貧開發、統計工作,聯繫新莊村。
黨政辦:負責公文起草、印發、處理、管理工作。負責公務接待、會務籌備、內務管理,協調鄉直部門,做好上情下達、下情上報等工作
平壩鄉
遠教辦:負責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黨員幹部、農民群眾、學校師生的培訓工作。
綜治辦:負責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禁毒、維穩工作的日常開展,資料收集,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等工作。
計生辦:負責全鄉人口計劃遠景規劃編製,計劃生育政策法規的宣傳,人口統計、上報和管理工作。
流管辦:負責全鄉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工作。
社會事務辦:負責民政救濟、救災、辦理結婚登記、城農低保等工作。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負責新型農村養老保險工作,人力資源的開發利用,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
財政所:負責辦理全鄉財政稅收征繳、上報、劃撥、一事一議等工作。
農業服務中心:負責農業、水利、水電等基礎設施規劃、管護工作和防汛抗旱、等工作。
派出所:負責打擊違法犯罪、維護社會治安秩序和全鄉人口戶籍管理等工作。
司法所:負責全鄉民間糾紛調解,指導基層法律服務,開展依法治理和行政執法檢查,抓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工作。
國土所:負責全鄉土地管理、項目用地報批、非法採煤窩點的炸封、巡查等工作。
計生站:負責全鄉人口避孕節育優質服務、婦科病普查普治,出生缺陷干預等工作。
村鎮規劃建設站:負責全鄉鄉村建設項目的規劃編製、報批、實施、管理、危房改造等工作。
林業環保站:負責全鄉林業管理、開發利用、森林防火等工作。
平壩鄉結合自身區位優勢,充分整合資源優勢和人脈優勢,按照“綠色致富、生態賺錢”的思路,堅持以貧困村、組為主戰場,以解決貧困人口溫飽為中心,以增加貧困人口收入為目的,以改善貧困人口生產生活條件為重點,以提高貧困人口素質為根本,有效整合項目資源,切實做好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打響了開發扶貧攻堅戰。
平壩鄉集鎮離老縣城9公里,離新縣城2公里,是縣城後花園;平壩鄉雙興村一線長廊連接至箐門鄉,是冷水河風景區的主通道、前大門。近年來,平壩鄉按照“靠山吃山、用水生財”和“靠綠色致富,憑生態賺錢”的工作思路,抓住開發扶貧和新農村建設整體推進的有利時機,搶抓機遇,加大“爭項目、爭資金”的“雙爭”力度,加快產業結構培育和調整步伐,加大招商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強力推進了開發扶貧工作,著力改善了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增加了貧困群眾的收入。2011年,全鄉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4507元,2012年有望摘掉戴了一輩子的“貧困鄉”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