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奶粉
洋奶粉
中國目前因為消費者對於國產奶粉品質的不信賴,導致洋品牌奶粉大量進軍我國奶粉市場。然而洋奶粉本身也存在問題,在他們本國存在著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而在中國卻缺少監督。國家質檢總局2012年11月7日,在官網上公布最新一批進口不合格食品名單,其中涉及奶粉類及乳製品類。目前這些不合格批次食品都已作退貨、銷毀或改作他用處理,未在國內市場銷售。
中國國際乳製品交易會公布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奶粉入口14萬噸,2009年入口31萬噸,2010年入口48萬噸,入口估計將超過65萬噸。品牌在中國嬰幼兒奶粉場佔據60%-65%的份額,在中國高端奶粉場所佔份額已達90%以上。業內人士擔憂,由於“三聚氰胺後遺症”的影響,國內奶源如果遲遲不能在消費者中重建信任,洋奶粉很可能全面壟斷中國場。
實在,洋品牌奶粉在中國場上一路挺進,並不能說明它們就一定沒有問題。韓國、美國等國政府部分曾在本國奶粉中測出甲醛、小蟲子,中國政府部分也多次查出入口奶粉蛋白質含量不達標而予以退貨,去年以來,中國入口的洋奶粉更是接二連三被查出問題。按專家的說法,乳製品產業鏈在飼料、水質、土壤、加工、存儲、包裝、運輸等各個環節都可能造成質量問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承諾自己的牛奶百分之百合格、百分之百安全。有問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確熟習問題,不能公正地、人性化地處理問題。
國人傾向於選購洋奶粉
國家質檢總局2012年11月7日,在官網上公布最新一批進口不合格食品名單,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此次共檢出質量安全項目不合格的進口食品169批、化妝品7批,不合格食品涉及乳製品類、糕點餅乾類和飲料類,微生物、品質和食品添加劑是不合格原因。這些不合格批次食品都已作退貨、銷毀或改作他用處理,未在國內市場銷售。
此次抽檢中,有超過23噸的洋奶粉因查出各種問題被禁止入境。其中,邁高乳業(青島)有限公司從澳大利亞進口的19.8144噸金裝嬰兒配方奶粉,泛酸不符合國內標準。據了解,泛酸未達標準可導致兒童出現煩躁不安、消化不良、抗體產生明顯減少。
來自紐西蘭的2.9538噸金裝“貝嬰嘉”初生嬰兒配方奶粉(900g),碘含量不符合國家標註要求,均被退貨。而北京澳紐之窗商貿有限公司從紐西蘭進口的0.01噸咔哇熊嬰兒配方奶粉1階段,膽鹼也不符合標準被銷毀。膽鹼是嬰幼兒成長發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益智成分。
進口麵包菌落超標
同時,洋牛奶的質量也出現問題。上海百吉食品有限公司進口的3批菲仕利風味酸乳,超過保質期。
韓國的970.5噸“每日”牌牛奶,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服用可能使人出現腹瀉、嘔吐癥狀;德國的22.2噸優佳純牛奶包裝不合格。以上產品均已被退貨。
洋奶粉
面對洋奶粉咄咄逼人的進攻勢頭,當務之急,必需整合企業創新、政府監管、場發育三方面的氣力,下大力氣構建規範、活躍的場環境和公正、公正的法治環境,依法保證消費者的權益,對所有不正常經營及違法犯罪行為予以同等懲罰,並以相同的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鼓勵國產奶粉與洋奶粉同等競爭。這樣,中國消費者才能深切熟習到,洋奶粉進入中國之後,與國產奶粉在同樣的場條件下展開競爭,前者並不自然比後者具有更多優勢和更強的免疫力。由此,國人才能擺脫對洋奶粉的“自信依靠”,逐漸建立起對國產奶粉的成熟、穩定的消費信任。
“亡羊補牢,猶未為晚”。國產奶粉要想贏得未來,惟有以壯士斷腕的勇敢和決心,徹底告辭落後的企業進展模式和低水平競爭格式,在洋品牌的包圍中奮力殺出一條生路來。
重提“洋奶粉”:嚴監管才能真安全
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近日宣布,截至2014年5月29日,全國共有82家嬰幼兒配方奶粉生產企業通過生產許可審查,生產的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品種1638個,未通過審查、申請延期和註銷的企業51家。
該次生產許可審查涉及奶粉企業質量管理、原輔材料質量控制、產品配方、產品追溯等方面,被外界稱為“史上最嚴”。提高奶粉生產企業的准入門檻,目的很明確,就是要對奶粉生產實施全過程、全鏈條監管,科學防範嬰幼兒配方奶粉質量安全風險。
據稱,為順利通過此次生產許可審查,國內奶粉企業可謂“不惜血本”,不少企業投入的改造成本動輒數百萬元,甚至上億元。這在很大程度上說明政府的“動真格”和企業的“真重視”,但也表明儘管近年來國家整頓奶粉行業的動作頻頻,企業在產業鏈各環節仍存在不少薄弱環節。此次生產許可重審,恰恰給企業提供了“一邊照鏡子、一邊做整改”的良好機遇。從這個意義上說,經過本輪生死大考的淬鍊,國產奶粉企業一定能實現新一輪的優勝劣汰和產業升級,為更加長遠的發展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