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平郡

陽平郡

北朝北魏太和四年(480)廢陽平郡及其屬縣,不久復置陽平郡,隸屬睢州(治今安徽靈璧縣潼郡)。南朝陳:太建五年(573)入據淮北,谷陽郡屬潼州(治今安徽靈璧縣潼郡)。北朝北周武帝時入據淮北,谷陽郡隸屬仁州((治赤坎城,今安徽固鎮仁和集)。

南朝宋僑置


南朝宋僑置陽平郡,治陽平縣(今安徽固鎮谷陽城)屬豫州(治今安徽壽縣)。
北朝北魏太和四年(480)廢陽平郡及其屬縣,不久復置陽平郡,隸屬睢州(治今安徽靈璧縣潼郡)。
南朝梁普通五~七年(524~526)梁取北魏之陽平郡隸潼州(由睢州改)。
北朝東魏武定六年(548)取梁之陽平郡,更名谷陽郡,治高昌縣(治今谷陽城),隸睢州(由潼州改),領高昌縣(治今谷陽城)和連城縣(治今安徽固鎮連城集)。
北朝北齊,谷陽郡屬仁州。
南朝陳:太建五年(573)入據淮北,谷陽郡屬潼州(治今安徽靈璧縣潼郡)。
北朝北周武帝時入據淮北,谷陽郡隸屬仁州((治赤坎城,今安徽固鎮仁和集)。
隋開皇六年(586)降谷陽郡為谷陽縣。屬仁州。

南朝齊置


南齊建元二年(公元480年),蕭道成在石鱉城(今江蘇寶應境內)設置陽平郡。領太清、永陽、安宜、豐國四縣。永明七年(公元489年),陽平郡及所領太清、永陽、安宜、豐國四縣皆僑寄山陽郡(今淮安市)內。
公元502年,梁在原安宜縣地域,重立陽平郡,治安宜縣。西魏,北齊,北周因之。隋開皇三年(583)廢陽平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