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千秋節的結果 展開

千秋節

唐玄宗生日

唐開元十七年,百官以八月五日為唐玄宗誕辰日,定此日為「千秋節」,天寶七年改為「天長節」。

節日介紹


始自唐玄宗開元十七年,玄宗把自己的生日八月初五定為“千秋節”(后改“天長節”)。
每年千秋節,唐玄宗、楊貴妃都在興慶宮內花萼相輝樓前舉行盛大宴會和樂舞表演,與文武百官、長安百姓同樂。
據有關史料記載,在唐代曾經盛行的“千秋節”是唐玄宗採納大臣張說的建議,將自己的生日每年農曆八月初五立為“千秋節”。“千秋節”這一天在所有的慶祝活動結束后,大臣們紛紛向皇帝敬獻各種精美的銅鏡,唐玄宗也向四品以上的大臣頒發銅鏡,根據“千秋節”這個節日,玄宗決定用“千秋”兩個字來作為銅鏡的名稱,這個時期製作的銅鏡也叫“千秋鏡”,這種“千秋鏡”產生於唐玄宗開元十八年,鑄造歷史長達14年。
千秋節
千秋節
另一說法:
鏡緣葵盤形圖案中的“千”“秋”二字,亦與千秋節有關。
據《唐會典·卷二十九》載:“開元十七年八月五日,左丞相源乾曜、右丞相張說等上奏,請以是日(按:是日即李隆基之生日)為千秋節,著之甲令,佈於天下”。鏡銘“千秋”即“千秋節”之意。《舊唐書·玄宗本紀》載:開元十八年“八月丁亥,上御花萼樓,以千秋節百官獻賀,賜四品以上金鏡”。又《張說之文集·卷九》有《千秋節賜群臣鏡》詩篇。此鏡為唐玄宗在千秋節宴慶活動中賞賜大臣之物,大概沒有問題。果真是這樣,其製作年代當在開元十七年以後。

節日演替


將生日設為千秋節
唐玄宗李隆基的生日是農曆八月初五,曾有一位大臣上奏,請求將其生日設為“千秋節”。據唐朝宰相張說《上大衍曆序》云:“謹以開元十六年八月端午(在古代每個月的5日皆可稱端午)赤光照室之夜獻之。”由此可知:上表設此節的時間為開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八月初五。
將皇帝生日設為全國性節日,在唐以前還無先例,但唐玄宗喜歡錶中“千秋萬代”的寓意,還戲稱這是“自我作古”。但僅僅因一人上表便設一個全國性的節日,欠妥。於是,第二年過生日時,文武百官便聯合上表,“一致要求”將玄宗生日設為“千秋節”。
關於此事《舊唐書》里有明確記載:“開元十七年八月癸亥,上以降誕日宴百寮於花萼樓下,百寮表請以每年八月五日為‘千秋節’。”
《唐會典》也記載:“開元十七年八月五日,右丞相薛曜、左丞相張說等上奏,請以是日為‘千秋節’,著之甲令,佈於天下”,並規定每逢此日,朝野同歡,“天下諸州咸令宴樂,休假三日”。
樂舞百技共賀千秋節
開元十七年八月初五,唐玄宗、楊貴妃在花萼樓前舉行盛大的宴會和樂舞表演,慶祝第一個“千秋節”。
唐教坊為此專門創作了一部大麴《千秋樂》(又名《千秋節》、《千秋萬歲》),曲作者白明達,龜茲人,故此曲有龜茲樂風格。當時在“千秋節”上表演的教坊大麴還有《蝶戀花》、《清平樂》等,其中最有名的樂舞當數唐玄宗編寫的《霓裳羽衣曲》。此曲最初由楊貴妃親自表演,但宴請賓客老讓“娘娘”作舞,欠妥,後來便改由舞藝出色的楊貴妃侍女張雲容表演,再後來改為雙人表演,再後來改為由15歲以下少女組成的300人的大型舞隊表演。
為了慶祝“千秋節”,唐玄宗還傳命在“勤政務本樓”下廣場表演舞馬等百技。據《明皇雜錄》載,唐玄宗手下的梨園弟子,曾為“千秋節”專門訓練了百餘匹舞馬。表演時,要選數個“少年而姿貌美秀者”伴奏樂曲,曲目有《傾杯樂》、《千秋萬歲曲》等。舞馬隨樂曲或“奮首鼓尾,縱橫應節”,或在安設的3層木板上“旋轉如飛”,或在大力士舉起的床榻上縱身跳躍。最後,以舞馬微蹲後腿,銜著酒杯給唐玄宗敬酒祝壽,將表演推向高潮。宰相張說的《舞馬詞》云:“彩旄八佾成行,時龍五色因方。屈膝銜杯赴節,傾心獻壽無疆。”
唐會要》記載過慶祝“千秋節”的盛況:“每千秋節,舞於勤政樓下,后賜宴設酺,亦會勤政樓。其日未明,金吾引駕騎,北衙四軍陳仗,列旗幟,被金甲……”又云:“其時,金吾及四軍兵士陳仗而立;太常設樂;教坊大陳山車、旱船、走索、丸劍、雜技、角抵、百戲,又引上百匹大象、犀牛、舞馬隆飾入場為戲”,場面十分壯觀。
千秋鏡與千秋縣
另外,據《玉海》等書記載,在首屆“千秋節”慶祝活動結束后,大臣們曾紛紛向唐玄宗敬獻各種精美的銅鏡。以後每年,唐玄宗便在鑄鏡業最發達的揚州定製銅鏡,頒發給四品以上的官員,並命名為“千秋鏡”。當時能享受到這種待遇的官員約有400人。唐玄宗曾就此事寫過《“千秋節”賜群臣鏡》:“鑄得千秋鏡,光生百鍊金。分將賜群臣,遇象見清心。台上冰華澈,窗中月影臨。更銜長綬帶,留意感人深。”
關於“千秋鏡”,宰相張九齡認為,皇上已由早年的勵精圖治轉為貪圖奢華,在一次“千秋節”上,他上了一篇《千秋金鑒錄》作賀儀。文中他陳述了歷代興衰緣由,企盼玄宗以之為鑒。玄宗閱后口雖嘉獎,但心中不悅,後來依然如故。【注,《千秋金鑒錄》非張九齡作,見《中國偽書綜考》第400頁。】
受這種風氣的影響,後來民間也開始流行八月初五鑄鏡相贈的習俗,並延伸出了“祝福長壽”的意
公元742年,唐玄宗採納大臣們的建議,將年號“開元”改為“天寶”,為與“千秋節”相應,又於天寶元年“割江都、六合、高郵三縣地置千秋縣”。(即今安徽省天長市),設了“千秋節”、作了“千秋樂”、鑄了“千秋鏡”、劃了“千秋縣”,讓大唐江山“千秋萬代”的文章已經做得差不多了。誰知六年後,即天寶七年(公元748年)發生了一件奇特之事:那年的三月乙酉日,皇都“大同殿”的柱子上忽然生出了靈芝,並有珠玉般的“神光照殿”,宮裡的“興慶池”上也有祥雲繚繞。文武百官便在五月壬午日聯合上奏,尊唐玄宗為“開元天寶‘聖文神武’應道皇帝”,認為過去將皇上的生日設為“千秋節”欠佳,因為“千秋萬代”畢竟有限,希望皇帝順應天道,將“千秋節”改為“天長節”,讓大唐的江山“天長地久”。
玄宗龍顏大悅,於是在天寶七年八月己亥日頒詔將“千秋節”改為“天長節”。“千秋縣”亦隨之易為“天長縣”。另外,還特地設了一個“天長節使”的職位,由鄂州刺史韋公擔任。另外,每逢“天長節”,都有一些國家派人來朝賀,日本來得最多、最勤,還把“天長節”一字沒改地移植了過去,只是在日期上,以天皇的生日為“天長節”。然而好景不長,“天長節”慶祝了14年後,發生了“安史之亂”,756年,唐玄宗退位。唐肅宗李亨登基后,效法玄宗,將自己的生日農曆九月三日定為“天平地成節”。那時玄宗還在世,做太上皇,所以,他的“天長節”與肅宗的“天平地成節”在一段時間便並存著過。由於這兩個節靠得比較近,朝廷便有意進行改革。八月十五正好處於這兩個節的中間,便將兩節折中為“天長節”,而把慶賀的日期改到八月十五。
八月十五為“中秋”,這個詞早在《周禮》中就有了,但當時並不是節日,只表示時序,每當此日,帝王們對“月神”行祭拜之禮,百姓們並沒有什麼活動。《唐書·太宗記》才有了“八月十五中秋節”的記載,但當時這個節日也不普及,只有一些文人學士喜歡在這天聚在一起,對著月亮吟之、賞之、拜之,並不熱鬧。
唐代宗、唐德宗都延續了八月十五過“天長節”的傳統,只是慶祝場面越來越小。到了中唐後期,隨著王朝的衰頹,“天長節”不再舉辦什麼活動,這個節日便逐漸淡出了百姓的視野,而“中秋節”又慢慢在民間尤其是文人間復活。到了北宋,“中秋節”便與“春節”齊名了。到了南宋時,月餅開始出現,當時其形狀不是圓的,而是像菱花,只用來祭奉月神。再後來,人們才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結合在一起。

相關詩詞


中唐詩人戎昱曾寫過一首《八月十五日》,從詩中可以看出這個日子確實跟“千秋節”、“天長節”有關:“憶昔千秋節,歡娛萬國同。今來六親遠,此日一悲風……梨園幾人在?應是涕無窮。”
杜甫的《“千秋節”有感》寫道:“自罷千秋節,頻傷八月來。先朝常宴會,壯觀已塵埃……寶鏡群臣得,金吾萬國回。衢樽不重飲,白首獨余哀。”
中晚唐詞人柴望追思當年“千秋節”上的舞馬錶演,寫了一闕《念奴嬌》:“登高回首,嘆山河國破,於今何有?……聞道凝碧池邊,宮槐葉落,舞馬銜杯酒……傷情萬感,暗沾啼血襟袖。”
他們何止是追述一個節日,他們是在追懷那個逐漸遠去的盛唐!
10月6日,又逢中秋。這個節日,是由唐代的“千秋節”、“天長節”演化而來的。而且,這個日子曾令我們古代的詩人異常傷感它是大唐盛世“壯觀已塵埃”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