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評話

宜春評話

宜春評話是宜春市(現袁州區)民間一種獨具特色的曲藝品種。自明末清初以來,一代又一代的民間盲藝人口頭傳唱於袁州一帶農村集鎮、屋場,至今已有幾百年歷史。其表現形式是有說有唱,以敘述為主的坐唱。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十分重視挖掘民間藝術,繼承和發展民間藝術傳統。幾十年來,袁州區的文藝工作者編創了不少宜春評話節目,如《英台繡花》、《送春》、《姐妹同游明月山》等,並先後在江西省乃至全國獲獎。

簡介


宜春評話
宜春評話
江西曲種。形成於江西宜春。相傳在清乾隆年間已盛行,長期流行於江西宜春、萬載上高高安新余分宜萍鄉等地,並漸及清江、峽江吉安、吉水、安福、永新、蓮花、泰和以及湖南茶陵、攸縣、醴陵、瀏陽、平江一帶。宜春評話舊時多由盲藝人演唱,以唱為主,間有說白。演唱者左臂托著評話筒(形似漁鼓的擊節樂器),左手指夾一小竹片敲擊筒壁,右手指拍擊筒底,以掌握節拍,烘托氣氛。基本曲調有〔文詞調〕、〔板調〕、〔合調〕,專用曲調有〔凡調〕、〔夢調〕等。
傳統曲目以長篇為主,有《金釵記》、《賣水記》、《烏江渡》等數十部,多半取材於民間傳說。另有一些小段,如《懶婆娘》、《十勸嫂》等,這些小段風趣詼諧,富有生活氣息。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宜春縣組織盲藝人在內容和形式上進行了革新,並保留一些傳統曲目,編演新的曲目。伴奏增加鑼鼓、嗩吶、胡琴,豐富了伴奏音樂,使宜春評話得到進一步普及流傳。

歷史淵源


宜春評話
宜春評話
宜春又名袁州,始建於漢,為歷代置州設府之地,是贛西重縝,西鄰萍鄉,南靠吉安,東臨南昌,北與湖北省接壤。袁州區為宜春市府所在地,總面積為2532平方公里,總人口有96萬。這裡氣候溫和雨量充足,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交通十分便利,是山珍富饒的魚米之鄉,歷代騷人墨客齊贊宜春為“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之稱。
有著近三百年歷史的宜春評話,是深受宜春人民所喜愛的一個傳統曲種。評話是只講不唱的,宜春評話卻說唱兼有、偏重於唱,最早流傳於袁州府的宜春、分宜、萍鄉、萬載、銅鼓境內。宜春評話作為一種說唱形式的曲藝,是隋唐說唱文學發展成元、明、清的鼓調中派生出來的,形成於清乾隆年間,據傳宜春曾有兩股乞丐幫派,即所謂“東行”和“西行”,兩行都有各自的技藝,“東行”唱評話,“西行”打蓮花落、打花棍、玩蛇等。由於“西行”的乞丐大多數不是盲人,後來逐漸轉成其他行當的勞動者,於是西行這個組織也隨之很快解體。
而“東行”的乞丐或送來學藝的小盲人,必須參拜八仙中的曹國舅和張果老兩們尊師,唱評話用的楠頭、漁鼓兩項道具就分別代表這兩們尊師。沒有加入“東行”的盲人,唱評話時只許敲打臉盆,不準擊楠頭、敲漁鼓。這個組織有管理乞丐的頭人,有傳授技藝的師傅,還有掌管收支的帳房。盲人學藝,全按這個行規章法辦事,長期以來經過許許多多民間藝人的創作、加工和教習,逐漸形成了具有宜春地方獨特風格的曲藝流派,故稱“宜春評話”。
新中國成立后,在黨的文藝方針的指引下,“宜春評話”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在挖掘傳統的基礎上,創造了大量的優秀作品,1989年11月全國長治杯曲藝大獎賽中,“宜春評話”《英台繡花》獲創作、音樂設計和表演各三等獎,另有“宜春評話”《送春》代表江西赴天津參加“首屆中國曲藝節”展演,深得專家、觀眾好評,從此,“宜春評話”這一曲種進入了《曲藝辭典》登上了文藝領域的“大雅之堂”。
2004年“宜春評話”《小平小道》獲第十三屆群星獎、金獎。“宜春評話”優美動聽的旋律,引起了許多音樂專家的關注。著名作曲家解策勵先生曾將“宜春評話”中的“合調”改編為“江西評話”在全省流傳。其創作的全國28首廣播金曲之一的《請茶歌》,使用的音樂素材也是“宜春評話”。

主要特點


“宜春評話”簡便靈活,通俗易懂,特色鮮明,幽默辛辣,啟迪智慧,植根人民,帶有鮮明的地方性、群眾性、傳承性,在當地歲月漫漫,源遠流長,為廣大人們群眾喜聞樂見。它們是中國民間藝術寶庫中不可分離的極其珍貴的一部分。
宜春評話
宜春評話
有說有唱有鼓點,靈活多變,韻味十足。欣賞宜春評話《小平小道》,似乎讓人看到了一位普通老者在國家命運的重大時刻,忘我憂國,每天在泥土小道上徘徊獨行,思考國家出路,勾畫祖國發展的宏偉藍圖。由宜春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夏旭平“主刀”創作的《小平小道》,得到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宜春評話“一飛衝天”非一日之寒。這種以宜春袁州方言為主的曲藝,充滿了濃郁的地方特色。它起源於隋唐,盛行於清朝乾隆時期,在袁州城鄉廣為傳唱,可謂藝術生命力旺盛。說它特色濃郁,是因為宜春評話既唱又說,以“唱”為主,以“說”為輔,在大段唱詞之後點綴幾句“說”詞,起畫龍點睛之作用。
評話筒、小竹片或筷子,構成了宜春評話的說唱道具。藝人在演唱時,左臂托評話筒,左手指夾小竹片或筷子敲擊竹筒,右手則拍擊筒底,以掌握節拍,烘托氣氛。袁州地方藝人在創作時,均以選擇“宜春評話”表演形式為主,但內容並不局限於宜春當地,而是寫天下之精華,唱天下之人事。因此,宜春評話題材廣泛、內容夯實。
近年來,宜春評話的發展令人刮目相看。2000年,宜春評話《姐妹同游明月山》在江西省首屆農民藝術節大放光彩;2002年,在中組部、文化部、國家老齡委等七部委組織的“老年文藝表演大賽”中,評話《小平小道》獲得金獎,另外還獲得文化部“群星獎”等殊榮。
宜春藝術放異彩,今有佳作獲殊榮。
第七屆中國藝術節傳來喜訊,袁州區文化館選送參賽的宜春評話《小平小道》榮膺全國群眾文化最高獎項——群星獎,這也是業餘曲藝作品首次獲此殊榮。
奇葩綻放不尋常,全靠藝人心血澆。在這喜慶之際,記者採訪了《小平小道》的創作集體,從而強烈地感受到一件藝術精品從構思、創作、提高、升華到完美的艱辛過程,也深深體會到藝術家們為此所付出的辛勤勞動。

幾經遴選


2002年初,為了參加當年10月在北京舉行的全國老年文藝調演,江西省和宜春市老齡委商量搞一個什麼節目代表江西去參賽。由於這次調演是由全國老齡委、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文化部等七家單位聯合主辦的,所以,調演的節目既要有思想性、藝術性,又要有民族風格和地方特色,因此,節目的選材和表演形式十分重要。
省、市專家最初的構思主要考慮到兩點:
一是挖掘江西的本土資源,節目要體現出民族化、有濃郁的地方特色;
二是節目的立意要好,以此次表演作為向十六大的獻禮。這樣,經過多次篩選確定了表演形式,採用土生土長的宜春劇種——宜春評話,有說有唱還有鼓點,靈活多變。
節目的表現形式確定下來后,關鍵是怎樣選好題材。專家們也曾構想以宜春明月山、宜春八景等入題,但這樣的主題其思想性不強,不能充分反映時代面貌,如以其參加全國調演,實在是差些“火候”。
在專家和有關方面的再三遴選下,最後確定節目內容以1969年鄧小平同志在江西南昌新建縣機修廠時期的思考和生活為題材,表現一位老人忘我憂國,始終以國為重,以民為重,每天在通往機修廠的泥土小道上徘徊獨行,思考國家的出路,勾畫祖國發展的宏偉藍圖,最終從小道開始,帶領全國人民走出了改革之道,走向康庄大道。

精心創作


主題定下之後,作品由宜春市曲藝家協會副主席夏旭平女士“主刀”創作,主創人員於2002年春夏之交多次前往南昌陸軍學院和新建縣實地採訪,尋找走訪相關人員,從各個方面了解鄧小平夫婦倆當年在此工作、勞動、生活的情景,多層面地體驗生活。
主創人員創作出初稿后,還請來省里的專家,一而再、再而三地修改,編劇們經常忙到深夜,還在為一個字、一個詞、一句話仔細掂量,逐一推敲。省委、市委的領導對此也高度重視,親自審稿、定稿,到參加匯演時,劇本已經改了8遍,定稿后的作品內容雖然和初稿差不多,但遣詞用句、謀篇布局已是面目全非,整篇作品也得以提高升華。
劇本定稿后,就要開始譜曲。這個重任落在了袁州區文化館副館長、市音樂家協會理事、江西省曲藝家協會會員楊文軻肩上。為了搞好《小平小道》的音樂創作,楊文軻等作曲家認真研讀劇作,從用音樂表現劇情和人物的需要出發,著力於繼承和發展。創作者抓住宜春評話的特色、音調、旋律,以保持和實現宜春評話固有的韻味和色彩;融入現代的音調和節奏,使劇本的音樂既有民族風格地方色彩,又具有時代性;精心設計前奏、間奏,通過前奏的鋪墊音樂,引出演員高亢、明亮的唱腔;利用兩處間奏音樂,以歡快、激越的旋律,把尾聲唱段推至高潮,而楊文軻他們為此所花費的心血,所消耗的精力,又豈是局外人所能體會到的。

排演提升


經過幾個月的緊張創作,《小平小道》的劇本和曲譜創作定稿,作品以小平同志在新建縣拖拉機修配廠發生的幾個小故事,襯托出一代偉人堅持真理,胸懷大志,心繫祖國,情寄百姓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高貴品格和偉人風範。如何把作品以全新的表現形式搬上舞台,這又是對文藝表演工作者的一個考驗。
中國曲藝家協會會員、袁州區曲協主席李明娥參與了作品排演創作。她把這個曲本拿到手后,就開始不停地思考,她想,曲本表演時間只有10多分鐘,怎樣使觀眾看完這個節目后不感到單調、枯燥而回味無窮呢,如果單純地用曲藝說唱形式其效果肯定不夠理想,這就需要融入舞蹈畫面,演員要多一些,使其更豐富、更好看。而且舞蹈的立體動作也需圍繞著節目的特定道具評話鼓創編、發展、變化。所以,演員手裡的評話鼓一定要運用靈活、自如。
為此,李明娥重新設計製作了評話鼓的尺寸,便於演員能在舞台上隨意發揮;同時為了更好地突出曲藝本色,她還創編了幾個好看、動聽、有特點的評話鼓點節奏;在舞蹈動作和畫面編排上盡量烘托主題人物,營造主題氛圍。
當確定《小平小道》節目表演需要16名演員時,市、區老年體協的業餘演員踴躍報名參加。由於大多數是第一次正式登台表演,為了達到預定的藝術效果,演員們的每一個動作、每一聲唱調、每一個表情都要經過無數次的演練,既枯燥單調,又辛苦異常。集中排練正是在最熱的七、八、九月,演員們在沒有空調的房間里操排,熱得大汗淋漓,衣服被汗水浸透,濕了又干,幹了又濕,有的還中了暑。
為了練功,演員們被堅硬的水泥地磕得身上傷痕斑斑;演員練功時著地最多的是膝蓋,因此膝蓋受傷也最嚴重,直到進京演出時,演員們的膝蓋上仍能看到瘀青痕。不僅如此,演員們在排練期間沒有節假日、沒有補助、沒有報酬。可是她們沒有一個叫苦喊累,更沒有因為受傷、艱辛而耽誤排練演出的。更讓人感動的是,這些演員使用的道具評話筒也是自己花錢買來竹子,自己加工製作的……這一切都源自她們對祖國、對小平同志發自內心的熱愛;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讓她們對自己不容有一點放鬆;當然,這也源自她們對生活的熱愛。
有著多年群眾演出執導經驗的江西省代表團總導演金濤談起《小平小道》進京調演時感慨非常,他說,這次排練非常不容易,演員大都是五六十歲的老年人,又沒有表演基礎,大家都是一句唱詞、一個曲調、一個動作“細摳”出來的,參加演出純粹是出於一種純樸的奉獻精神,這種真摯單純的感情在商業演出中是看不到的。

奇葩綻放


宜春評話
宜春評話
汗水澆開藝術花,經過大半年的精心創作,認真排練,《小平小道》既保留了宜春評話的形式、旋律,又增加了可看性、藝術性,在傳統曲藝上實現了新的突破,使說唱藝術與舞蹈表演達到了完美的統一,這也是作品的生命力和藝術魅力所在。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2002年金秋,宜春評話《小平小道》代表江西省進京參加全國老年文藝調演。因節目從劇本、音樂到舞蹈都是全新的創作作品,在該次調演中獨樹一幟,不但順利入選,而且榮獲金獎。隨後,該節目又在江西省首屆老年文藝匯演暨老年節文藝晚會上一舉奪冠。
藝術花開香萬家。從2002年10月起,《小平小道》先後在各種晚會、文藝匯演中上演百餘場,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好評和有關部門的褒讚。今年9月下旬,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群星獎典禮在浙江寧波舉行,《小平小道》作為江西省選送的3個節目之一獲得首次進入中國藝術節和文化獎同台較量的群眾文化最高獎——群星獎,為業餘曲藝節目贏得了前所未有的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