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聖公會
中華聖公會
聖公會(Anglican,Episcopal),又稱聖公宗、安立甘宗,是基督教諸宗派中的一支,最早為英國國教會。16世紀宗教改革運動爆發后,陸續派生出一些新教宗派,英國聖公會即為其三大主流宗派之一(其餘兩個為路德宗和加爾文宗)。英國聖公會在宗教改革中保留了大量天主教的禮儀和傳統,但教義又多接近新教,固屬新教教會。很多人因聖公會同時繼承新教教義和天主教禮儀,而認為她介於新教與天主教之間,或認為聖公會是最接近天主教的新教教會。普世聖公會團契認為自己是神聖使徒傳承的聖而公之教會的一部分,但又是宗教改革的教會。很多聖公會信徒也認為自己的教會是傳統與改革的結合,這是聖公會最大的特徵。
聖公會的信仰以“蘭柏四規”為標準,即承認新舊約聖經涵蓋一切得救之道;使徒信經和尼西亞信經為信仰的基礎;堅持舉行基督親自設立的聖洗禮和聖餐禮;使徒傳承的主教制教會分主教、牧師、執事三品聖職。同時,又以《三十九條信綱》為信仰參考,但不要求恪守。聖公會遵守古代大公教會的教會節期,其獨有的《公禱書》是教會崇拜禮儀的藍本,也為普世聖公會合一的標誌。
聖公會既注重聖道宣揚、福音廣傳,也注重教會傳統、崇拜禮儀,即同時吸取改革教會(新教)和傳統教會(天主教、東正教)各自的優勢。聖公會是新教中完全保留象徵使徒傳承和大公合一的主教制的教會,也是新教中唯一保留修道制的教會。但神職人員可結婚,並按立女性神職。聖公會有著神聖的禮儀、莊重的教堂和嚴肅的聖樂。尤其在聖樂方面,保留了古教會的聖詠格式,有統計稱普世教會崇拜中使用最多最廣泛的聖樂來自聖公會。
普世聖公會目前有38個教省,450多個教區,約64000多座聖堂,分佈於全世界165個國家和地區,約7700萬信眾,是新教中信徒人數最多,分佈地域最廣的宗派。英國聖公會最高領袖坎特伯雷大主教也同時是普世聖公會的名義領袖,但對除英格蘭外的各教省均無實際領導權,英國聖公會也不充當總會角色。各教省實為獨立自治教會,地位平等,其各自主教院行使最高權力。十年一次的蘭柏會議是普世聖公會最高級別的主教會議,以體現各教省間的“合一與共融”。
美國聖公會是繼英國聖公會後最早的聖公宗教會。早在十七世紀末,英美兩國聖公會陸續在全世界宣教、建立教會,普世聖公會的其它教省教區由此而出。在中國,最早的聖公宗教會於1845年誕生,中華聖公會於1912年成立,在解放前,聖公會是在中國建立教堂最多的新教宗派。因歷史原因,於1958年暫且停止活動。香港聖公會於1998年成立教省。
聖公會內部大致分為注重禮儀的高派(大公派),注重福音的低派(福音派)和各方面兼顧包容的廣派。在基督里的包容與合一是聖公會信仰生活的精髓。
中華聖公會原名安立甘會。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5月威爾頓和傑克遜抵達福州,租住烏石山廟宇,后因該地士紳反對,移居他處。威爾頓一面以福音傳單傳教,一面為居民看病,每年就診者2000~3000人,多為戒煙(鴉片)者。咸豐八年(1858年)史密斯來榕佈道。咸豐十一年(1861年)與柯林在驛前橋、安泰橋設佈道所。同治元年(1862年)英國胡約翰來閩在南後街建萃賢堂,為中華聖公會在榕第一堂。聘黃求德為傳道士,聽道者日眾,信徒驟增,觸怒鄉紳,招眾搗毀安泰橋佈道所,焚燒萃賢堂。但信徒不灰心,不久重建宣道堂,按時佈道。胡約翰回福州后,又在渡雞口為元堂成立第二佈道所。同治三年(1864年)金亞德來榕佈道修建北門道源堂。同治十一年(1872年)包爾騰繼任主教。
以後該會逐漸發展成為居全國首位,聞名於國際的教區。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前聖公會福建教區由港澳教區主教兼管,何福澤在榕按立施洗幾十人。光緒三十二年至民國7年(1906~1918年)貝嘉德任福建區第一任主教。民國8年貝嘉德辭職后恆約翰繼任第二任主教。民國28年恆辭職後由舒展繼任,舒展死後由國人張光旭繼任。
1807年,英籍倫敦會傳教士馬禮遜來華傳道,1818年於馬六甲出版的《年中每日早晚祈禱敘式》,可算是第一本華譯的公禱文。
1835年,美聖公會派駱武和韓森兩傳教士到廣州傳教。后因不能開始工作而轉道爪哇,向當地華僑傳教。
1835年,英國聖公會傳教士麥都思與施美夫二人,至上海、寧波等地,開辦教會。1844年在上海翻譯《禱告文全書》,施美夫氏於1849年在香港被祝聖為主教,會務向福建,浙江,華北等地推廣。
1837年,美國傳教士文惠廉至爪哇,1842年至廈門傳教,1844年被封為中國傳道區主教, 1860出版公禱書。
1839年,英國教士史丹頓牧師,曾獨自來粵傳道,終亦遭反對而退;1843年再來香港,開闢教會,創立香港最早的教會學校聖保羅書院。
1842年,成立維多利亞教區,直屬坎特伯雷大主教,教區管轄香港、中國大陸、朝鮮、日本、馬來西亞等地,主教座堂為香港聖約翰座堂。
1845年,文惠廉主教在中國開闢第一個教區——江蘇教區,並與1853年在上海建造大陸第一座正式聖公會教堂——救主堂。
1862年,英國傳教士包爾騰,美國傳教士施約瑟來至北京傳道,從事於翻譯聖經工作。1872年包施二人在北京出版《教會禱文》、這是他們合作的精結。之後包爾騰與施約瑟以其為範本,於1879年與
1880零年分別為自己教區在香港與上海出版了《教會禱文》。
1866年,美國聖公會在上海創立第一所教會醫院——同仁醫院,也成為以後聖約翰大學的附屬醫院。
1870年,美國聖公會差會組成婦女傳道會,在中國進行宣教工作。
1879年,江蘇教區主教施約瑟將原來的兩所聖公會學校培雅書院和度恩書院合併成聖約翰大學,該校成為後來民國時期中國最優秀的高等學府之一。
在以上這段時期,西方聖公會教士散布全國,創設教堂、學校、醫院,及各種慈善事業。此時期之發展甚速,分佈甚廣,惟教會並無全國性之聯絡、組織和計劃。期間,英、美、加拿大聖公會差會在我國設立有十一個教區,有江蘇教區(1845)、港粵教區(1849)、浙江教區(1872)、華北教區(1880)、華西教區(1895)、鄂湘教區(1901)、山東教區(1903)、福建教區(1906)、桂湘教區(1909)、河南教區(1909)和皖贛教區(1910)。
1897年,在上海召開第一次的中國與日本主教會議上,西方宣教士建議把中國安立甘教會命名為“崇古教會”,此建議不獲所有教區通過,故在 1899年的主教會議中保留“安立間”與“安立甘”兩詞作為“Anglican”的中譯。
1909年3月27日至4月6日,全國主教與聖品,平信徒在上海召開會議,草擬聯合教會的憲綱與規例,,通過採納“中華聖公會”為聯合組織的名稱。至此,“聖公會”正式成為安立甘教會的中文名稱。
1912年至1958年,中華聖公會已進入成立階段。佈道事業,更形發達,中央神學院,書籍委員會,聖公會報,及各種事業,均於此時期之首十年內次第舉辦。教區數目在本期內增加二處;1936年分華西教區為東川及西川兩教區,1947年成立雲貴教區。並開設陝西傳道區(1916)和南寧傳道區(1947)。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港粵教區則分為大陸(廣東)的華南教區和香港、澳門的港澳教區。同時,主教空缺的雲貴教區和南寧傳道區由主教院代管。
1912年4月26日,英、美、加拿大差會在我國所設立十一教區的主教和聖品人員及平信徒代表,群聚上海成立中華聖公會總議會,是為本會產生之期。
中華聖公會總議會包括兩院:由各教區主教、副主教組成的主教院和由各教區聖品和平信徒代表組成的代表院。總議會設主席主教、常務委員會和若干專門委員會,負責處理各種教務。各教區設教區議會,每個教區又分成若干牧區。每三年總議會集會一次,參加會議的除了所有教區的主教外,每個教區再推派4名聖品人(神職人員)和4名平信徒代表參加。同年,總議會第一屆會議任命一個委員會制訂新的聖公會憲綱、憲章、規例三大文件,是為本會教道、教政、教儀之基礎,以便有步驟地開展教務和傳道工作。
1915年,第二屆總議會提出了憲章規章的草案,還提出擬開辦一所中央神學院,專為培養聖職人員,會議決定在陝西建立新的傳道區。
1918年,第三屆總議會選出浙江教區的沈載琛為第一位中國籍副主教。
1924年,第五屆總議會成立公禱書常備委辦,參照英美公禱書譯本,並各教區、轄境的版本,預備中華聖公會公禱書之範本。
1929年,鄭和甫被祝聖為河南教區副主教,次年參加蘭柏會議,成為第一位參加蘭柏會議的中國籍主教。
1930年,第七次普世聖公會蘭柏會議上,中華聖公會正式被承認為普世聖公會中的一個獨立教省。
1933年,鄭和甫被祝聖為河南教區主教,成為第一位中國籍正權主教。
1947年,第十屆總議會時,設立“中央辦事處”為總議會及全國性各項事業輔助執行機構。
1948年,鄭和甫主教當選中華聖公會主席主教,成為中華聖公會歷史上首任中國籍主席主教。
1948年,鄭和甫大主教、陳見真主教、張光旭主教代表中華聖公會參加第八次蘭柏會議,張光旭主教在英國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講道,英國女王伊麗莎白(時任王儲)在台下聆聽,並號召全英國信徒收聽。會議同時否認港粵教區何明華主教按立李添嬡的女性牧師聖職。
1950年,陳見真主教當選中華聖公會主席主教。
1955年,中華聖公會祝聖最後一批主教,即丁光訓為浙江教區主教,劉玉蒼和薛平西為福建教區副主教。
1956年5月,中華聖公會在上海聖三一堂召開主教院暨常務委員會聯席會議,這是最後一屆總議會會議。
1958年,中華聖公會停止活動。
一、安立甘教會取名聖公會,是源於古代教會信經“我信聖而公之教會”。聖公會並非以為我獨尊、漠視其他教會的存在。而是為將來中國的聯合教會鋪路。
二、很奇妙的,中國的羅馬公教為了面對禮儀之爭,而採用“天主”一詞為神的稱號。故此,不幸的把自己的教會命名為“天主教”。反而安立甘宣教事業卻為中國存留了“聖而公之教會”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