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教育

中等教育

中等教育是在初等教育基礎上繼續實施的教育。

實施中等教育的各類學校為中等學校,普通中學是其主要部分,擔負著為高一級學校輸送合格新生以及為國家建設培養勞動後備力量的雙重任務。普通中等專業學校、中等師範學校,擔負著為國民經濟各部門培養中等專業人才的任務。另外還有職業初中、職業高中、成人高中、成人中專、中等技工學校等。

組成部分


中等教育(Secondary Education):
(一)高中階段教育(Senior Secondary Education)
1.高中(Senior Secondary Schools):
普通高中(Regular Senior Secondary Schools)
完全中學(Combined Secondary Schools)
十二年一貫制學校(12-Year Schools)
2.中等職業教育(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普通中專(Regular Specialized Secondary Schools)
成人中專(Adult Specialized Secondary Schools)
職業高中(Vocational High Schools)
成人高中(Adult High Schools)
技工學校(Skilled Workers Schools)
其他中職機構(Other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Institutions)
(二)初中階段教育(Junior Secondary Education)
1.初中(Junior Secondary Schools):
完全中學(Combined Secondary Schools)
九年一貫制學校(9-Year Schools)
十二年一貫制學校(12-Year Schools)
職業初中(Vocational Junior Secondary Schools)
成人初中(Adult Junior Secondary Schools)

古代


中國歷代多行大學、小學兩段學制。1897年(光緒二十三年)盛宣懷創辦上海南洋公學,在外院(附屬小學)之上開辦上、中兩院,中國才開始有三段辦學的組織。1898 年《奏定京師大學堂章程》規定開設大學堂、中學堂、小學堂,則是中國正式有中學名稱之始。

近代


中國近代中等教育體制的確立,始自1902年清政府管學大臣張百熙所擬《欽定學堂章程》(壬寅學制) ,規定中學堂4年卒業,附設實業科。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頒布《奏定學堂章程》(癸卯學制),修改學制,定中學年限為 5 年,科目分為修身、讀經講經、中國文學、外國語、歷史、地理、算學、博物、理化、法制、理財、圖畫、體操等12門。1912年中華民國政府改中學堂為中學校,年限改為 4 年,學堂監督改稱校長,廢讀經講經,增設藝術科等。1922年頒布《學校系統改革令》,實行“新學制”(壬戌學制),規定中學學制6年,分初高二級,各3年。高中分設農、工、商、師範等科,該學制沿用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的1949年。

歐洲


歐洲各國中等學校的淵源較早,古希臘時代已有中小學之別。近代中等教育制度則發端於16世紀歐洲文藝復興時期。16世紀后,各國先後創設文科中學等類學校,18世紀初開辦多為私立的實科學校。19世紀后,西方各國始辦各種公立中學,師範學校和職業學校也逐漸發展起來。

現代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關於改革學制的決定》(1951)規定,實施中等教育的機構為普通中學、業餘中學和各類中等專業學校。
普通中學學製為6年,分初中、高中二級,修業年限各為3年;中等專業學校招收初中畢業生,學制2-4年;實施工、農、交通、技術、衛生、財貿等專業技術教育。此外,設中等師範學校,學制 3 年,培養小學教師;設技工學校,培養技術工人。教育部發布的《中學暫行規程(章案)》(1952)與政務院發布的《關於改進和發展中學教育的指示》(1954),對中學教育的目的任務作了規定。1963年頒布的《全日制中學暫行工作條例(草案)》,規定中學教育的任務,是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培養全面發展的勞動後備力量,為高一級學校培養足夠的合格新生。1978年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中等教育事業得到不斷恢復和發展,並大力進行改革,如改革普通高中的課程,將部分普通高中改革為職業技術學校、職業中學、農業中學,各行各業舉辦職業技術學校,積極辦好技工學校、中等專業學校等等,逐步建立起一個具有自己特色的城鄉中等教育體系。

學制


全日制普通中學教育包括初中和高中兩個階段,均為3年學制,曾有三三分段、四二分段、三二分段、二三分段。普通中學的課程有語文、數學、外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體育、音樂、美術、生理衛生、勞動技術等。對於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學校給予獎勵。普通高中要逐步增設職業(技術)教育課,學習科目可由學生自己選擇。
中等專業學校(含中等師範學校)是專業教育,招收初中或高中畢業生,學制3年-4年,主要是培養中級專門人才、中級管理人才。專業設置有工科、農科、林科、醫藥、衛生、財經、管理、政法、藝術、師範、體育、旅遊等。中等專業教育學制源自蘇聯,以行業辦學為主,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中國百廢待興、人才急缺時培養了大批專業的“棟樑之才”。包學費、包分配,上學時還有糧油供應和貨幣補助,他們中不少人出身貧寒,在中專錄取率低至不足10%的背景下,早早轉成城鎮戶口,等待他們的是畢業后的“鐵飯碗”和幹部身份。當時,中專選拔嚴格,通過者也大多智力拔群,學業優異,是當時的普遍認知。
職業(技術)學校、職業中學、中等技工學校、農業中學或半工半讀中學是普通教育與職業技術教育相結合的中等學校,招收初中畢業生,學制2年-3年,主要進行職業(技術)教育,同時開設有關普通文化課。任務是為城市、農村培養各種急需的中級技術工人,為國家培養勞動後備力量,畢業生國家不包分配,可以報考高等院校。報考對口專業的考生,考試成績在同一分段數內,優先錄取。
學年
全日制普通中學教育包括初中和高中兩個階段,均為3年學制,曾有三三分段、四二分段、三二分段、二三分段。普通中學的課程有語文、數學、外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體育、音樂、美術、生理衛生、勞動技術等。對於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優秀學生,學校給予獎勵。普通高中要逐步增設職業(技術)教育課,學習科目可由學生自己選擇。
中等專業學校、中等師範學校是專業教育,招收初中或高中畢業生,學制3年-4年,主要是培養中級專業人才、中級管理人才。專業設置有工科、農科、林科、醫藥、衛生、財經、管理、政法、藝術、師範、體育、旅遊等。中等專業教育學制源自蘇聯,以行業辦學為主,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中國百廢待興、人才急缺時培養了大批專業的“棟樑之才”。
中等職業學校、中等技工學校是普通教育與職業技術教育相結合的中等學校,招收初中畢業生,學制2年-3年,主要進行職業(技術)教育,同時開設有關普通文化課。任務是為城市、農村培養各種急需的中級技術工人,為國家培養勞動後備力量,畢業生國家不包分配,可以報考高等院校。報考對口專業的考生,考試成績在同一分段數內,優先錄取。
學歷教育類別劃分:
基礎教育:小學、初中、高中(高級中等教育);
職業教育:技工學校、職業技術學校、職業中學、職業高中、高等職業學校(含高職和職業大學)、技師學院,對受教育者實施可從事某種職業或生產勞動所必須的職業知識、技能和職業道德的教育。
專業教育:中等專業學校、中等師範學校、大學專科、大學本科,接受的教育是以其教授專業知識為主,入學需統招,畢業辦理派遣證(現稱報到證)。
研究生教育: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是以科學研究為主要方向。
學歷教育階段劃分:
初等教育:小學
中等教育:初級中學、高級中學;中等專業學校、中等師範學校;職業中學、中職、中技
高等教育:專科(高等專科學校、高職專科、高技)、本科(普通本科、高職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截止到2002年統計,全國共有初中6.56萬所(其中職業初中984所),在校生達到6687.43萬人(其中職業初中83.37萬人)。初中毛入學率達到90%,初中畢業生升學率58.3%。全國初中專任教師(含職業初中)為346.77萬人。整個高中階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職業高中、成人高中、普通中專、成人中專和技工學校)共有學校3.32萬所,在校生2913.85萬人。截至2002年統計,全國普通中專、成人中專和技工學校、職業高中,共有學校1.63萬所,在校生1196.52萬人,招生數和在校生數,分別占整個高中階段教育招生數和在校生數的39.91%和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