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百熙

清末大臣

張百熙(1847—1907)字埜秋,一作冶秋,號潛齋。出生湖南長沙沙坪,墓葬春華洞田村(現百熙村)。清末大臣,著名教育家。

同治十三年(1874年)進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光緒二年(1876年)散館,授編修。其後先後任山東鄉試副考官、山東學政、四川鄉試正考官、日講起居注官、國子監祭酒、江西鄉試正考官、廣東學政、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禮部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工部尚書、吏部尚書、京師大學堂管學大臣、戶部尚書、郵傳部尚書等職。

人物簡介


張百熙
張百熙
張百熙,清末大臣。出生湖南長沙沙坪,墓葬春華洞田村(現百熙村)。同治年間的進士。曾任編修,侍讀等職。中日甲午戰爭期間,曾上書彈劾李鴻章表面作戰備,私下卻主張談和的行為。1898年,任內閣學士,主管京師大學堂事務。戊戌變法之後,因為曾舉薦康有為而獲罪,被革職留任。1901年,上書建議改官制,理財政,變革科舉,興辦學堂,設立報館等措施。后歷任工部,吏部,戶部,郵傳部尚書等職。張百熙為官三十餘年,積極主張變法自強,直言進諫。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后,張百熙嚴劾李鴻章“陽為戰備,陰實主和”。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創辦時敏學堂,曾任《清會典》總纂官。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因保舉康有為經濟特科,被革職留任。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張百熙上疏陳述五條革新大計:“增改官制,整理財政,變通科舉,廣建學堂,創立報館”。提倡變法自強。同年九月,奏請“將京師大學堂改隸國子監,正名大學,以一學術而育真才。”“改總理衙門附設之同文館隸於大學”。1902年1月10日,張百熙被任命為管學大臣,負責制定大學堂章程。
張百熙任管學大臣后,於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初奏《籌辦京師大學堂情形疏》家,建議先開預備速成兩科,預備科分政科、藝科,速成科分為仕學、師範兩館。“仕學館造就已登仕版者,以應目前創辦新政之需;師範館則為中學堂教習之需。”同時“兼添設講舍,附設編譯書局,廣購書籍圖器。”同年七月奏准所擬各級學堂章程六件:《京師大學堂章程》、 《考選入學章程》 、《高等學堂章程》、《中學堂章程》、《蒙學堂章程》,統稱《欽定學堂章程》。是我國第一次以政府名義規定的完整學制。張百熙鑒於教習人才的缺乏,選派四十餘人赴歐美日本留學,各省派官費留學生由此開始。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奏設教習進士館。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奏請“先設法政科、文學科、格致科、工科,以備大學豫科學生及各省高等學生畢業后之升入。”建議在廣安門外瓦窯和德勝門外官地作為建造大學堂之用,並“奉旨議行”。張百熙一生主要從事教育管理工作,注重培養人才,對京師大學堂有開創性的貢獻。
籌建京師大學堂時,注重藏書樓的建設。其私人藏書亦豐,在山東任學政期間,曾收有王士禎的“池北書庫”、劉喜海“味經書屋”、馬國翰“玉函山房”等藏書家的舊藏多種。家有“聖澤園”,收藏明刊本500餘種。子張振鍠,字叔平,繼承張氏藏書,在抗日戰爭中,劉承乾的“嘉業堂”藏書散出之時,張氏收藏了不少。後來張氏經商失敗,欲將藏書出讓抵債。浙江大學校長竺可楨以建樓巨款購置而歸。其中善本書有數百種。
張百熙的政治主張和教育思想主要散見其奏摺,《清史稿·藝文志》有《張百熙奏議》四卷,另有《退思軒詩集》六卷, 《補遺》一卷傳世。

成就


1901年後興辦學堂、設立報館,創辦了醫學堂、譯學館、實業館,選派學生出國留學。1902年,張百熙主持擬訂《欽定大學堂章程》,是中國第一部以政府名義頒訂的完整學制。1902年1月-1904年1月擔任過北京大學的校長。

著作


張百熙-《欽定學堂章程》
張百熙-《欽定學堂章程》
《籌辦京師大學堂情形疏》
《京師大學堂章程》
《考選入學章程》
《高等學堂章程》
《中學堂章程》
《蒙學堂章程》
《欽定學堂章程》
《清史稿·藝文志》
《張百熙奏議》
《退思軒詩集》
《補遺》

生平


張百熙
張百熙
據《清史稿》、《清史列傳》、《北京大學校史》等歷史資料記載:張百熙(1847—1907),湖南長沙人,少時就讀於長沙城南書院(現長沙第一師範舊址),1874年(同治十三年)進士,仕途一帆風順,曾先後擔任過侍讀、侍講、日講起居注官、國子監祭酒、都察院左都御史、順天府尹和工部、禮部、刑部、吏部、戶部、郵傳部尚書,還擔任過赴英國頭等專使大臣、政務大臣、新貢土朝考閱卷大臣、殿試讀卷大臣、編纂官制大臣等重要官職,被清廷賜予賞黃馬褂、賜紫禁城和西苑門內騎馬等殊榮。張百熙在清廷為官三十餘年,擔任過許多重要官職,但張百熙最為突出的是對近代教育的卓越貢獻,是名符其實的近代教育改革的先驅者。
1894年甲午戰爭后,中國面臨被帝國主義瓜分的危險。為了救國圖存、以康有為、梁啟超為代表的維新派,提倡學習外國、維新變法。他們認為維新變法,首先要從廢科舉、辦學堂開始。西太后也不得不聲稱要“變法維新”,並提出“興學育才實為當今急務”,宣布逐步廢除八股取士的科舉制度。1902年1月,清廷派時任吏部尚書的張百熙兼任管學大臣,專門負責京師大學堂的恢復和籌建事宜。正如《清史稿》所記載“張百熙”以人望被斯任,於是海內欣然望興學矣!
張百熙於1898年戊戌變法前就以經濟特科薦康有為,認為康有為有非凡卓越的政治才幹,必須予以重用。百熙積極支持康有為、梁啟超的“廢科舉、辦學堂”的思想。百熙擔任管學大臣后,就大刀闊斧地改革舊的教育制度——科舉取士體制,最突出的是恢復和改革京師大學堂(即北京大學前身)。
他認為,原來的京師大學堂(后稱為戊戌大學)“一切因陋就簡,外人往觀之,重輕之,等於蒙養學堂”,實質上仍是一所封建書院。因此,百熙廢寢忘食、嘔心瀝血,開創基業,物色人才、改革教育制度。他在向清廷的奏摺中說:“大學堂應法制詳盡、規模宏遠,不特為學術人心極大關係,立即為五洲萬國所共觀瞻。天下於是審治亂、驗興衰、辨強弱。人才之出出於此,文明之系繫於此。是今日再議舉辦大學堂、非徒整頓所能見功,實賴開拓以為要務,斷非固仍舊制,敷衍到觀所能收效者也”。
1902年8月,百熙吸取西方先進辦學經驗,結合我國實際情況,親自主持擬定了一套學堂章程上奏,經清廷批准頒布執行,這本章程被稱為《欽定學堂章程》,也是我國第一個以政府名義規定的完整學制。
章程包括從蒙學(幼兒園)、小學、中學到大學的各級學堂章程,統一了全國各地各級學堂的教育體制。其中有京師大學堂章程八章八十四節,對大學堂的辦學綱領、科目設置、課程安排、招生辦法、畢業分配、聘用教師、領導體制和教學紀律都做了詳細規定。其宗旨是:“京師大學堂之設立,所以激發忠愛,開通智慧,振興實業”以及“端正趨向、造就通才,為辦學之綱領。”章程規定:大學堂分大學預科、大學專門分科和大學院三級。大學預科又分為二科,一曰政科,設經史、政治、法律、通商、理財等目;二曰藝科,設聲、電、化、農、工、醫、算等目。預科三年畢業,本科三年畢業考試合格相當於現代本科,下面所設的科,相當於現代大學下面的學院;科下又分目,相當於現代大學的系;大學院相當於現代大學的研究生院。當時的分科大學共設7科35目。
張百熙-書法
張百熙-書法
為了辦好大學,張百熙十分注意延攬人才,他選定直屬知州“桐城派”著名領袖吳汝綸為大學堂總教習。開始吳汝綸不願出任,張百熙便穿著大禮服跪下不起,並說:“吾為全國求人師,當為全國生徒拜請也。先生不出,如中國何!”吳汝綸才應允。當時海內一些著名的專家學者雲集門下。如陽湖古文家張筱浦任副總教習;于式枚為大學堂總辦,李家駒、趙從蕃為副總辦;李希聖為編書局總纂;著名翻譯家嚴復任譯書局總辦,林紓任副總辦;知名人士楊仁山、屠敬山、王瑤舟擔任國學老師,孫治讓、蔡元培擔任史學教習,網羅名流、薈萃高等學府。經過招生,大學堂共錄取學生182名,1902年12月17日,大學堂舉行入學典禮,宣布正式開學(解放前,北京大學即以12月17日作為校慶日)。
同時,張百熙設立了速成科,分為二館:一是仕學館、二是師範館,還辦了醫學館、譯學館、實業館、報館和書局等。以後的北京師範大學、北京醫科大學即由師範館、醫學館與京師大堂中的醫學科演化而來。我國各省派官費留學生留學東、西洋也是從此開始的,從而基本改變了過去的科學制度。
由於張百熙在籌辦京師大學堂的過程中,重用了一些比較開明和進步的知識分子,引起了以西太後為首的頑固守舊勢力的仇恨和反對,他們對京師大堂進行了惡意攻擊和造謠誹謗,張百熙則首當其衝。清廷終以張百熙“喜用新進”,有改良主義思想,不夠可靠為由,便加派了滿人榮慶為管學大臣,對他進行監督。後來清廷又派張之洞與張百熙、榮慶在《欽定學堂章程》基礎上共同進行了修改,雖然主要框架沒有大的變化,但以加了經史課的比重,恢復了進士館,將辦學思想改為“以忠孝為本,以中國經史之學為基”。修改後的章程叫《奏定學堂程》。由於頑固守舊勢力的多方制肘,使張百熙的興學抱負未能全部實現。
經過張百熙的苦心經營,儘管當時的京師大學堂與現代大學相比,尚有較大差距,但畢竟在我國辦起了第一所有諸多現代因素的大學堂,開了現代大學的先河。所以,在抗日戰爭時期,重慶市有一位學者張慧劍先生在《大學當年》一文中說:“當時多呼百熙為大學之父”。
張百熙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2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六十歲。清廷諭曰:“……茲聞溘逝,悼惜殊深,著賞陀羅經被,派貝勒載洵帶領侍衛十名,即時前往奠祭。加恩追贈太子少保,賞銀二千兩……子江蘇試用道張振鏞,著以道員即補;……其靈樞回籍時,著沿途地方官妥為照料,用示篡念藎臣至意”。尋賜祭葬,予謚“文達”。靈樞由北京長途跋涉運回長沙家鄉,1908年8月葬於長沙縣春華鎮洞田村。墓於1989年5月被盜,2005年9月16日被列為長沙市文物保護單位。
張百熙去逝后,其門生痛悼恩師,捐款七千兩銀子,擬於京師大學堂鑄銅像以作紀念,后因看到百熙身後家境清貧,遂將此款存於北京商號義善源生息,以養遺屬。不久,義善源倒閉,此款亦被乾沒。京師大學堂還在陶然亭闢地建立一座紀念館——岳雲別業,館內懸掛張百熙巨幅遺像,並陳列其各種文物和遺物。抗日戰爭爆發后,北京形勢緊急,此館的房地產全部交給了北京大學。
張百熙的逝世,使許多開明官吏和知識界人士十分悲痛,紛紛撰聯悼亡。林琴南輓聯中有一句:“一江湘水動悲風”,生動地反映了當時知識界對其逝世的悲慟情懷。

改革學制


張百熙-《張百熙奏議》
張百熙-《張百熙奏議》
戊戌政變使已經開始的教育改革進程暫時受挫。但歷史潮流不可抗拒。進入20世紀以後,清王朝統治危機更加深重。為了維持岌岌可危的統治,清政府於1901年(光緒二十七年)1月發布了所謂“變法”上諭,開始舉行“新政”。“興學育才”即是“新政”的一項重要內容。1905年9月,清政府發布諭令,宣布從1906年開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至此,在中國沿襲實行達1000多年的科舉制度被徹底廢除了。與此同時,清政府還通令全國各地大力舉辦學堂,並頒布了各級各類學堂章程,統一了全國學制。而這一全國統一的學制則是從1902年張百熙擬定《欽定學堂章程》開始的。張百熙,字冶秋,1847年生於長沙縣。早年他曾就讀於長沙城南書院。1874年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以後歷任國子監祭酒和山東、廣東等省學政。1901年,他歷任工部、刑部、吏部尚書。1902年初,開始兼任管學大臣,並主持京師大學堂。上任之初張百熙就將原美國籍總教習丁良韙辭去,改聘著名學者吳汝綸為總教習。據傳,開始吳汝綸堅辭不就,張百熙親自到吳的住所跪拜說:“吾為全國求人師,當為全國師徒拜請也。先生不出,如中國何?”吳汝綸被其誠意所感動,終於同意任總教習職。同時,張百熙對京師大學堂教學和管理進行一系列改革,成效頗巨。他還以管學大臣的名義通令各省書院一律改為大學堂,各府、廳及直隸州均設中學堂,各州縣均設小學堂,並多設蒙養學堂。
張百熙認為振興教育必須有完整系統的學校體系及其制度。1902年他以管學大臣名義“上溯古制,參考列邦”,“兼取其長”,擬定了京師大學堂、考選入學、高等學堂、中學堂、小學堂、蒙學堂等各級學堂共六個章程進呈清政府,被清政府以《欽定學堂章程》之名頒布。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近代學制——“壬寅學制”。張百熙希望朝廷欽定章程頒布之後,“各省督撫責成地方官核實興辦”,以達到“興學育才”的目的。然而,清政府對張百熙存有戒心,加上這一學制本身的不完備,因此並沒有實行。
1903年,清政府又增派榮慶為管學大臣。同時“派張之洞會同張百熙、榮慶將現辦大學堂章程一切事宜,再行切實商訂;並將各省學堂章程,一律釐定”。他們在張百熙原定章程基礎上“考求增補”,擬成各級普通學堂、師範學堂、實業學堂和仕學館、譯學館、進士館等各類學堂章程以及《家庭教育法》、《任用教員章程》、《實業學堂通則》、《各學堂管理通則》、《學務綱要》等文件上奏。清政府以《奏定學堂章程》之名頒布。這就是後來成為全國興辦各級各類學校的依據,並對我國近代學校教育產生了重大影響的“癸卯學制”。這個學制將學校教育分為三段七級,第一段為初等教育:蒙養院四年、初等小學五年、高等小學四年;第二段為中等教育,中學堂五年;第三段為高等教育:高等學堂或大學預科三年、大學堂三至四年、通儒院五年。與高等小學堂并行的有初等實業學堂,與中學堂并行的有初級師範學堂、中等實業學堂,與高等學堂堂并行的有高等實業學堂。此外,仕學館、譯學館、進士館都是屬於高等教育性質。
張百熙致力於教育改革的目的無疑是為了穩固清王朝的統治,但他的努力客觀上有利於近代教育的發展。可以說,他是中國近代學校教育制度的奠基人之一。
根據清政府的“新政”諭令,湖南省從1902年年初開始逐步改革教育制度。4月,在長沙求實學堂基礎上設立了省城大學堂。接著,又選拔知縣胡珍率12名生員前往日本考察教育,學習師範。這12名生員中,長善兩縣有俞誥慶、俞蕃同、王履辰、汪都良等4人,其餘屬長沙府各縣的有龍紀官(湘鄉)、仇毅(湘陰)、顏可駐(湘鄉)、胡元(湘潭)、朱杞(湘鄉)、劉佐楫(醴陵)等6人。為了便於統一領導和管理全省教育。1902年6月12日,湖南省學務處正式成立,同時擬定了《興學要義》三端,即“培養德性,以作忠孝;開拓智識,以致實用;作興志氣,以振頑懦”和《學堂辦法》三端,即“循序漸進,以定學程;嚴立規則,以回積習;劃分年限,以收實效”。省學務處的成立,使全省教育事業有了統一的籌劃和管理機構,開始實現教育行政的專業化,對教育事業的發展起了促進作用。到1906年,清政府設立學部,各省裁去學政,改設提學使司,下設學務公所作為辦事機構,原學務處撤消。學務公所是一個正式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它的設立,標誌著教育行政管理專業化的進一步完善。在這種形勢下,長沙的近代學校教育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形成了一個官辦、民辦和私辦配合,大、中、小學銜接,普通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並舉的格局。
高等教育方面,1902年求實書院改為大學堂后,1904年嶽麓書院亦改為高等學堂。兩校旋即合併為湖南高等學堂,以嶽麓書院為校址,這就是湖南大學的前身。此後至辛亥革命時,長沙又先後創設了湖南醫學堂、官立法政學堂、優級師範學堂、高等實業學堂、高等巡警學堂、高等鐵路學堂、雅禮大學堂和景賢法政學堂等高等學堂,另外還有兩所中學附設專科。其中湖南高等學堂、醫學堂、官立法政學堂、優級師範學堂、高等實業學堂、高等巡警學堂均為官辦,高等鐵路學堂由粵漢鐵路公司創辦,雅禮大學堂由美國雅禮會創辦,景賢法政學堂則屬於私立性質。
普通中學教育方面,從1903年私立明德學堂、經正學堂和1904年官辦長沙府中學開辦以後,至辛亥革命前夕,長沙先後創立官、私立中學共12所。比較著名的有官立的長沙府中學堂,私立的明德、經正、修業、周南(女子)、廣益、育才和隱儲中學堂等。另外,省內一些縣或地區因師資缺乏,在省城客設中學,計有寧鄉、湘陰、湘鄉、湘潭、益陽、安化、邵陽、武風共八所駐省中學堂;另有名為公學實為私立的西路、南路、中路三所公學。此外,還有美國雅禮會創設的雅禮學堂、英國聖公會創設的聖雅各中學堂。
中等師範教育方面,1903年湖南師範館創立。這是湖南師範教育的開始。同年,省城又創辦了一所蒙師講習所,這是一所速成師範性質的學校。另外,寧鄉、瀏陽、湘潭、新化、平江等縣相繼在長沙設立“駐省師範”,為本縣小學教育培養師資。1903年,明德中學堂開設速成師範班,是為私人辦師範教育的開始。1905年,朱劍凡也在周氏家塾開辦師範班和附屬小學堂。1904年創立的私立修業農學堂辦有農藝師資科,私立衡粹女子職業學堂也設有藝術師資科。這是長沙最早的職業教育師資培養。
長沙的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創始於1902年創辦的農務工藝學堂。這是長沙也是湖南第一所職業技術學堂。1905年,該校分為工務和農務兩個學堂。農務學堂與原農務試驗場合併為湖南官立中等農業學堂。工藝學堂則改為藝徒學堂,這是長沙官立技工學校之始,1907年該校又改為湖南官立中等工業學堂,並附設藝徒學堂。此外,還有一些私立或外資實業學堂。如1903年黃國厚等在長沙縣創辦的私立明恥女子職業學堂、陳潤霖創立的私立楚怡初等工業學堂。至1911年,長沙先後創設官立、私立、外資和教會辦的中等實業學堂共10所,其中有工業、農業、商業、交通、建築等專業,初步形成了中等職業教育的系列。
初等教育方面,1900年在湖跡渡創辦的長沙縣明恥小學堂是長沙最早的近代小學。1902年11月,長沙縣小學堂和善化縣小學堂分別在長沙城內的荷花池和小瀛洲開辦。同年冬,湖南省學務處在長沙開辦官立半日學堂,招收7-16歲兒童入學。其後,又開設選升小學堂,選錄半日學堂的優秀學生人校學習。1903年湖南師範館附設小學堂開辦,這是湖南最早的師範學校附設小學。1905年,湖南省學務處將原官立半日學堂改為官立初等小學堂,在長沙及其附近先後設立40所省會小學堂。同時,私立小學也紛紛創立,比較著名的有楚怡、周南(小學部)、幼幼等。王先謙則私人出資12250兩白銀,在長沙興辦了簡易初級小學堂18所。另外,1904年後,一些外國人和外國教會也先後在長沙創辦了信義、雅各、聖公會等初等男學堂。
總之,在晚清教育改革的熱潮中,一個多門類、多層次的近代教育體系,在長沙逐步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