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第一師範學院

公立大學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位於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國家級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單位,湖南“馬雲鄉村師範生計劃”合作院校,2014年,入選卓越教師培養計劃實施高校,2018年7月,成為碩士學位立項建設授予單位。

學院前身為南宋時期張栻創辦的城南書院,1903年始立為湖南師範館。1912年和1914年相繼改為湖南公立第一師範學校和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解放后更名為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2000年3月學校升格為普通高等師範專科學校。2008年4月升格為普通高等師範本科院校,並更名為湖南第一師範學院。

據2020年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城南書院校區和東方紅校區,校園佔地面積1346畝,有在職教職工1200人,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556人。

歷史沿革


領導同志為一師題詞
領導同志為一師題詞
1161年(南宋紹興三十一年),張浚、張栻父子建城南書院
1165年(乾道元年),張栻開始在城南書院授徒傳業。
1180年,張栻逝世后一百來年,隨著南宋的崩潰,曾經盛極一時的城南書院,在元代成了僧寺。
明朝,又經歷了幾度興廢。
1507年(正德二年),參議吳世忠,學道陳鳳梧協謀進行了修復。后併入吉王府。
1563年(嘉靖四十二年),推官翟台“作堂三楹”,再次進行了修復。
1578年(萬曆六年)復廢。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
1820年(嘉慶二十五年),在妙高峰故地按照城南書院原貌大規模復建,道光二年(1822年)冬落成。同時,為紀念張栻,在妙高峰上增建了“南軒夫子祠”(今一師圖書館所在地),祠前建“文星閣”。
1903年城南書院更名為湖南師範館。
1903年湖南師範館更名為湖南全省師範學堂。
1904年湖南全省師範學堂(部分)改建為湖南中路師範學堂。
東方紅校區讀書館
東方紅校區讀書館
1907年湖南中路師範學堂更名為湖南省立初級師範。1912年湖南省立初級師範更名為湖南公立第一師範學校。
1914年湖南公立第一師範學校、湖南省立第四師範學校合併組建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1918年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該年6月本科第一部6、7、8、9、10班畢業,其中有毛澤東)。
1926年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改建為湖南省立高級中學(教育科)。
1928年湖南省立高級中學(教育科)更名為湖南省立高級中學(師範科)。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風光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風光
1929年湖南省立高級中學(師範科)改建為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1939年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湖南省立第一中學合併、湖南省立二女中等七校合併組建湖南省立第一臨時中學。
1941年湖南省立第一臨時中學(師範部)改建為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
1949年湖南省立第一師範學校更名為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
2000年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升格為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專科)。
2008年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專科)升格為湖南第一師範學院(本科)。
2019年湖南第一師範學院調整為本科一批招生。

辦學條件


院系概況

截至2020年4月,該校設有12個教學系部,31個本科專業覆蓋了教育學、文學、理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法學、藝術學等八大學科門類。
院系設置
教育科學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體育學院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商學院(創新創業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
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音樂舞蹈學院公共外語教學部
外國語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城南書院
專業設置
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英語(師範類)英語(非師範類)
音樂學舞蹈學美術學心理學
藝術設計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小學教育
學前教育教育技術學科學教育體育教育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公共事業管理會計學
旅遊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市場營銷書法學

師資隊伍

截至2019年11月5日,我校現有在職教職工1155人,其中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115人,副高級專業技術職務311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264人,碩士學位的教師675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1人,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人,省二級教授7人,省新世紀121人才工程人選9人,省121創新人才培養工程人選10人,省級學科帶頭人6人,省優秀教師3人,省教學名師1人,省芙蓉教學名師1人。
教學成果
截至2014年,該校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重點專業3個,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11門,教育學、文學和理學3個優勢學科;省級教學團隊2個,省級實踐教學示範中心2個。成為湖南省青年毛澤東研究基地,湖南省基礎教育學科、教育信息技術學科、德育學科研究基地。教師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18項,省級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5項。
國家級特色專業
小學教育
省級重點專業
英語漢語言文學小學教育
國家級精品課程
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
省級精品課程
大學計算機應用基礎多媒體CAI課件設計製作小學語文教學論綜合英語
小學數學教學論形勢與政策聲樂應用寫作
小學體育教學論教師口語小學生心理輔導
省級教學團隊
小學教育信息技術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小學教育專業教學團隊
省級教學示範中心
小學教師教育實踐教學中心教育信息技術大學生創新訓練中心

學科體系

湖南省“十二五”重點建設學科
學科名稱所屬系(部)學科帶頭人上級管理部門
課程與教學論教育科學系蔣蓉湖南省教育廳

科學研究


科研平台

據《湖南第一師範學院2018-2019學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顯示,學校有湖南省哲學社科基地4個,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湖南省“十三五”教育科學研究基地1個,湖南省社會科學研究(宣傳部)基地1個,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1個,湖南省重點實驗室1個,湖南省院士工作站1個,湖南民族研究基地2個,湖南省首批教育科學研究基地3個,全國社會科學普及宣傳基地2個,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宣傳基地1個,湖南省科學技術普及基地1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2個。 
平台名稱類型成立時間
湖南省青年毛澤東研究基地湖南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2010
湖南省毛澤東詩詞外譯研究基地湖南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2015
湖南省湖湘民族民間藝術教育研究基地湖南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2016
湖南省教育扶貧研究基地湖南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2018
兒童心理發育與腦認知科學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湖南省重點實驗室2019 
基礎教育信息化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培養基地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015
湖南省智慧教育關鍵技術與應用研究中心湖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9 
小學教師教育研究基地湖南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12
湖南省紅色文化傳播與研究基地湖南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20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湖南第一師範學校基地湖南省社會科學研究(宣傳部)基地2012
湖南省第一師範學院(林群院士)湖南省院士工作站2017
教育信息技術學科研究基地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基地(首批)2008
基礎教育學科研究基地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基地(首批)2008
德育學科研究基地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基地(首批)2008
農村小學教師隊伍建設研究基地湖南省教育科學研究基地2018 
湖南省小學科學教育專業科普基地湖南省科學技術普及基地2010
湖南省青少年勵志教育基地全國社會科學普及宣傳基地2012
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科普基地全國社會科學普及宣傳基地2014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國學之對聯欣賞及創作知識普及基地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宣傳基地2015
湖南民族教育研究基地湖南民族研究基地2016
少數民族文化藝術傳承及普及基地(委託)湖南民族研究基地2016
數學與人工智慧的交叉研究及其在智慧教育中的應用創新團隊湖南省高等學校科技創新團隊2020 
毛澤東思想研究所學校研究所2007
基礎教育數字資源研究開發中心學校研究所2008
小學教育研究所學校研究所2009
家庭教育研究所學校研究所2011
楚音文化研究所學校研究所2015
城南書院研究所學校研究所2015
小學教師教育協同創新中心學校協同創新中心2016

科研成就

截至2014年,該校教師出版學術專著和教材90部,公開發表論文2151篇,其中被SCI、EI、ISTP收錄64篇,發表於CSSCI核心庫來源期刊196篇;承擔教改項目和科學研究項目790項,其中國家及國務院相關部門項目17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各1項;獲得省(部)級以上教學科研獎勵15項。我院學生在各類學科競賽活動中,獲省級以上獎勵400多項,其中國家級獎勵100多項。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據《湖南第一師範學院2018-2019學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顯示,學校擁有圖書館2個,2018年,學校館藏紙質圖書1878481冊,生均116.29冊;電子圖書2355689冊,建立了數字資源庫39個(含共享高數圖資源),其中專業相關資料庫28個。2018年,學校新增紙質圖書80051冊,新增電子圖書10萬冊。學校圖書館為湖南省高校數字圖書館成員館,可共享全省高校圖書館的數字化資源。 
● 學術期刊
《湖南第一師範學院學報》是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書生數字期刊全文收錄期刊,是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來源期刊,先後被湖南省一級期刊、全國優秀社科期刊和中國學術期刊規範執行優秀期刊,特色欄目“基礎教育研究”被評為“湖南省優秀欄目”、“全國優秀欄目”。

學術交流

2019年8月8日,教育部批准湖南第一師範學院與美國尼亞加拉大學合作舉辦學前教育專業本科教育項目。 

文化傳統


精神文化

校訓
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學生
校訓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正確處理“尊德性”與“道問學”的辨證關係,引導學生樹立“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高遠志向;
(二)積極傳承“知行互發”的哲學理念,培養學生“謙遜明禮、實事求是”的作風;
(三)大力發揚“人民本位”的人文精神,倡導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互動和學生主動學習的良好關係。
第一師範校訓(1950.12.29,中南海)
第一師範校訓(1950.12.29,中南海)
湖南一師的校訓不僅是毛澤東同志對一師全體師生、對全國黨員、幹部的諄諄教誨;也體現了他本人謙遜、勤勉和樸素的作風,還是湖南一師多年辦學思想的高度濃縮,是中國傳統文化與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以及現代精神的巧妙對接。
校風
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
校風內涵:
徐特立《為湖南第一師範的題詞》: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是我們領袖毛澤東同志的作風,由他所領導的中國共產黨自一九三五年以來,就成為我們全黨的黨風。這種作風是對學習、對工作、對領導者和被領導者、對一切人、一切事業都是需要的。它不是高深難了解的理論,也不是艱巨難做到的工作,是一句極平實極老實的口號,但它的本質是馬克思的辯證唯物論。沒有它,一切革命、一切建設、一切工作和學習,都會有偏差,都會有走上歪風的危險。湖南省立第一師範曾經培養了不少的革命人物,同時也有反動的人物,即正風和歪風並存。結果正風終佔了上風。新民學會的領袖人物是今天人民共和國創造的領導人物——毛澤東。他在學生時代之學習目的是改造中國,此外無他目的,結果他的學習勝利了,成為一個徹底了解中國歷史任務的中國通。毛澤東同志的作風是老老實實的作風,是徹底的馬克思主義。特立希望第一師範以毛主席的作風——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作為校風。(題詞寫於1950年11月6日,影印手跡刊載於1957年1月15日《教師報》第三版,文見《徐特立教育文集》)
校歌
衡山西,嶽麓東,第一師範峙其中。
第一師範校歌
第一師範校歌
人可鑄,金可熔,麗澤紹高風。
多才自惜誇熊封,學子努力,蔚為萬夫雄。

領導團隊


現任領導

職務姓名
校黨委書記彭小奇
校長童小嬌
校黨委副書記劉志敏
校黨委委員、副校長曹興李克勤、劉宇、江正雲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李昱
(數據截至2020年7月,具體資料查閱)

歷任領導

湖南省第一師範學校歷任校級領導一覽表(1903.2-2008.12)
姓名職務任職時間姓名職務任職時間
王先謙館長1903.2—1903.12宋辛夷副校長1953.7—1956.8
劉棣蔚監督1903.12—1904.2何戈心黨總支書記兼副校長1956.11—1969.9
戴展誠監督1904.2—1904.11孟湘砥副校長1956.11—1964.9
郭立山監督1904.11—1905.2王潤副校長1959.9—1960.9
陳樹藩監督1905.2—1905.9羅三德副校長1962.10—1969.3
譚延闓監督1905.9—1906.11陳劍副校長1964.6—1983.12
劉人熙監督1906.11—1908.11劉品生革委會主任1969.9—1970.6
瞿宗鐸監督1908.11—1910.5李慶高李慶高1968.3—1977.12
王達監督1910.5—1911.2張振忠革委會主任副主任黨委副書記1970.6—1977.12
王風昌監督1911.2—1911.12牛世祥黨總支書記黨委副書記1970.12—1975.3
文啟校長1912.2—1912.7焦如一革委會主任黨委書記兼革委會主任1971.9—1973.5
曾沛霖校長1912.7—1913.4張英黨委書記兼革委會主任1973.6—1977.12
孔昭綬校長1913.4—1914.1王鳴森黨委書記兼革委會主任1977.12—1984.10
朱振黃代理校長1914.3—1915.8胡華清副校長、校長1978.3—1996.10
張干校長1914.3—1915.8張傑成副校長1978.9—1984.10
武紹程校長1915.8—1916.2葛意誠副校長1981.12—1988.11
尹集馨校長1916.2—1916.8鄭果俞副校長1983.1—1984.10
彭政樞校長1916.8—1916.9雷晉虞校長、黨委副書記1984.10—1986.8
孔昭綬校長1916.9—1918.9陳連生黨委書記、黨委書記兼校長1984.10—2000.8
文徽典校長1918.9—1920.2黃德鵬副校長1984.10—1988.8
覃漢寰校長1920.2—1920.7郭滌塵副校長1984.1—1987.8
易培基校長1920.7—1924.1王輔湘校長1988.10—1991.10
李濟民校長1924.1—1924.8孫海林副校長1989.2—2000.8
彭一湖校長1924.8—1926.1顧松麒副校長1991.4—2004.6
王凝度校長1926.1—1926.8易志明黨委副書記1991.4—2004.12
熊夢飛校長1926.8—1927.1彭正義副校長1996.10—2000.8
羅馭雄校長1926底—1927.5田明德副校長1996.10—2000.8
謝祖堯校長1929.1—1932.9鄭姣滿紀委書記1996.10—2000.8
王澤衡校長1932.9—1937.1鄢東洋黨委書記2000.8—2007.8
陳奎生校長1937.1—1938.1肖湘愚黨委書記2007.8—2008.11
楊國楚部主任1938.1—1939.9詹小平校長2000.8—2008.11
劉鳴劍部主任1939.9—1941.1黨委副書記
謝祖堯校長1941.1—1941.8王湘黨委副書記2002.4—2008.11
魏先朴校長1941.8—1942.1劉鴻翔副校長2000.8—2008.11
馬文義校長1942.1—1943.8李學全副校長2004.6—2008.11
楊允元代理校長1943.8—1944.1劉宇副校長2006.6—2008.11
熊夢飛校長1944.1—1949.8田明德副校級督導員2006.6—2008.11
周世釗校長1949.8—1976.4彭小奇院黨委副書記、院長2008.11—2013.5
施無已副校長1949.8—1951.2彭小奇院黨委書記2013.5-
李迪光黨支部書記1951.2—1956.8肖湘愚校長、校黨委副書記2013.12-2015.12

知名校友


姓名職務姓名職務
毛澤東詩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1949至1976年,毛澤東擔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領導人。何叔衡新民學會骨幹會員。長沙共產主義小組成員。1930年回國,任共產國際救濟總會和全國互濟會主要負責人。次年秋赴中央蘇區,歷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工農檢查人民委員、內務部代理部長和中央政府臨時法庭主席等職。
蔡和森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早期卓越領導人之一,著名政治活動家、理論家、宣傳家,1895年3月30日生於上海。1913年進入湖南省立第一師範讀書,期間,同毛澤東等人一起組織進步團體新民學會,創辦《湘江評論》,參加五四運動。1919年底赴法國勤工儉學,1921年10月回國,在黨的三大、四大上當選為中央局委員,參與中央領導工作。1927年5月在中共五屆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隨後又兼任中共中央秘書長。蕭子升民國初年湖南青年參加赴法勤工儉學的主要策動者之一;在全國性的勤工儉學運動中他亦扮演重要角色。1924年回國,任國民黨北平市黨務指導委員、《民報》總編輯、中法大學教授、國立北京大學委員兼農學院院長、華北大學校長及國民政府農礦部次長、“台灣歷史博物館館長”等職。
任弼時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組織家,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卓越領導人,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中國共產黨第一代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李維漢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共產黨在統一戰線和民族工作方面的著名理論家和卓越領導人。
蕭三現代著名詩人、翻譯家張國基全國僑聯主席,華僑教育家。
周世釗著名教育家和愛國民主人士。歷任湖南第一師範校長,湖南省教育廳副廳長,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湖南省政協副主席,系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委員、湖南省民盟主任委員。羅學瓚1918年4月新民學會成立後為第一批會員,並成為骨幹。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浙江省委宣傳部部長、省委書記。
黃興中華民國開國元勛陳天華民主革命家
曾國藩清代中興名臣左宗棠清代中興名臣
胡林翼清代中興名臣郭嵩燾中國第一任駐外公使
鄭能量抗疫志願者

獲得榮譽


2021年3月25日,被湖南省文明委授予“2020屆湖南省文明校園”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