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亭
極具中國古典園林色彩的建築
琵琶亭,位於江西省九江市(九江長江大橋南岸東側處),面臨長江,背倚琵琶湖。琵琶亭建於唐代元年,已有1200年歷史,原在九江城西長江之濱,即白居易送客之處,但歷代屢經興廢,多次移址。唐代元和十年(815年),詩人白居易由長安貶任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馬。翌年秋天,送客於潯陽江(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長江一段)頭,有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訴說身世,觸景生情因作《琵琶行》贈之,亭名由此而來,現為江西省九江市著名景點。
琵琶亭
1988年3月新琵琶亭建今址。琵琶亭佔地面積33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整個庭院採取中軸線對稱布局,分主亭、左碑廊、右碑廊三部分,主建築琵琶亭座落在臨界江七米高的花崗岩石基上,亭高20米,雙層重檐,懸掛著劉海粟大師題寫的“琵琶亭”金字大匾額,亭台氣勢磅礴,熠熠生輝。亭前大門照壁上有毛澤東墨跡《琵琶行》巨幅貼金大理石碑刻,上刻《琵琶行》長詩,全文共616字。亭院正中,矗立著漢白玉白居易塑像。亭院兩旁建有碑廊,鑲嵌著歷代詩人題詠琵琶亭詩賦共56塊碑刻。白居易的《琵琶行》和《長恨歌》,是各有獨創性的名作,成千古絕唱。有道是“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此後,一直傳誦於國內外,顯示了強大的藝術生命力。我們能有機會遊覽琵琶亭,體味詩人所寫的意境,並從中得到有益的啟發,亦為人生快事。
在波濤萬頃的潯陽江頭,曾有過一座古色古香的飛檐亭閣,這就是歷來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的琵琶亭。關於這座琵琶亭的來歷,至今在九江還留傳著一個非常動人的故事哩。傳說在唐明皇年間,朝綱敗壞,奸臣弄權,忠臣受壓,老百姓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偏偏有一年江州城裡又蔓延一種奇怪的眼病。得這種病的人,先是兩眼紅腫,繼而雙目失明,任何神醫妙藥都無法診治。弄得人心惶惶,苦不堪言。
當時,江州城裡有一位歌女,名叫胡秋娘,也是窮苦出身,靠賣唱為生。那天唱罷曲子回來,看見女牽娘,子牽父,一個個盲人沿街乞討,不覺頓生同情之心。她把幾個賣唱錢全分給了那些可憐的盲人,回到家裡心裡悶悶不樂。後來她靠在床榻上,昏昏睡去。朦朧中見一個鶴髮童顏的老者飄然而至,對她說:“秋娘,你若要救窮苦百姓,須在潯陽江頭建一水池,待到七七四十九日,池裡盛滿甘霖,用甘霖給患者揩洗眼睛,即可復明。切記切記!”老者說罷,輕拂長袖,飄然離去。胡秋娘醒來,感到奇怪,心想:這也許是神仙指點啊!於是,她把自己多年來賣唱得來的一些積蓄,在得陽江頭修建了一座水池。她在池邊守了七七四十九天,果然盛滿了一池明凈透亮的甘泉神露。這些甘霖能不能治療眼疾呢?胡秋娘也沒有把握啊!她叫了一位盲人大媽來試一試。甘霖搽在大媽的眼裡,大媽頓覺一股清涼直透心脾,慢慢兩眼微睜,繼而明亮如常。胡秋娘心中大喜。
消息一傳開,那些盲人紛紛趕來請求胡秋娘救治,胡秋娘用池中甘霖,給盲人一個個精心揩擦,果真全都重見光明。人們無不讚頌:“胡秋娘真是救苦救難的觀音菩薩啊!”這一來,到處都在傳頌胡秋娘的大恩大德,一直傳到京城另一名歌妓裴興奴的耳朵里。裴興奴是長安(今陝西西安市)東南曲江人氏,曾從師學藝,彈得一手好琵琶,是長安城里第一個有名的歌女,不少富貴子弟都曾被她的美貌和歌技所傾倒。
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的姿色已不如從前了,不得已只好嫁給一個商人為婦。哪知這個商人卻是個只重金錢不重情義的人,竟拋下她外出做生意去了。裴興奴只落得獨守空船,悲對明月,淚濕衣衫,四處漂零。她聽說胡秋娘用一顆慈善的心,拯救了江州窮苦百姓,心裡十分感動,便決心去拜訪胡秋娘。裴興奴從京城長安南下至金陵,乘船溯江而上,一路上彈著琵琶,唱著新編的歌詞,讚美胡秋娘的美德。一日,來到江州,把船停泊在潯陽江頭,裴興奴上得岸來,觀看了胡秋娘所建的甘露池,聽見了人們對胡秋娘的一片讚美之聲,心裡越發對胡秋娘產生了敬意。
正在這時,胡秋娘卻來到了她的身邊。原來秋娘聽說裴興奴專程從京城來拜訪她,心裡著實過意不去,特地前來迎接。兩位歌女相逢,只恨相見之晚,好得就象親姐妹似的,她們手攜手進了船艙,促膝談心。裴興奴說:“秋妹這樣年輕美貌,又有一副菩薩心腸,街頭巷尾人人讚揚,實在可敬!”秋娘說:“姐姐說哪裡話來,我們賣唱之人,要看別人的臉色行事,低三下四地過生活,成天淚水往肚裡吞,只要能為鄉親們做點好事,留得清白在人間,就死而無怨了啊!”裴興奴嘆了口氣說:“唉!妹妹說得是啊!”裴興奴和胡秋娘兩位歌女,越談越投機,她們從白日談到黃昏,從月出談到黎明,整整談了三天三夜。她們互吐衷腸,談到朝政腐敗,生靈塗炭;談到自己的悲慘身世,不禁聲淚俱下,感傷不已。裴興奴抱起琵琶,面對茫茫月色,撥動琴弦,伴著嗚咽低泣的江水聲,彈起了催人淚下的曲調。秋娘也情不自禁地和著音韻,歌喉宛囀,如清泉滴石,唱起了凄涼悲傷的歌詞,控訴著人間的不平。裴興奴正彈到悲傷怨恨之處,只聽“砰”的一聲,琴弦斷了。
琵琶亭
北徑路坐標:新海關大樓南邊即為北徑路入口,正面對白天鵝大酒店。全路基本為東西走向,東接龍開河路,西止鐵路貨站。全長約500米。北徑路是一條邊緣化的路。由於緊靠長江,沒有別的分岔交通,而且這幾年居住的人也越來越少,所以北徑路在九江人心裡一直不出名,以至今天很多人聽到這個名字的時候都會覺得很陌生,一如十多年前我聽到這個名字一樣。其實北徑路是老地名了。
解放前,北徑就是物流集散之地。在現在外貿碼頭的範圍之內,曾經民房林立,也是熱鬧之所。北徑路共有4條巷子,其中九江的柴炭碼頭就在四支巷,由湖北人把持的“柴炭會”總舵也在這裡“辦公”,因為會中“老大”人稱“把頭”,所以又俗稱把柴會。九江人燒的一擔擔的柴和一簍簍的炭,基本都是從武寧、修水山中順水路從這裡上岸,再供應給市民。其時那時有“把頭”的決不止柴炭會,基本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組織,如果以現在的眼光來看,不知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在舊社會的時候,這些重要的關係民生的行業,都被“黑社會的統了”。那時的北徑路不僅有碼頭,而且因南潯鐵路轉運的緣故,物流頻繁,因此也曾如集市般熱鬧:一條曲折小徑,兩排山房門面,人來人往,車水馬龍。已經退休在家的熊先生就曾經是北徑路的老住戶,生於斯,長於斯,直至1958年祖屋被拆遷。
熊先生的祖父與父親都是鐵路工人,在他的記憶里,大約還擔當著工頭之類的“領導職務”。解放前熊家不僅在鐵路上幹活,還開有轉運站,商號“永和”,主走棉花和牛皮。至父親一輩更是生意火紅,不僅買房置地,還擴大經營範圍,搞多元化發展--在西門口(大約今天興業大廈附近)開了一家“汽車貨運公司”。解放后,熊先生的父親開始老老實實地在鐵路上班,由於體力不佳,又沒有文憑,所以日子每況愈下。1958年成立沙大鐵路指揮路時,熊家老宅被征,以每間200元的價格將熊家4、5間門面房全部拆遷,自此熊先生也離開了北徑路。熊先生的父親被調到沙河,后因洪水,鐵路中斷,為生計又遠走廣東,在外漂泊之後,用了兩年時間“申請”調回了九江。那段日子在熊先生的記憶里是灰色的,因為社會局勢的變化,父親不再能賺到充足的錢供養家庭。他還記得,那時他在二中上初中,住校,連每月5元的住宿、伙食費都不能按時交。這種生活經歷讓熊先生一直憋著一口氣,改革開放后,他便很早就干起了“小買賣”,只希望能有一個衣食無憂的生活。北徑路消失的不僅是沿江邊的民房,還有曾經的琵琶亭。
唐玄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實在是閑得慌的白居易上疏請求嚴緝刺殺宰相武元衡的兇手,稀里糊塗地就得罪了權貴,被貶到九江當“武裝部長”。一貫閑適的白居易在九江的生活倒也沒有太多苦楚,只是對於習慣了大都市夜生活的他來說,沒有洗腳屋、休閑城的江洲實在是太悶了。於是在有一天晚上到江邊送朋友時,聽到的琴琶聲讓他頓起傷秋之情。於是有了名垂青史的“藝伎回憶錄”———琵琶行。白居易離開潯陽傷心地后,人們為了繁榮發展當地文化旅遊事業,在他當年送客的湓浦口這處芒黃荻白、竹綠楓紅的地方修了一座亭子,取名琵琶亭。自此以後,歷代名人騷客,紛至沓來,他們“或登亭懷古,追思琵琶韻事,或觸景生情,一灑悲己憐人之淚”,由是留下了眾多的題詠。如白居易身後二百餘年,另一個話太多的著名文人———歐陽修也於宋仁宗景祐二年(1036)以“越職言事”的罪名,被貶為夷陵(今湖北宜昌)縣令。
當他去夷陵途經長江時,慕名登琵琶亭憑弔。相似的遭遇使他產生了悲己怨世的傷感,於是他寫下了“樂天曾謫此江邊,已嘆天涯淚泫然。今日始知予罪大,夷陵此去更三千”詩句。查史料得知,琵琶亭自建成后,屢為興廢。原址在湓浦口,明萬曆間江西兵巡道葛寅亮移址重建於城東老鸛塘,不久廢毀;清雍正間兵巡道劉均又復建於湓浦口故址;乾隆間九江關督唐英重修琵琶亭,擴建樓堂,增塑白居易像,懸掛有“到此忘機”、“樂天送客處”、“忘機閣”、“大江東去”等匾額。其時琵琶亭附屬建築繁多,遊客如雲,盛極一時。
逮至清咸豐三年(1853),一場兵火,琵琶亭從此蕩然無存。清末有人在遺址上別建“宣化宮”,將“古琵琶亭”石匾嵌在廟門上,文化大革命間又遭搗毀。1987年,九江市人民政府也為重輝古迹,發展文化旅遊事業,才在長江大橋東岸另擇新址重建琵琶亭,1989年7月正式對外開放。因為家就住在“琵琶亭”旁邊,熊先生小時候經常會到“廟”里去玩。在他的印象里,琵琶亭還挺大的,象個四合院一樣,平房,兩排房間,四面圍牆很高,大約在三米吧,中間是個小天井。說是廟,可以解放后住著兩個尼姑。在“小熊”的童年記憶里,“廟”里的香火一直不旺,尤其是文革前更是冷清得很,直至被拆毀。被拆毀的除了有形的他記得那時還很小,依稀聽大人說過,不知是被誰禍害了那個漂亮的“小尼姑”,讓她懷上了孩子,還出了懷。
老尼姑自然無法容忍,卻又不能外揚,於是在一天深夜,老尼姑拿起了大門上粗如小臂的門栓,一頭別進櫃底,一頭自己坐上,中間的支點就是小尼姑的肚子。老尼姑象坐翹翹板一樣忽悠、忽悠……那一夜,起先還能偶爾聽到一兩聲小尼姑的慘呼聲,後來就漸漸沒聲音了。再後來,聽說孩子被打下來了。沒人再看到過小尼姑,她在那晚死了。不知被埋到哪裡去了。
琵琶亭
元稹《琵琶亭》
夜泊潯陽宿酒樓,
琵琶亭畔荻花秋。
雲沉星沒事已往,
月白風清江自流。
作者簡介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別字威明,漢族,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白居易至交。
祖無擇《琵琶亭》
晚泊湓江半客舟,琵琶亭下動閑愁。
霓裳綠腰杳何許,楓葉荻花空自秋。
賈傅有才悲鵩鳥,楚騷終古怨靈修。
莫言司馬青衫濕,今日行人亦涕流。
註釋譯文
①湓(pén):今九江市龍開河的古稱。亦指水等向上涌。
②鵩(fú)鳥:貓頭鷹一類的鳥。舊傳為不祥之鳥。比喻奸佞。
作者簡介
祖無擇,字擇之,初名煥斗,河南上蔡人。北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戊寅科呂溱榜進士第三人。
張維亭《琵琶亭》
楓葉荻花何處尋?
江州城外柳陰陰。
開元法曲無人記,
一曲琵琶說到今。
作者簡介
張維亭,清人,生卒不詳。
琵琶亭
一彈流水一彈月;
半入江風半入雲。
燈影憧憧,凄絕暗風吹雨夜;
荻花瑟瑟,魂銷明月繞船時。
——此聯為清代道光年間(1821—1850)湖北督糧道金安清撰。
松菊荒矣,遊子不歸,片帆過彭澤故居,只如畫雲山,猿鳥崗頭呼負負;
楓荻蕭然,美人何在,落日訪江亭遺跡,聽清秋弦索,蝦螞陵下喚卿卿。
——清末民初·江峰青(1860-1931)撰。
聚散總前緣,最相宜明月一船,清風兩岸;
古今幾名士,共合唱大江東去,秋雁南來。
——此聯為清末民初九江人萬象周撰,又名萬才美,聯文或寫作:“聚散總有緣,最宜明月一船,清風兩岸;往來幾名士,共唱大江東去,秋雁南來。”恐傳抄之別,俟考。
忽憶故鄉,為問買茶人去否;
只餘風月,依然司馬客歸時。
——此聯為民初景德鎮人汪龍光撰,汪曾任職於南潯鐵路局,工詩。
楓葉四弦秋,棖觸天涯遷滴恨;
潯陽千尺水,勾留江上別離情。
——此聯原題琵琶亭之白太傅祠,該祠初建於清代乾隆十一年(1746),乾隆六十年(1795)毀。一說撰聯者為當時九江關督唐英(1682~1756年)。
司馬不來,相逢何必曾相識;
佳人何在,此時無聲勝有聲。
——此聯為山西大學歷史系教授,中國楹聯學人顧問羅元貞(1906-1993)先生撰。
紅袖夜船孤,蝦蟆陵邊,往事悲歡商婦淚;
青衫秋浦外,琵琶筵上,一時棖觸謫臣心。
——啟功(1912——2005)題九江琵琶亭
青衫濕盡非因淚;
紅豆拋殘別有情。
——此聯原題琵琶亭旁聽雨軒,該軒建於清代,撰聯者為京口(江蘇鎮江)人蔣調元。
荻花楓葉令千古;
紅袖青衫彼一時。
——佚名集王文治詩句題九江琵琶亭
烏鵲南飛,大江東去;
美人何在,佳句長存。
——陸偉廉題九江琵琶亭
舊跡蒼茫,楓葉荻花何處有;
新亭秀出,青衫紅袖幾人鄰。
——陸偉廉題九江琵琶亭
亭起我重來,猶覓夢中紅淚,眼下青衫,天涯萍跡同情處;
曲終人不見,獨留岸畔荻花,江心秋月,水面煙波似舊時。
——關成玉題九江琵琶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