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大學、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

組織機構

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於2004年11月經國家科技部批准立項,2005年3月由國家科技部批准建設。實驗室主管部門為國家教育部,依託單位為武漢大學和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煥春,實驗室主任為吳建國教授。實驗室的總體定位為:病毒學基礎研究及應用基礎研究,旨在瞄準病毒學前沿,夯實病毒學基礎,開展原創性研究;面向病毒學領域前沿,解決重大科學問題,取得標誌性成果;圍繞國家需求和人類健康,為防治病毒病提供技術支撐。實驗室的發展目標為:國際知名的,具有持續創新能力的病毒學研究中心,病毒學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概況


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於2004年11月經國家科技部批准立項,2005年3月由國家科技部批准建設。實驗室主管部門為國家教育部,依託單位為武漢大學和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煥春,實驗室主任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吳建國。實驗室的總體定位為:病毒學基礎研究及應用基礎研究,旨在瞄準病毒學前沿,夯實病毒學基礎,開展原創性研究;面向病毒學領域前沿,解決重大科學問題,取得標誌性成果;圍繞國家需求和人類健康,為防治病毒病提供技術支撐。實驗室的發展目標為:國際知名的,具有持續創新能力的病毒學研究中心,病毒學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實驗室圍繞國家戰略目標、緊扣國際科技前沿、滿足人民健康需求,以引起重大和突發傳染病的病毒(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皰疹病毒艾滋病毒手足口病病毒等)為主要研究對象,利用病毒學及現代生物技術,從分子、病毒、宿主細胞、機體和人群等不同層面上,研究病毒感染的分子過程及其伴隨的生命現象,闡明病毒感染、免疫與致病的分子機理,揭示病毒病的流行規律,完善我國病毒資源與信息庫,發展病毒病診斷與防治新技術。凝練四大研究方向:1)病毒遺傳變異與分子流行病學;2)病毒與細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機理;3)病毒的免疫與致病機理;4)病毒病的防治基礎研究。在病毒學研究領域形成了理論與應用相結合的特色和優勢。
經過發展,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已經成為我國開展病毒學基礎理論與應用基礎研究、培養病毒學高層次人才、促進病毒學及其相關領域國際國內科研合作與學術交流的重要基地之一。

研究領域


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大學、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
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大學、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
實驗室根據科學發展趨勢、國家需求和人類健康需要等,瞄準病毒學研究前沿,以引起重大和突發性疾病的病毒為主要研究對象,利用病毒學及現代生物技術,從病毒、宿主細胞、機體和人群等不同層面,研究病毒感染的分子過程及其伴隨的生命現象,揭示病毒免疫、致病、致癌的分子機理以及病毒病的流行規律;完善我國病毒資源與信息庫;發展病毒病診斷、預防和治療的新技術。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為:病毒遺傳變異與分子流行病學、病毒與細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機理、病毒的免疫與致病機理、病毒病的防治基礎研究。
研究方向:
1病毒遺傳變異與分子進化研究
①開展病毒資源的收集、鑒定、分子分類及進化分析
②研究流感病毒跨種屬感染機理及其與病毒致病力的關係
③研究SARS病毒的動物溯源及跨種傳播機理
④研究克雅氏病朊病毒的變異與生物學效應的關係、致病機制
2病毒與細胞相互作用的分子機制研究
①開展病毒入侵宿主細胞的分子機理研究
②進行病毒與宿主細胞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礎研究
③研究病毒複製的分子機制
④研究病毒感染與細胞凋亡的分子機制,探討病毒蛋白與細胞凋亡重要調節蛋白的相互作用關係
3病毒的免疫與致病機制研究
①研究IgA介導的粘膜免疫抗病毒作用機制
②研究抗原結構特性對免疫識別的影響及其規律
③探討病毒致癌的分子機制
④研究人內源性逆轉錄病毒與精神疾病的關係
⑤研究豬瘟病毒致病與免疫保護的分子機制
4病毒病的防治基礎研究
①建立病毒同步快速檢測技術與病毒病診斷新方法
②研究艾滋病毒混合感染及其患者預后的病毒抑制和免疫治療新策略
③開展艾滋病防治的基礎研究
④開展靶向性抗腫瘤重組HSV的基礎研究

科研平台


實驗室具有中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世界知識產權組織認定的國際保藏機構之一)、中國病毒資源與信息中心(亞洲最大的病毒保藏庫);建有完善的生物安全實驗室(包括: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BSL-2,三級生物安全實驗室BSL-3,三級生物安全動物實驗室ABSL-3,四級生物安全實驗室BSL-4),蛋白質組學研究技術平台,病毒資源和信息技術平台,傳染病病原體監測技術平台,高通量藥物篩選技術平台等。實驗室舉辦國內外大型學術會議29次;與美、法、英、荷、日等十餘個國家和地區的科研機構建立了良好的國際合作夥伴關係。

學術團隊


實驗室一直重視隊伍建設、人才引進和培養。實驗室現有固定人員58名,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2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7名,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名、講座教授2名,國家973計劃首席科學家8名,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11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4名,教育部跨世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2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5名,湖北省優秀外國專家2名,武漢大學珞珈學者特聘教授3名,湖北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人,武漢東湖高新區3551人才計劃入選者3名,武漢大學985工程特聘教授9名。實驗室具有國家創新群體2個,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湖北省創新群體5個。近年來實驗室共培養研究生和博士后千餘人。實驗室科研隊伍結構合理、年富力強、具有創新能力和較大的發展潛力。

科研成果


實驗室自建設以來,在病毒的分子生物學與流行病學、病毒的入侵與複製機制、病毒的致病與免疫機理、病毒學研究的創新技術與病毒病的防治技術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共發表SCI收錄論文1096篇,包括:Cell,Science,Lancet,PLoSMed,PLoSPathog,MolCell,PNAS,EmergInfectDis,FASBEJ,JVirol和JImmunol等,主編和參編學術著作26部,獲省部級科研成果獎10項,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29項。
實驗室自2011-2015年來共承擔各類相關科研項目295項,包括:主持國家“973計劃”項目8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或子課題22項,國家“863計劃”青年專題1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6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群體”項目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點項目9項等。

組織領導


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名譽主任:田波院士。
學術委員會主任:陳煥春院士。
實驗室主任:“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吳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