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蛇鮈

蛇鮈屬的一種魚類

長蛇鮈,(Bleeker, 1871),屬鯉形目鯉科,蛇鮈屬的一種魚類。分佈在遼河、黃河、長江、錢塘江等水系。體較長,頭小,腹面平坦,尾柄細長。唇厚,具小乳突。須1對。側線鱗57~61.胸部具鱗。背鰭位於體的前半部。底層魚類。生活於江河及大湖泊中。主食底棲動物。為同屬中個體最大的一種,常見體長約250毫米。肉厚,含脂量高。

長蛇鮈為淡水小型中下層魚類。生活於江、河、湖泊、水庫淺水的有流或緩流沙質底質處。雜食性,主要攝食幼蚌、黃蜆、水生昆蟲,兼食枝角類、藻類和植物碎屑。中國特有種,分佈於遼河中下游、海河、黃河、長江、錢塘江等水系。

識別特徵


背鰭Ⅲ-7;臀鰭Ⅲ-6;胸鰭Ⅰ-14~15;腹鰭Ⅰ-7。側線鱗55~61;背鰭前鱗14~16;圍尾柄鱗12。第一鰓弓外側鰓耙4~5。下咽齒5~5、4~5或5~4。脊椎骨4+49~53。
長蛇鮈
長蛇鮈
體長為體高的6.5~9.8倍,為頭長的5.5~6.5倍,為尾柄長的5.4~6.9倍,為尾柄高的15.2~20.0倍。頭長為吻長的2.4~3.1倍,為眼徑的5.0~6.3倍,為眼間距白2.6~3.6倍,為尾柄長的0.9~1.1倍,為尾柄高的2.3~3.2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白2.4~2.7倍。
體極長,圓筒形,背部在背鰭起點處稍隆起,腹面平坦,尾柄細長,後部略側扁。短小,稍寬且略平扁,其長大於體高。吻短,前端略尖,鼻孔前方稍下陷。口下位,深弧形。唇具多數細小乳突,不顯著,上唇中央部為吻皮所覆蓋;下唇狹窄,中央有長圓形肉墊,不甚發達,光滑或具有微弱的褶皺(或乳突),肉墊呈橫向,其間有淺溝與唇相隔,后緣不遊離,上下唇在口角處相連。唇后溝向前不達下唇前端,間距較寬。須1對,位於口角,較粗,其長等於或稍小於眼徑。眼小,圓形,位於頭側中軸的上方,較近吻端,至吻端的距離小於至鰓蓋后緣。眼間寬,微隆起。淚骨發達,向前可伸達吻前部,由吻側溝將其與吻皮分開。體被圓鱗,鱗片小,胸部具鱗。側線平直,完全。
背鰭無硬刺,位於體的前半部,起點距吻端遠較其基部後端至尾鰭基部的距離為小。偶鰭位近腹面,平展,后緣鈍圓。胸鰭寬且長大,末端不達腹鰭起點。腹鰭位於背鰭基部中央偏後,約與背鰭第四、五根分枝鰭條相對,距胸鰭基較至臀鰭起點為近。肛門距腹鰭近,約位於腹鰭基部與臀鰭起點間的前1/6處。臀鰭短,位置較后,距尾鰭基部近。尾鰭分叉略淺,末端微呈鈍圓,上葉稍長於下葉。下咽骨發達,呈三角形,下咽齒第一、二枚粗壯,其餘各枚側扁,末端斜切。鰓耙不發達,呈瘤狀突起。腸管短,不及體長。鰾小,2室,前室包被於圓形骨囊內;后室極小,長圓形,露於囊外。腹膜白色,上具多數小黑點。
體背部及體側上部橄綠色,腹部銀白,體上側鱗片基部均有圓形或不規則黑斑。偶鰭粉紅色,其他各鰭灰黑色。

生活習性


長蛇鮈
長蛇鮈
長蛇鮈雜食性,主要攝食幼蚌、黃蜆、水生昆蟲,兼食枝角類、藻類和植物碎屑。生長較快,太湖的個體系從長江通過河道進入,因水利設施建設等入湖數量受到限制,故在太湖為數較少。

棲息環境


長蛇鮈為淡水小型中下層魚類。生活於江、河、湖泊、水庫淺水的有流或緩流沙質底質處。

分佈範圍


中國特有種,分佈於遼河中下游、海河、黃河、長江、錢塘江等水系。

繁殖方式


2齡性成熟,懷卵量11374~27863粒;體長226毫米,體重93克的雌體,絕對懷卵量為26200粒。產卵期5~6月,產黏性卵。

主要價值


長蛇鮈可食用,有一定的經濟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