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褶柔魚

太平洋褶柔魚

太平洋褶柔魚為世界上的主要頭足類資源之一。產量高,營養豐富,鮮、干品均為佳品。

基本介紹


太平洋褶柔魚
太平洋褶柔魚
太平洋褶柔魚
柔魚科
學名:
Todarodes pacificus
地 方 名:
黑皮魷魚、太平洋斯氏柔魚、柔魚、魷魚
英 文 名:
Japanese flying squid
日 文 名:
スルメィカ
產 地:
主要分佈在東海外海到日本海。
產 季:
主要生產季節為6--9月。
經濟營養價值:
為世界上的主要頭足類資源之一。產量高,營養豐富,鮮、干品均為佳品。

形態特徵


胴部圓錐形,後部明顯瘦凹,胴長約為胴寬的4、5倍,體表具大小相間的近圓形色素斑,均屬小型;胴背中央的褐黑色寬頻延伸到內銷後端,頭部背面左右兩側和無柄腕中央的色澤,也近於褐黑。漏斗陷前部淺穴兩側不具小囊。鰭長約為胴長的三分之一,兩鰭相接略呈橫菱形。無柄腕長度相差不大,腕式一般為3〉2〉4〉1,第3對腕甚側扁,中央部邊膜突出,略呈三角形,腕吸盤2行,吸盤角質環部分具尖齒,雄性右側第4腕莖化,內面較平,頂部吸盤特化為2行肉突和肉片,外側的一行為尖頭小肉突,內側的一行為純頭薄形肉片,特化部分約佔全腕的三分之一;觸腕穗吸盤4行,中間2行大,邊緣、頂部和基部者小,大吸盤角質環具尖齒與半圓形相間的齒列,小吸盤角質環部分具尖齒,觸腕柄頂部具2行稀疏的吸盤,交錯排列。內殼角質,狹條形,中軸細,邊肋粗,後端具一個中空的狹縱菱形"尾椎"。已知成體的最大胴長為300毫米。

生活習性


大洋性種類,但常接近島嶼邊緣,很少進入內灣。主要棲居的海域環境為島嶼周圍、半島外海、海峽附近、陸架邊緣和陡傾海岸邊緣;底質為砂礫、碎貝殼混雜的楊所;渦流和上升流海域;暖流水系和寒流水系,或大洋水系與沿岸水系交替的海域,以及深水散射層(DSL)明顯的海域。太平洋褶柔魚能作較長距離的水平洄遊,包括生殖洄游、索餌洄遊和越冬洄遊等。在其整個生命周期中,生活適溫很廣,約為5-27℃,不同生活階段中的適溫範圍有所變化:北上交配時的適溫為10-17℃,南下產卵時的適溫為15一20℃。在水平洄遊中,間有垂直活動,範圍從表層至300米左右,白天多在中下層,夜間多在中上層。稚仔則有棲居表層和中上層的習性。它們的水平洄遊和垂直活動,與不同水系、不同水團所形成的鋒區以及溫躍層有密切關係。在日本太平洋岸,稚仔的漂移和分散,與黑潮主軸的移動路徑甚為吻合(奧谷,1973b)。因出生季節不同,分為冬生群、夏生群和秋生群,各群在繁殖、生長方面有所不同。稚仔個體生長迅速,孵化后三個月,胴長為120毫米左右;六個月後,胴長達190毫米左右;九個月後,胴長達250毫米左右;一年後,胴長達260毫米左右。太平洋褶柔魚為兇猛肉食性,主要獵取磷蝦、擬健將賊等大型浮遊動物沙丁魚、鯖、鯵等中上層魚類,種內互相殘食的情況也很普遍;本身為金槍魚(Thunnus thynnus)等中上層大型魚類所捕食。

繁殖習性


雌雄親體在交配后2-3個月方才產卵,一般是北上索餌、交配,南下產卵,不同生活階段中適溫也有不同(Sasaki,1921;濱部,1975)。產卵群體中又分成一些地方種群。相對繁殖力為30-50萬個,卵徑為0.8X0.7毫米,卵包於膠質卵袋中,每個卵袋包卵數千個。繁殖以後,親體相繼死去,壽命約為一年左右。從受精卵孵化到孵出稚仔,僅須4、5天,孵出的稚仔在底層生活數日後,上升到中上層,其時已具有一定的游泳能力和捕食本領。

藥用價值


東京2013年4月7日電(記者藍建中)日本一個研究小組說,他們通過動物實驗證實,食用螢火魷和太平洋褶柔魚這兩種魷魚的內臟,能夠降低肝臟內的脂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