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警察

維護宗教風紀的群體

道德警察,在阿拉伯文中叫“穆塔維因”,本意是“志願者”、“獻身者”或“執法者”。他們志願獻身的,既不是一般社會治安,也不是交通安全,而是伊斯蘭教瓦哈比教派根據《古蘭經》所確定的一些宗教風紀的維護。因此,除“道德警察”之稱外,也有人稱其為“宗教警察”、“古蘭經警察” 。

道德警察負責確保人們的行為合乎教法規定。人們的穿著打扮和戀愛交往,都在道德警察監管範圍內。他們自認在維護整個社會的公德,但在外國人和一些穆斯林看來,他們實際上在侵犯著民眾的個人權利。

道德警察人數不多,權力不小,影響很大,在社會上備受爭議。

定義


道德警察
道德警察
道德警察,也稱宗教警察、古蘭經警察,是一些伊斯蘭國家的特有警種,主要負責確保人們的行為合乎伊斯蘭教法規定,特別對女性穆斯林有一套嚴格的約束規範。道德警察人數不多,權力不小,影響很大,在社會上備受爭議。

裝扮


道德警察裝束像一般穆斯林一樣,他們穿的也是白色阿拉伯長袍,只是袍身較短,僅及膝部。他們戴的也是阿拉伯頭巾,只是大多飾有紅點,沒有黑箍壓頂。他們也是短髮,但大多蓄留著比較長的鬍子。
他們並不攜帶武器,但手中往往提著一根木棍或一條駱駝皮鞭。
他們每天在繁華的街頭以及商店、餐館、清真寺等公共場所巡邏,一旦發現有違背教義教規的行為,當即干預,態度往往比較蠻橫。

主要職責


道德警察的工作就是確保所有人遵守伊斯蘭教法規定,特別是緊盯女性紀其他穆斯林的“不當行為”,包括:
1、與男性坐在一起,
2、未帶頭巾,身穿緊身褲等。
3、已婚者通姦。根據沙烏地阿拉伯的法律,這一行為可能被判處“斬首”。
4、對同性戀、戀童癖者以及賭博者增加公共鞭笞的懲罰。
5、穆斯林不遵循伊斯蘭教法行為,如,他們必須去祈禱和禁食。
6、他們不允許女性開車(沙烏地阿拉伯)。

執法手段


通用規定

道德警察的干預不但範圍廣,手段也很嚴厲。
1、每天五次的祈禱時間,成年穆斯林必須都進清真寺祈禱,咖啡店等設施必須都停業。祈禱一律按一神教思想和既定規則進行,不能膜拜真主以外的任何人。
2、任何穆斯林都不準飲酒、吸毒、偷竊、通姦、嫖娼。
3、成年女子走出家門都要穿長袍、戴面紗,除臉頰外不得裸露身體的任何部位,不得化妝。
4、出外辦事和旅行,實行男女隔離,女性必須由男性親屬陪伴。
違反上述規定者,輕則受申斥,重則被拘留、判刑、鞭打。這些都是全國通用的“規則”,不同地區還有一些不同的規定。

地方規定

有的地方禁止咖啡店在露天接客,以防沒有親屬陪伴的女子同陌生男子混在一起入座。有的地方禁止進口西方的服裝和首飾。有的地方禁止男子穿緊身衣和留長發。在聖地麥加,五十多個年輕人前不久在商場舉行周末音樂會,被認為是一種“引誘異性的犯罪行為”遭逮捕。
很多清真寺還規定,隨意觸摸聖器、朝拜選錯方向都要受處罰。

爭議事件


道德警察的干預過多、過分,在社會上引起爭議和不滿。

2002年事件

2002年3月,麥加的一所女子學校的教學樓失火,正在上課的學生倉皇逃生。可是,在校門口巡邏的道德警察卻橫加攔阻。他們的理由是,有些女學生逃離時沒有佩戴面紗。結果,有15人被活活燒死。

2003年事件

2003年,一個名叫費薩爾的男子開車上街,將母親、妹妹和女僕留在車裡,自己去商場採購。這時,幾個宗教警察走上前來,不由分說就把車裡的三個女人拽出來痛打。他們給出的理由是,婦女出門無男性親屬陪伴就是犯罪,而坐在汽車內更有招引異性之嫌。

2007年事件

2007年5月,一個叫蘇萊曼·胡萊維斯的利雅得年輕人被懷疑藏有含酒精的飲料。於是,多名道德警察闖入其家搜查,並將他帶走,毆打致死。家屬將警察告上法庭。但地方當局卻以模稜兩可的說詞將警察赦免。
2007年6月,一個名叫布萊維的中年男子在西北部城市特布克同一位年輕女子同坐在一輛汽車裡。道德警察發現后當即把他帶走。他申辯說,那位女子是摩洛哥人,他是受雇為她開車的司機。警察不聽申辯,按慣例將他拘留。不幾天,他就死在拘留所里。家屬告上法庭,法庭調查證實他是被打死,有三名道德警察涉嫌其中。可是,清真寺出面為他們辯護,事情就不了了之。這兩個案件經媒體報道后,抗議宗教警察的聲浪波及全國。

2008年事件

2008年2月,一個名叫婭拉的中年美國女商,在利雅得一家星巴克咖啡館 同一個敘利亞 籍的同事談生意。這時,幾個道德警察闖進來,將他們二人統統抓走。據婭拉後來說,她被帶到一個監獄,遭到脫衣搜身和拘留。她的沙特丈夫得悉後進行交涉,她才獲釋。

2013年事件

2013年4月17日,3名男子代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參加沙烏地阿拉伯一年一度的文化節活動,結果因為長得“太英俊了”,被道德警察擔心當地女人無法抗拒他們的魅力,而強制驅逐出境。
這幾名男子當時在首都利雅得(Riyadh)的“沙特傑納第利亞遺產文化節”(Jenadrivah Heritage & Cultural Festival)展館介紹自己國家的產品,突然有數名執法人員衝過來,強制將他們架離會場。文化節相關官員解釋說,“他們長得太出眾了,委員們擔心會有女性遊客被迷倒。”

執法狀況


印度尼西亞

印度尼西亞的亞齊省有1500名道德警察專門負責維護社會風氣,當地道德警察組成的巡邏隊被稱為“惡習與美德巡邏隊”,他們每周進行巡邏,嚴格執行伊斯蘭教法規定。
道德警察每次看到夫婦手挽手或者女性不戴頭巾都感到憤怒,他們支持在亞齊省禁止女性穿褲子的提議,因為他們認為,大多數褲子都太緊了,它們可以顯示出女性身體的曲線,很多甚至可以看到女人的重要身體部位。對於女人來說,帶著頭巾就像摩托車手帶著安全頭盔一樣,那是為了保護她們自己。

其他國家效仿

沙烏地阿拉伯建立宗教警察的做法,曾被其他個別伊斯蘭國家搬用。從1996年到2001年,在阿富汗當政的塔利班也曾設立揚善懲惡委員會。其屬下的宗教警察橫行霸道,引起阿富汗人民的強烈反感。塔利班政權垮台後,這一切都不復存在。
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也有類似宗教警察的組織,但許可權和影響遠不如沙烏地阿拉伯。

評價


民眾反抗

由於道德警察對穆斯林女性的管理更加苛刻,已經引起一些年輕女性的反彈。她們選擇公開穿牛仔褲、露著臉外出,為女性爭取權力。亞齊省人權聯合會主席諾瑪·馬納魯表示,印尼的天氣炎熱,吉爾巴布根本不適合這裡的氣候。
道德警察隨意毆打、拘留、逮捕無辜之人,而從未得到任何懲處,招致人們的不滿和痛恨。他們認為,道德警察有時不是維護伊斯蘭教的社會道德,而是對伊斯蘭教本身的褻瀆。因此,社會上開始出現要求解散宗教警察的呼聲。

媒體態度

西方媒體大都瞄準沙烏地阿拉伯,以嘲弄的口吻報道其宗教警察的消息。
美國共和黨保守派主辦的《旗幟周刊》甚至將沙烏地阿拉伯的宗教警察稱為“伊斯蘭法西斯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