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運籌學會

中國運籌學會

中國運籌學會成立於1991年,是中國運籌學工作者的學術性群眾團體,是依法成立的社團法人,是發展中國運籌學事業的一支重要社會力量,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

據2016年6月中國運籌學會官網顯示,學會有專業委員會16個,地方學會13個。個人會員1800多人,團體會員30個。

歷史沿革


1980年4月,中國數學會運籌學分會成立。
1991年,中國運籌學會成立。
1992年8月15日,中國運籌學會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批准,接納為中國科協所屬的全國性學會。
2004年5月20日,中國運籌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第四次常務理事和專業委員會主任會議在杭州召開。
2008年10月17日至20日,中國運籌學會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暨學術交流會在南京東南大學召開。
2010年10月16日,慶祝中國運籌學會成立三十周年暨2010年學術年會在在北京舉辦。
2012年10月20日,中國運籌學會第九屆一次常務理事會會議在東北大學召開。
2013年4月12日至14日,中國運籌學會九屆第二次常務理事會在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召開。
2015年7月21日至23日,中國運籌學會在青海省西寧市青海師範大學召開了第九屆五次常務理事會。
2016年10月15日,中國運籌學會第十屆理事會第一次全體理事會議在昆明召開。
中國運籌學會成立三十周年慶祝活動暨2010學術年會
中國運籌學會成立三十周年慶祝活動暨2010學術年會

組織體系


機構設置

• 最高權利機構
中國運籌學會的最高權利機構是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其職權是: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選舉和罷免理事;
三、審議理事會的工作報告和財務報告;
四、制定和修改會費標準;
五、決定終止事宜決定該學會的工作任務;
六、決定終止和其他重大事宜。
• 執行機構
理事會是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在閉會期間領導學會開展日常工作,對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負責。理事會的職權是:
一、執行會員代表大會的決議;
二、選舉和罷免理事長、副理事長、秘書長、常務理事;
三、籌備召開全國會員代表大會;
四、向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報告工作和財務狀況;
五、決定會員的吸收或除名;
六、決定辦事機構、分支機構、代表機構和實體機構的設立、變更和註銷;
七、決定副秘書長、各機構主要負責人的聘任;
八、領導學會各機構開展工作;
九、制定內部管理制度;
十、決定其他重大事項。
• 專業委員會、地方學會
據2016年6月中國運籌學會官網顯示,學會有專業委員會16個;地方學會13個。
專業
委員會
序號名稱歷任負責人成立時間
1可靠性分會敖碩昌;張堯庭;林忠民;曹晉華;費鶴良;徐仁佐;崔利榮;王少萍;武小悅,王金亭1981年
2排序分會唐國春;張峰;張玉忠1990年
3隨機服務與運作管理分會汪榮鑫;張漢勤;趙曉波1993年
4數學規劃分會越民義;韓繼業;方偉武;修乃華;戴彧虹1994年
5決策科學分會胡毓達;汪壽陽;余樂安;董紀昌1997年
6智能計算分會馮英浚;彭錦;朱元國;高金伍1998年
7圖論組合分會胡曉東;閆桂英;郭田德2003年
8不確定系統分會劉寶碇;彭錦;趙瑞清2003年
9企業運籌學分會劉光中;賀昌政;徐玖平2005年
10模糊信息與工程分會曹炳元劉增良2005年
11金融工程與金融風險分會程兵;胡建強2006年
12博弈論分會高紅偉,楊曉光2006年
13計算系統生物學分會陳洛南2011年
14行為運籌與管理分會趙曉波2015年
15智能工業數據解析與優化專業委員會唐立新2015年
16醫療管理分會萬國華2017年
地方
學會
序號名稱歷任理事長成立時間
1福建省運籌學會常安2017年
2河南省運籌學會尚有林2017年
3湖南省運籌學會童小嬌2012年
4山東省運籌學會謝力同;王長鈺;張玉忠1983年
5北京運籌學會吳滄浦;吳祈宗;張強1986年
6吉林省運籌董加禮;李勇1990年
7陝西省運籌學會趙瑋;徐渝;徐寅峰1995年
8河北省運籌學會何文傑;朱建華2000年
9上海市運籌學會張連生;魯習文2004年
10天津市運籌學會吳育華;杜綱2005年
11重慶市運籌學會楊新民2007年
12湖北省運籌學會許進2009年
13廣東省運籌學會曹炳元2011年

組織會員

據2016年6月中國運籌學會官網顯示,學會有個人會員1800多人,團體會員30個。
該學會的會員種類有:個人會員、單位會員、名譽會員。
• 個人會員
1、入會條件:
一、擁護該學會的章程;
二、有加入該學會的意願;
三、從事運籌學相關工作或學習一年以上的科技人員或學生,或者是熱心運籌學事業,積極支持該學會工作的行政管理人員。
2、入會程序:
一、提交個人入會申請書;
二、經理事會授權的機構審查通過;
三、由理事會授權的機構頒發會員證。
3、權利:
一、學會的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
二、有獲得學會服務的優先權;有優先參加該會的學術活動和優先取得該會刊物與學術資料的權利;
三、對學會工作的批評建議權和監督權;
四、入會自願、退會自由。
4、義務:
一、遵守該學會章程;
二、執行該學會的決議;
三、維護該學會合法權益;
四、完成該學會交辦的工作;
五、按規定繳納會費。
• 單位會員
凡中華人民共和國事業企業單位與學術團體,承認該會章程,熱心運籌學事業,積極支持該會工作,均可申請為單位會員。
單位會員入會由單位提出申請,經理事會批准,即可成為單位會員。
單位會員有選舉權、被選舉權和表決權,取得該會刊物與學術資料的權利,有優先推薦代表參加該會學術活動的權利,有優先得到該會學術諮詢及協助開展培訓的權利。
單位會員有下列義務:積極完成該會委託的工作;積極推動運籌學工作的開展,繳納團體會員會費,並向該會提供財政及其它資助。
• 名譽會員
對中國國內外有聲望的運籌學專家學者,經常務理事會提名並同意,可授予名譽會員稱號。
• 會員退會說明
會員退會應書面通知該學會,並交回會員證。若會員超過一年不繳納會費或不參加學會活動的,則視其為自動退會。
會員如有嚴重違反該章程的行為,經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表決通過,予以除名。

業務資產

• 業務範圍
中國運籌學會主要從事運籌學及相關學科的活動,倡導學術民主,優化學術環境,促進運籌學發展,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主要任務與業務範圍如下:
一、組織學術會議,交流有關運籌學的科研成果和實踐經驗;
二、舉辦講座和學習班,弘揚科學精神,普及運籌學的理論,推廣運籌學的方法,傳播運籌學的思想,捍衛科學尊嚴,激發青少年對運籌學的興趣;
三、參與國家科技戰略、規劃、布局、政策、法律法規的諮詢制定;
四、開展民間國際運籌學交流活動,促進與國際同行的合作,發展同國外的運籌學團體和工作者的友好交往;
五、支持大專院校開設運籌學的課程,提高教學水平,組織書籍出版。開展繼續教育和培訓;
六、推動運籌學的應用軟體研製、開發與推廣應用。組織運籌學工作者開展科技創新,參與科學論證和諮詢服務,加快運籌學成果的轉化應用;
七、發現和培養傑出青年運籌學專家和創新團隊,按照規定經批准表彰獎勵優秀運籌學工作者,舉薦運籌學人才;
八、密切聯繫運籌學工作者,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反映運籌學工作者的建議、意見和訴求,維護運籌學工作者的合法權益;
九、健全運籌學共同體的自律功能,推動建立和完善科學研究誠信監督機制,促進科學道德建設和學風建設,培養科學文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經費來源
中國運籌學會經費來源包括:
一、會費;
二、捐贈;
三、政府資助;
四、在核准的業務範圍內開展活動或服務的收入;
五、業務部門撥款或資助;
六、利息;
七、其他合法收入。

建設成就


學術年會

中國運籌學會每二年召開一次全國學術年會,會議的主要目的是交流運籌學各分支領域的最新學術進展,促進運籌學學科發展,探討前沿性科研問題,鼓勵跨學科方向的融合,展示中國運籌學及相關領域的理論和方法的研究及應用推廣的最新成果。
2014年10月18日至20日,中國運籌學會2014年學術年會在位於徐州的江蘇師範大學召開,包括國際運籌學會聯合會副主席、中國運籌學會前任理事長袁亞湘院士、美國管理科學與運籌學協會主席Robinson教授、國際運籌學會聯合會前任副主席、中國運籌學會前任理事長章祥蓀研究員和中國運籌學會理事長鬍曉東研究員等學會領導在內的來自中國國/境內外100餘所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近400名運籌學及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和師生參加了會議。
2016年10月,中國運籌學會第十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2016年學術交流會在昆明召開,來自全國各地及中國國外的700餘名代表參加了該次會議。

活動交流

• 全國數學科普論壇
2018年4月12日至16日,主題為“數學與人工智慧”的第六屆全國數學科普論壇由上海大學主辦,上海市寶山區青少年科學技術指導站、上海市行知中學、上海市寶山區教育學院、上海大學數學科學實踐工作站、上海科普教育促進中心、上海科技藝術教育中心承辦,中國數學會、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會、中國運籌學會、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教育數學專業委員會、上海市運籌學會、上海數學中心協辦。4月12、13、16日在上海大學舉行論壇的大學生和研究生專場,4月14日在上海市行知中學和上海市寶山區教育學院舉行論壇的中學生專場。

報刊資源

中國運籌學會主辦《運籌學學報》和《運籌與管理》兩份雜誌。2013年,中國運籌學創辦了新的英文期刊《Journal of the OR Society of China 》。
《運籌學學報》被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資料庫(日)(2013)、CSCD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擴展版)、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1992年(第一版),1996年(第二版),2000年版,2004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收錄。
《運籌與管理》是Caj-cd規範獲獎期刊,被CSCD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擴展版)、CSSCI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2017—2018)來源期刊(含擴展版)、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來源期刊(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收錄。

人才培養


獎項設置

為鼓勵中國運籌學工作者的理論研究、方法創新和應用實踐,培養相關領域的人才,促進利用運籌學的理論與方法,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管理的有效性,推動運籌學在中國的社會和經濟發展年、國防建設和科技進步中發揮重要作用,經中國運籌學會地九屆常務理事會第三次會議決定,完備中國運籌學會運籌科技獎獎勵體系,以表彰中國運籌學工作者在運籌學的理論和方法研究或應用實踐中取得的突出成果和做出重要貢獻的個人。
科技獎下設四個子獎項:中國運籌學會終身成就獎、中國運籌學會運籌研究獎、中國運籌學會運籌應用獎、中國運籌學會青年科技獎;四個獎項不分等級。
中國運籌學會分別設立科技獎的四個子獎項的獎勵工作委員會,並制定相應的獎勵條例。各獎勵工作委員會負責與之相應子獎項的遴選、評審和頒獎等相關工作。科技獎每兩年評選一次,在中國運籌學會學術年會上頒發獎金和獎狀。

科普教育

2013年5月12日,中國運籌學會2013年科普日活動在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思源樓報告廳舉行。中國運籌學會理事長鬍旭東研究員、國際運籌學聯合會副主席袁亞湘、中國科學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副局長黃敏、北京青少年科技俱樂部主任王綬琯院士、周琳秘書長,中國科協科普部胡福梅、吳小林,來自北京四中、人大附中、景山學校等十餘所中學的師生共計120餘人參加了科普日活動。
2015年5月,在全國科技周里,中國運籌學會和北京青少年科技俱樂部為師大二附中送來20餘塊運籌學科普知識展板,讓許多同學對這個比較陌生的、年輕的科學領域有了初步的了解。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中國運籌學會
中國運籌學會
中國運籌學會的會徽是由學會英文名稱縮寫字母ORSC組成的圖案。

學會宗旨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把人才作為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認真履行為運籌學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中國共產黨和政府科學決策服務的職責定位,促進運籌學的繁榮和發展、促進運籌學的普及和推廣、促進運籌學人才的成長和提高,反映運籌學工作者的意見建議,維護運籌學工作者的合法權益,營造良好運籌學文化氛圍,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群團發展道路,把廣大運籌學工作者更加緊密地凝聚在黨的周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社團領導


現任領導

中國運籌學會第十屆理事會領導(2017年至2020年)
名譽理事長越民義、徐光煇、章祥蓀、袁亞湘
理事長胡旭東
副理事長白延琴、陳國慶、戴彧虹、范更華、李勇、修乃華、楊曉光、張玉忠、趙曉波
秘書長劉克
副秘書長劉德剛、徐大川、王勇、崔春生
辦公室主任胡潔

歷任領導

屆次任職時間職務姓名
第九屆2013年至2016年理事長胡旭東
秘書長劉克
第八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理事長袁亞湘
秘書長胡曉東
第七屆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理事長袁亞湘
秘書長張漢勤
第六屆2000年1月至2003年12月理事長章祥蓀
秘書長方偉武
第五屆1996年1月至1999年12月理事長章祥蓀
秘書長程侃(兼)
第四屆1991年12月至1996年1月理事長徐光煇
秘書長程侃
第三屆1988年1月至1991年12月理事長徐光煇
秘書長程侃
第二屆1984年1月至1987年12月理事長越民義
秘書長徐光煇
第一屆1980年04月至1983年12月理事長華羅庚
秘書長桂湘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