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慕
孺慕
孺慕,讀音rú mù,漢語詞語,作名詞,意思是對父母的孝敬。後來引申為對老師長輩的尊重和愛慕的親切之感。出自《禮記·檀弓下》。
目錄
“孺慕之情”的出處是《禮記·檀弓下》:有子與子游立,見孺子慕者。有子謂子游曰:“予壹不知夫喪之踴也,予欲去之久矣。情在於斯,其是也夫?”鄭玄注“喪之踴,猶孺子之號慕。”號慕,謂哀號父母之喪,表達懷念追思之情。
《陳書·孝行傳·司馬暠》:“年十二,丁內艱,孺慕過禮,水漿不入口,殆經一旬。”
宋王安石《祭張安國檢正文》:“君孝至矣,孺慕以至死。”
清楊潮觀《寇萊公思親罷宴》:“相公,我在家不敢常提起,也只怕你孺慕終朝淚不乾。”
鄭振鐸《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第十章:“子桓之作則宛轉哀鳴,孺慕正深,極力的寫著‘其物如故,其人不存’的悲感。”
“孺慕”之“孺”,本指孺子,即幼童。“慕”是追思的意思,如《前赤壁賦》“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因此“孺慕”的原意是小孩哭悼追思死去的父母,後來用以指對父母的孝敬,常見孺慕之情。又引申指對其他長者和對老師的思慕和懷念,還可表示對祖國的思念之情。
清薛福成《庸盦筆記·史料二·慈安皇太后聖德》:“毅皇帝孝事太后,能先意承志,太后撫之亦慈愛備至,故帝終身孺慕不少衰。”
“孺慕”也有愛戴,懷念之意。
《後漢書·伏湛侯霸等傳贊》:“湛霸奮庸,維寧兩邦。淮人孺慕,徐寇要降。”
郭沫若《青年時代·初出夔門》:“但一出四川,外面的情形卻不見得比四川進步得怎樣。而在種種的觀感上,反在不識不知之間引起了對故鄉的孺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