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緣栒子
全緣栒子
全緣栒子(學名:Cotoneaster integerrimus Medic.)是薔薇科栒子屬植物,落葉灌木,高達2米,多分枝;小枝圓柱形。棕褐色或灰褐色,嫩枝密被灰白色絨毛,以後逐漸脫落。葉片寬橢圓形、寬卵形或近圓形,長2-5厘米,寬1.3-2.5厘米。聚傘花序有花2-5(7)朵,下垂,總花梗和花梗無毛或微具柔毛。果實近球形,稀卵形,直徑6-7毫米,紅色,無毛。花期5-6月,果期8-9月。
分佈於朝鮮、中國、亞洲北部至歐洲;在中國分佈於內蒙古、新疆和河北等地。生長於海拔2500米的石礫坡地或白樺林內。
全緣栒子是優美的觀花、觀果樹種,可作為庭院、園林觀賞灌木。枝葉、果實具有祛風濕、止血、消炎的功效。
![全緣栒子](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5/9/m59278054f274c358dab4e447e8548ac7.jpg)
全緣栒子
聚傘花序有花2-5(7)朵,下垂,總花梗和花梗無毛或微具柔毛;苞片披針形,具稀疏柔毛;花梗長3-6毫米;花直徑8毫米;萼筒鍾狀,外面無毛或下部微具疏柔毛,內面無毛;萼片三角卵形,先端圓鈍,內外兩面無毛;花瓣直立,近圓形,長與寬各約3毫米,先端圓鈍,基部具爪,粉紅色;雄蕊15-20,與花瓣近等長;花柱2,稀3,離生,短於雄蕊;子房頂部具柔毛。果實近球形,稀卵形,直徑6-7毫米,紅色,無毛,常具2小核,稀3-4小核。花期5-6月,果期8-9月。
分佈於朝鮮、中國、亞洲北部至歐洲;在中國分佈於內蒙古、新疆和河北等地。生長於海拔2500米的石礫坡地或白樺林內。既喜光又耐陰,耐酷寒,耐乾旱、瘠薄,耐輕度鹽鹼。
![全緣栒子](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6/f/m6f9b9ba47d0fb9db5ec4eb5f667c39d2.jpg)
全緣栒子
全緣栒子當年種子發芽率40%左右,種子催芽十分困難,採用隔年埋藏預處理法是目前最可靠的種子處理方法。土壤結凍前,將採收的種子用40-50℃溫水浸泡,每天換水1次,水量應超過種子體積的10倍以上,4晝夜后,撈出種子控干,混入種子體積2-3倍的濕河沙,種沙濕度保持在60%,放入埋藏窖中。第3年春播前5日將種沙取出,檢查種子萌動狀況。種子裂口率不足1/3時,將種子篩出,白天在陽光下晾曬、翻動、噴水,夜間將種子溫度控制在15-20℃,如此重複,達到播種要求為止。
播種時間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採用條播,行距20厘米,開4厘米深溝,寬3-5厘米,每米播種200-300粒,播后覆0.6-0.8厘米薄土,上再覆1厘米厚沙,以防止土壤板結及水分蒸發,每畝播種量6.67-10千克。
將母株四周萌發出的根孽苗挖出,栽於苗圃進行培養。
5月中旬至6月上旬剪取當年生長健壯、組織充實的半木質化的枝條作插穗。長度10-15厘米,粗度0.4-0.6厘米,帶2-3個葉片。上剪口平面形,下切口馬耳形。將苗圃地進行深翻整地撿去雜草,耙細整平作床,床面寬100厘米,步道寬30厘米,床高15-20厘米,床長10米。剪取插穗,用0.1%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5分鐘,然後用清水沖洗乾淨,再用200毫克/升ABT-1號生根粉或NAA(萘乙酸)浸泡2小時。將處理后的插穗直插於床中,株行距為5厘米×10厘米,扦插深度位8-10厘米。扦插后,立即澆透水,保證苗床的濕度在85%左右,晴天每天早晚利用微噴系統各噴1次水,陰雨天不噴水,20天後每隔3天噴1次水,溫度過高時應覆蓋遮陽網,結合澆水應及時除去圃地內的雜草。
砧木選擇:選取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2年生山荊子作為嫁接砧木。
接穗採集:選擇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優良植株,選取1年生髮育良好的健壯枝條,在整個休眠期進行採集,每50或100條為一捆。如不及時嫁接,穗條採回整理后,要及時放在低溫保濕的窖內貯藏,溫度要求4℃以下,濕度達90%以上,在窖內貯藏時,應將穗條下半部埋在濕沙中,上半截露在外面,捆與捆之間用濕沙隔離,窖口要蓋嚴,保持窖內溫度和濕度。
嫁接苗管理:芽接苗成活后,翌年春發芽前需要剪砧,將芽接0.50厘米以上的砧木剪除。枝接苗成活后,當接后新梢基部木質化后,檢查傷口癒合狀況,如癒合,應及時鬆綁;若未癒合,應重新綁上,1個月後再次檢查,直至傷口完全癒合后再解除塑料條。無論芽接還是枝接,應隨時除去萌櫱。如未接活,應保留1-2個萌櫱條,夏季可進行芽接。在苗木生長速生期,可採取追肥措施,每株追施尿素0.5-1千克。
為促進全緣栒子儘早開花結實,培育優質園林綠化苗木,可參照果樹整形修剪技術,對全緣栒子苗木進行集約化管理。
定干:留干高度為70-100厘米。健壯的苗木定干時,要利用中上部的橫生芽或橫生分枝作為整形帶,為今後開張主枝角度打下良好基礎。定干時的剪口必須在苗木中上部的飽滿芽處剪,以保證抽生健壯旺枝。定干宜在春季進行。
骨幹枝的培育:定干后,在每年的中干延長枝飽滿芽處進行修剪,保持剪口處抽生的第1個枝條直立向上生長,培養健壯的中心干。整形修剪的原則是保證早期產量的前提下,該剪就剪,該留就留,不可因小失大,破壞樹形結構,造成以後整形的困難。理想的樹形應該是上部枝稀、下部枝密、外部枝稀、中部枝密。
全緣栒子病害有輪紋病、白粉病等。
輪紋病:6月中下旬、7月下旬、8月上中旬各噴1次80%多菌靈800倍液。
蟲害主要有紅蜘蛛、桃小食心蟲、桃蛀螟等。
紅蜘蛛和桃蛀螟: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噴20%乳油滅掃利,每畝用量25毫升。
桃小食心蟲:在越冬幼蟲出土前,用48%樂斯本乳油300-500倍液,噴濕地面,將地表耙松。在幼蟲初孵期,噴施48%樂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1周后再噴一次,可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觀賞:樹形低矮,枝葉繁密,初夏繁花似錦,晚秋葉色紅亮,紅果累累。宜作基礎種植材料,可在岩石園、水池邊、山石旁配植,斜坡叢植,草坪散植;還是樹樁、山水盆景的好材料。
藥用:枝葉、果實具有祛風濕、止血、消炎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