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山舍利塔
營山舍利塔
營山舍利塔位於四川營山縣太蓬山北面的刺溝灣內,有一座七級舍利塔,此塔建於清咸豐四年(1854年)六月上旬,塔下為景福寺方丈慧智長老之墓。智公長老是個得道高僧,他勸人諸惡莫作,多行善事,常向人講解因果報應之事。他還精於醫術,常治病施藥,解除百姓痛苦。他常在西寨門望西天,坐禪誦經。曾見文殊騎獅,普賢騎象,飄然而至,倏忽而杳。乃囑其徒,卒后埋葬太蓬山西麓,故後來圓寂,乃葬此地。百姓愛戴,護塔至今。
(圖)營山舍利塔
舍利塔四周建有石欄圍護,塔后削壁處鑿有神龕,中刻“恭維普濟堂方丈上慧性智公和尚塔”十五個大字,落款為“咸豐四年已月上浣建造”十個小字。龕前刻一聯云:“東山應對青獅形,西風譬喻白象身。”橫聯刻“五蘊空家”四字。
智公舍利塔四面皆危崖奇峰,萬木郁蔥,夕陽彩翠,風姿綽約。營山縣人民政府於1982年10月15日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舍利塔是研究營山佛教發展史的實物資料,也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營山縣太蓬山西麓刺溝灣的這座舍利塔,建於清咸豐四年(1854年),是為供奉景福寺方丈慧智長老去逝建立的一座墓塔。塔高7層,每層刻有精美的佛像,及花、鳥、獸等圖案,造型生動,技藝精湛。塔體為6方錐形體,下大上小,最頂端為球形塔尖,四周用石條圍護,至今保存完好。
(圖)太蓬山
這裡地貌奇特,古迹神奇,“有綏山太蓬者,蜀北之名山也。蜀之綏山有二,而此居其一焉”。極目遠眺,太蓬山十二峰歷歷在目,花松挺撥;山下有消水河擁峰抑嶺,蜿蜒南去,水面可行舟楫。從東拾級而上,“紫氣東來”四個大字蒼勁雄渾,這裡可聞松濤壑風,可覽松影嵐光,使遊人彷彿置身縹緲的仙境之中。四周陡壁如削,迴廊曲徑,洞府迭出。
(圖)營山舍利塔
太蓬山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古有“峰懸百仞,猿有翼而難飛;狹路千尋,鵬無風而亦歇”之說。清嘉慶二年(1797),白蓮教白號首領羅其清、羅其書率部數千人,縱橫千里,直逼營山,參加白蓮教著名的“太蓬會戰”。1933年,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第九軍,在副軍長許世友等同志領導下,在此進行了艱苦卓絕的“營渠戰役”。
太蓬山現存有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物。這裡有唐至民國七個朝代的石刻題記六十餘幅,石刻面積達兩百餘平方米。內容有佛教經典、造像碑記,遊客題記、史實辨誤碑類等,其中最珍貴的是唐代的《安祿山石刻》,早在宋代就引起人們關注。此石刻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研究貴妃終老之地的唯一史證,具有極其重要的史學意義和研究價值。位於太蓬山西面的刺溝灣內,有一座舍利塔,為景福寺方丈慧智之墓。塔高9.5米,底徑1.3米,建於清咸豐四年。
太蓬山是川北一流的宗教聖地、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四川旅遊景點、風景名勝地和森林植物保護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