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娘子軍老戰士
老戰士
潘先英,女,海南瓊海市陽江鎮人。
潘先英,2014年3月9日下午4時56分,在村海南瓊海市陽江鎮益良委會家中去世,享年99歲。
![紅色娘子軍老戰士潘先英辭世(資料照片)](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e/5/me56dbcf398de433a83648145c3e449f6.jpg)
紅色娘子軍老戰士潘先英辭世(資料照片)
黃青經從小聽著奶奶講打仗的故事長大,“奶奶是個開朗樂觀、勤快的老人,也很健談。她常常鼓勵子孫多學習,多讀書。”
1931年,不到16歲的她強烈要求參軍,和當地的100位窮苦農家女一起,佩帶“女子軍”的紅袖章,全副武裝地整齊排列在“紅色操場”,在陽江鎮的萬泉河畔,宣誓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二獨立師第三團女子軍特務連”,成為中國第一支婦女革命武裝。
紅色娘子軍這支特殊部隊僅存500天,參加了50多場戰鬥,名震瓊崖。潘先英老人先後參加了紅色娘子軍的首場戰鬥沙帽嶺伏擊、慘烈的馬鞍嶺阻擊戰等。
1956年,作家劉文韶到海南調查採訪發表報告文學,“女子軍特務連”重新回到人們的視線,從此被人們稱作“紅色娘子軍”。1961年電影《紅色娘子軍》面世,1964年中國第一部現代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搬上舞台,成為紅色經典,洪常青、吳瓊花的形象家喻戶曉。
隨著歲月流逝,紅色娘子軍老戰士們陸續離開人世。1994年,瓊海市的娘子軍還有84人,可到了2001年就剩下23人了,而至2014年3月10日,老紅色娘子軍戰士還存在一人。2000年10月,經海南省委、省政府、省軍區批准,“紅色娘子軍連”稱號重新啟用,並成建制地編入預備役部隊。
“老一輩娘子軍一個接一個走了,紅色娘子軍的精神傳給了下來。”海南某陸軍預備役步兵一團“紅色娘子軍連”連長農妹合說。在抗洪救災前線,在重大活動保障現場,在國際旅遊島建設大潮中,處處都能看到新時期“紅色娘子軍”的身影。
“紅色娘子軍連”指導員張景嬌說,“紅色娘子軍連”已經成為海南預備役部隊的一支特色連隊,連隊中年齡最大的38歲,最小的16歲。她們多數是所在單位的業務骨幹和技術能手,幹部全部大學本科畢業,全連官兵60%具有大專以上文化。(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