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膽囊炎的結果 展開
- 常見的消化道疾病
- 膽癉
膽囊炎
常見的消化道疾病
膽囊炎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經常與膽石症合併存在。膽囊炎發生的原因有很多種,其中較常見的原因有:當膽囊管受到結石或其他原因的刺激時可引起炎症;膽囊管阻塞,膽汁排出不暢,膽汁淤積,局部釋放炎症因子引起炎症;細菌感染,引起膽囊炎。膽囊炎最主要的表現有上腹疼痛、噁心、嘔吐、發熱等,有時還會有黃疸等。膽囊炎治療主要是控制感染和預防併發症的發生。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和手術、微創介入治療。膽囊炎的預后與年齡、身體狀況、是否及時治療和有無併發症有關。一般經過及時治療后,預后較好,但是如果發生膽囊壞疽、膽囊穿孔等併發症,恢復較慢,嚴重者會有死亡的風險。
● 消化內科或內科、普通外科或外科
● 膽囊炎一般分為急性膽囊炎和慢性膽囊炎兩種類型,它們的病因有一定的差別。
● 急性膽囊炎
● ● 膽囊管阻塞,造成膽汁排出受阻,膽汁在體內淤積,引起急性膽囊炎。
● ● 胃腸內的細菌通過膽道或血液循環,侵犯到膽囊,引起炎症。
● ● 長期進行胃腸外營養,或遭受到嚴重創傷、腹部大手術后,膽囊壁受到刺激,發生細胞損傷,也會引起急性膽囊炎。
● 慢性膽囊炎
● ● 膽結石的刺激或結石阻塞了膽囊管,使膽囊中膽汁淤積,形成慢性炎症。
● ● 急性膽囊炎反覆發作未治癒,可發展成慢性膽囊炎。
● ● 少數患者是由於體內有寄生蟲,入侵到膽囊,引起慢性炎症。
● 急性膽囊炎和慢性膽囊炎的癥狀有所不同。
● 急性膽囊炎
● ● 突然發作的上腹劇痛或絞痛
● ● 噁心、嘔吐
● ● 發熱
● ● 黃疸
● 慢性膽囊炎
● ● 持續性右上腹鈍痛或不適
● ● 噁心
● ● 腹脹
● ● 胃灼熱
● ● 右下肩胛部疼痛
● ● 食用油膩食物后,癥狀加重
● 這些癥狀也可能來自其他疾病,如果你有任何一種表現,都需要及時去醫院就診。
● 體格檢查和影像學檢查,一般可以確診疾病,必要時還會進行腹腔鏡檢查或剖腹探查。
● 體格檢查
● ● 右上腹部可有壓痛。
● ● 如果有膽囊膿腫,還會發現有明顯腫大的膽囊。
● ● 少數人會出現輕度黃疸。
● 實驗室檢查
● ● 通過血常規檢查,能夠發現是否有感染。
● ● 血清轉氨酶和總膽紅素可能有升高。
● B超檢查
● ● B超檢查是診斷膽囊炎最常用的檢查,也是首選的診斷方法。
● ● B超檢查對急性膽囊炎的診斷準確率較高。主要看膽囊是否增大,囊壁是否增厚,是否有結石等。
● CT
● ● 對超聲發現膽囊內有結石影時,可通過CT進一步明確診斷。
● 醫生主要通過癥狀和查體發現,結合超聲或CT檢查結果,確診疾病。
● 患者多是在進食油膩食物后,出現上腹疼痛的癥狀。
● 通過觸診,會發現右上腹壓痛。
● B超檢查可以看膽囊壁增厚、膽囊縮小等變化,並且發現膽囊結石,可以初步診斷疾病。
● 如果以上檢查都無法確診,醫生會進行腹腔鏡檢查或剖腹探查,根據探查結果,做出明確診斷。
● 膽囊炎與急性胰腺炎、急性闌尾炎、消化性潰瘍、慢性胃炎等疾病癥狀相似,會出現上腹疼痛、噁心、嘔吐等癥狀,僅依靠癥狀不能進行診斷,需要到醫院進行影像學檢查才能夠確診。
● 膽囊炎常用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治療、手術或微創介入治療,醫生會根據你的具體病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
● 藥物治療
● ● 藥物治療的主要作用是抗感染、解痙鎮痛等。
● ● 如果是由於寄生蟲引起的膽囊炎,需要進行驅蟲治療。
● 手術/微創介入治療
● ● 手術或微創介入治療是治療急性膽囊炎的根本方法。
● ● 出現膽囊穿孔、藥物治療無效、急性膽囊炎反覆發作、慢性膽囊炎伴有膽結石等問題時就需要進行手術或微創介入治療。
● 慢性膽囊炎如果不進行治療,會反覆發作,影響飲食和休息。
● 急性膽囊炎不及時治療,會出現膽囊壞疽、膽囊穿孔或感染性休克,嚴重會導致死亡。
● 膽囊炎治療后的效果,與開始治療的時間和是否出現併發症有關。
● 早期發現疾病並進行治療,治療效果較好。
● 出現膽囊壞疽、膽囊穿孔等嚴重併發症的,預后較差。
● 預防膽囊炎,主要是預防膽囊炎的誘發因素。
● 規律進食,少吃油膩的食物,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多飲水。
● 加強體育鍛煉,避免久坐,增強體質和免疫力。
●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戒酒,不熬夜。
● 定期進行體檢,早期發現膽結石,早期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