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亮

北京交通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院長、教授

高亮,1968年出生,山東省滕州市人,畢業於西南交通大學(本碩博),現任北京市軌道工程重點實驗室主任,北京交通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科研特聘教授。

研究方向為道路與鐵道工程專業(國家重點學科)軌道工程方面的研究。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時間院校專業學位
1980、9~1986,7山東省滕州市第一中學
1986,9~1990,7西南交通大學鐵道工程學士
1990,9~1993,6西南交通大學鐵道工程碩士
1993,9~1997,3西南交通大學道路與鐵道工程博士

工作經歷

1997,4~1999,7,北方交通大學路、公路、水運博士后流動站工作,博士后畢業。
1999,7~2000,9,北方交通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軌道結構室講師、室主任
2000~2004,北方交通大學土木建築工程軌道結構室副教授,室主任
2001~2003,京秦提速改造工程北京到豐潤段副總監理工程師(薊縣-豐潤段全權代表)。
2002,10北方交通大學科研特聘教授。
2004,6~2007,2北京(原北方)交通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交通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
2004北京交通大學教授。
現任北京交通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院長、教授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技北京”百名領軍人才,道路與鐵道工程國家重點學科帶頭人,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國際合作基地主任,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核心團隊負責人。擔任多個國家、省部級平台理事、委員,國家及省部級獎勵、傑青、自然基金函評/會評專家。長期致力於高鐵線路工程基礎理論與應用研究,解決了多個重大技術難題:建立了列車-無縫線路-無砟軌道-下部基礎空間耦合動力分析方法;創立了長大橋、高架站無縫線路設計理論和方法;創建了無砟軌道空間實體及反演再設計方法;研發了Π型台後錨固體系等。近年來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重點、863課題、鐵道部重大及橫向項目40餘項,總經費8000餘萬。發表論文110餘篇,SCI、EI60餘篇。形成發明專利15項,已授權8項,形成行業標準7項,成果廣泛應用於京滬、哈大等數十條高鐵,並推廣應用至泰國、印尼等,是我國高鐵“走出去”戰略的重要技術組成部分。
研究方向
鐵路及城市軌道交通軌道結構領域:
軌道結構及軌道力學。
軌道結構動力學、車輛-軌道系統耦合動力學。
軌道結構新技術。
鐵路軌道結構設計理論與方法(如高速鐵路跨區間無縫線路、無碴軌道、無縫道岔、橋上無縫線路橋上無縫道岔等)。
鐵路工務管理及信息化。
城市軌道交通新型軌道結構研究與設計。
城市軌道交通及高速、重載鐵路軌道結構減振降噪技術。
新型城市軌道交通形式及軌道結構研究(直線電機地鐵系統、磁懸浮動力模擬等)。
主要貢獻
前後主持及參加科研項目30多項。主要為鐵路及城市軌道交通方面的科研課題。
2000~2005年主要科研(其他項目略):
1、秦沈客運專線軌道結構關鍵技術實驗研究(分包6)( 2000G49-C),鐵道部。
2、高速鐵路道床性能評估方法的研究,鐵道部。
3、新型減振魚尾板動力性能測試及分析研究。
4、大連城市現代有軌電車整體道床設計檢算。
5、廣州地鐵三號線減振降噪綜合措施的研究。
6、大連城市現代有軌電車條形整體道床研究與設計檢算。
7、跨區間無縫線路無縫道岔設計方法優化研究(2001G041),鐵道部。
8、普速鐵路無縫線路施工標準的研究(鐵建技字( 2002 )第 5 號),鐵道部。
9、交叉渡線用於跨區間無縫線路時強度及穩定性研究。
10、混凝土岔枕受力分析。
11、高速鐵路跨區間無縫線路設計方法與設計參數研究(2002G003),鐵道部。
12、秦沈客運專線跨區間無縫線路管理方法的研究(2002G015),鐵道部。
13、膠新鐵路一次開通100km/h技術的綜合試驗研究。
14、廣州市軌道交通四號線直線電機運載系統軌道板及長枕受力分析研究。
15、秦沈客運專線鋼軌打磨標準研究(2003G059),鐵道部。
16、廣州市軌道交通四號線大學城專線段無縫線路(含橋上)設計計算。
17、北京地鐵四號線北大物理樓綜合減振降噪措施的研究(參加)。
18、提速200公里道岔動力模擬分析。
19、直線電機軌道交通軌道結構相關技術的研究。
20、混凝土板式道床振動控制與軌道動態平順性控制技術研究。
21、北京地鐵四號線道岔無縫化可行性研究及短枕式整體道床動力模擬分析。
22、瀋陽鐵路局主要地區提速道岔及道岔群無縫化設計研究。
23、直線電機客運系統模式及應用(參加)。
24、研究石家莊道路維護模式及技術的研究磁浮鐵路軌道不平順規律的研究(參加)。
25、廣州地鐵一號線浮置板軌道振動特性測試。
26、混凝土枕及支撐塊式無碴軌道整體道床及其過渡段結構設計方法的研究。
27、北京市軌道交通首都機場線工程及深圳軌道交通4號線二期工程高架橋(跨區間)無縫線路設計諮詢。
28、站場無碴軌道設計。
29、軌道不平順譜的研究(鐵道部項目)。
30、客運專線道岔國產化研發-道岔無縫化研究(鐵道部,正在研究)。
31、客運專線無碴軌道絕緣對強度和壽命的影響試驗測試分析--客運專線無碴軌道設計理論及測試技術研究(北京交通大學校基金重大項目)。
32、城市軌道交通引起的環境振動及防治對策研究(國家自然基金重大項目,參加,主研之一)。
33、泰國曼谷機場線橋上無縫道岔理論分析(正在研究)。
34、高速鐵路無碴軌道設計技術-863子題。
35、客運專線高架車站無縫道岔及減振型無碴軌道設計技術的研究與應用。
正在參加鐵道部基礎信息建設、客運專線無碴軌道再創新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論文著作
參加3部學術專著的編寫,近幾年發表論文近40餘篇(本人第一作者或第一作者為本人指導的研究生)。
其中以第一作者發表一類論文二十多篇。國際會議論文十多篇。
目前發表的論文被SCI檢索2篇,EI檢索4篇,ISTP檢索9篇.
軟體著作權2份。鐵路及城市軌道交通橋上無縫線路設計軟體(2008SRBJ0413);鐵路及城市軌道交通無縫道岔設計軟體(2008SRBJ0416)。

社會活動


2006,3~2006,8,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UIUC)做訪問學者,期間在歐洲(德國、法國等)就高速鐵路相關內容考察學習一個月;
2007,3~2011.7,北京(原北方)交通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交通與環境研究所所長,道路與鐵道工程系系主任。
2011,7~至今,北京市軌道工程重點實驗室主任,北京(原北方)交通大學土木建築工程學院副院長。
鐵道學會會員;
土木工程學會會員;
北京市評標專家;
鐵道部建設監理一級總監。
土建學院“三委會”委員。

獲得榮譽


時間獎項全稱具體獎項獲獎作品
2003中國鐵道工程建設協會優秀監理工程師獎
2005北京交通大學優秀主講教師獎
2007北京交通大學“五四”獎
2007鐵道學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2008第八屆詹天佑鐵道科技獎北京交通大學專項獎
2016第十三屆茅以升鐵道科技獎
2018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複雜環境下高速鐵路無縫線路關鍵技術及應用》
2018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交通運輸技術獎”
2018第三批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