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重點大學
- 西南交通大學前身
- 西南交通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
全國重點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全國重點大學,位列國家首批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入選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是中歐精英大學聯盟成員、援藏計劃培養單位。
學校肇始於1896年的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此後屢遷校址,數度更名,而以唐山交通大學揚名海內外,素有“東方康奈爾”之美譽,尤以土木、礦冶兩學科獨樹一幟。1952年經院系調整,更名唐山鐵道學院,專事軌道交通人才培養。1964年學校內遷峨眉,1972年定名西南交通大學。1989年學校辦學主體遷成都。2000年學校劃歸教育部管理。
2018年1月,學校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6月,學校與中國公路學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截至2021年3月,學校有犀浦、九里、峨眉三個校區,佔地5000餘畝;設有27個學院(書院、中心)以及研究生院、臨床醫學院和附屬醫院;有2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10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有1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9個一級學科博士點,3個專業學位博士點,40個一級學科碩士點;有專任教師2448人,全日制本科生29025人、碩士研究生10489人、博士研究生2364人、留學生900人。
2020年5月12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聯盟在成都發起成立,20所高校發布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高校聯盟成立宣言》。
2019年2月,學校被教育部認定為首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
平台類型 | 平台名錄 |
國家實驗室 | 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籌) |
國家重點實驗室 | 牽引動力國家重點實驗室 |
國家工程實驗室 | 陸地交通地質災害防治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安全保障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 |
綜合交通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 |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國家軌道交通電氣化與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 綜合交通運輸智能化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
高速鐵路運營安全空間信息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 |
系統可信性自動驗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 |
國家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 現代交通通信與感測網路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
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現代軌道交通車輛設計與安全評估技術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國家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 軌道交通工程動力學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
中國-拉共體軌道交通聯合實驗室 | |
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111計劃) | 光信息傳輸處理與感測應用創新引智基地 |
無線通信與信息編碼創新引智基地 | |
國家2011協同創新中心 | 軌道交通安全國家2011協同創新中心 |
尖端裝備跨尺度設計製造協同創新中心(第二單位) | |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材料先進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磁浮技術與磁浮列車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
高速鐵路線路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
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
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 軌道交通運輸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先進驅動節能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創新研究群體 | 高速列車運行安全的關鍵科學問題研究(2005年,周仲榮) |
教育部創新團隊 | 現代軌道車輛及其相關技術(2004年,翟婉明) |
磁浮技術與磁浮列車(2007年,趙勇) | |
行為決策理論及其在災害管理中的應用研究(2008年,賈建民) | |
大型及複雜交通隧道工程(2009年,何川) | |
高速輪軌系統理論及技術(2011年、2015年,朱旻昊) | |
高速鐵路運營安全空間信息技術(2013年,李志林) | |
科技部國家重點領域創新團隊 | 雲服務平台技術創新團隊(2013年,孫林夫) |
現代軌道交通系統動力學創新團隊(2013年,翟婉明) | |
軌道交通牽引供電安全保障技術創新團隊(2016年,吳廣寧) | |
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 應用力學與結構安全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
信息編碼與傳輸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 |
綜合運輸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 |
製造業產業鏈協同與信息化支撐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 |
抗震工程技術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 |
道路工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 |
服務科學與創新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 |
風工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 |
四川省工程實驗室 | 四川省系統可信性自動驗證工程實驗室 |
高速鐵路運營安全空間信息技術四川省工程實驗室 | |
綜合交通運輸智能化四川省工程實驗室 | |
四川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四川省現代服務科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四川省軌道交通電氣化與自動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四川省先進焊接及表面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 四川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 |
現代設計與文化研究中心 | |
四川省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 西部交通戰略與區域發展研究中心 |
四川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 | 四川省中國高鐵國際化發展2011協同創新中心 |
四川省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 現代交通通信與感測網路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
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 強度與振動實驗室 |
物料搬運機械實驗室 | |
表面工程與摩擦學實驗室 | |
磁浮列車與磁力應用工程實驗室 | |
交通安全工程技術實驗室 | |
數字化城市交通綜合實驗室 | |
交通信息與控制實驗室 | |
電磁場與磁波技術實驗室 | |
信息安全與國家計算網格實驗室 | |
人工器官表面工程實驗室 | |
移動通信實驗室 | |
信號與信息處理實驗室 | |
網路通信技術實驗室 | |
新型驅動技術實驗室 | |
環境污染與工程環境控制實驗室 | |
現代焊接技術實驗室 | |
高壓科學與技術實驗室 | |
風工程實驗室 | |
車輛熱能動力機械實驗室 | |
雲計算與智能技術實驗室 | |
信息協同與物聯網工程實驗室 | |
四川省工程中心 | 地理信息工程中心 |
西南交通大學研究中心 | 西南交通大學中國高鐵發展戰略研究中心 |
西南交通大學超導與新能源研究開發中心 | |
西南交通大學智能控制與模擬工程研究中心 | |
西南交通大學產業性質實體研究院 | 天府新區研究院、上海研究院、綿陽研究院、深圳研究院、青島研究院 |
西南交通大學學術性質實體研究院 | 唐山研究院、常州軌道交通研究院、網路空間安全研究院、 國際老齡科學研究院、信息化研究院、智能檢測研究院、 人工智慧研究院、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 |
西南交通大學學術性質虛體研究院 | 西南交通大學高速鐵路防災減災技術研究院 |
“網際網路+產業創新”研究院 | |
中國公私合作研究院 | |
西南交通大學行為大數據研究院 | |
四川省產業經濟發展研究院 | |
金融大數據研究院 | |
中國土地信息大數據研究院 | |
西南交通大學——中細軟中國高鐵知識產權研究院 | |
物流研究院 | |
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 | |
交通安全技術研究院 | |
汽車研究院 |
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入選項目 | ||
項目名稱 | 負責人 | 入選年份 |
---|---|---|
機車車輛整車滾動振動試驗台 | 周文祥 | 1998年 |
高溫超導磁懸浮實驗車 | - | 2001年 |
鐵道機車車輛—軌道耦合動力學理論體系、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 | 翟婉明 | 2005年 |
新能源懸掛式空鐵關鍵技術與試驗線工程 | 2018年 |
2015—2019年西南交通大學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項目 | ||
項目名稱 | 獎項等級 | 獲評年份 |
---|---|---|
砂卵石地層盾構隧道施工安全控制與高效掘進技術 |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 2015年 |
京滬高速鐵路工程 | 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 |
國家數字城市地理空間框架技術體系構建與應用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
高速鐵路大斷面黃土隧道建設成套技術及應用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
高速鐵路軌道平順性保持技術 | 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 2016年 |
基於耦合動力學的高速鐵路接觸網/受電弓系統技術創新及應用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
跨江越海大斷面暗挖隧道修建關鍵技術與應用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
複雜環境下高速鐵路無縫線路關鍵技術及應用 |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 2017年 |
山區大跨度懸索橋設計與施工技術創新及應用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
高速鐵路獅子洋水下隧道工程成套技術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
高速鐵路弓網系統運營安全保障成套技術與裝備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2018年 |
大跨度纜索承重橋樑抗風關鍵技術與工程應用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
大型屋蓋及圍護體系抗風防災理論、關鍵技術和工程應用 (參與)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
複雜艱險山區高速公路大規模隧道群建設及營運安全關鍵技術 | 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 2019年 |
重載列車與軌道相互作用安全保障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 |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
學院設置 | 專業名錄 |
---|---|
土木工程學院 | 土木工程 |
機械工程學院 | 車輛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能源與動力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工業工程、交通設備與控制工程 |
電氣工程學院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電氣工程與智能控制 |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 物聯網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 通信工程、自動化、軌道交通信號控制、網路工程、信息安全 |
計算機與人工智慧學院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 |
經濟管理學院 |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程管理、工商管理、會計學、金融學、 電子商務、旅遊管理、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 |
外國語學院 | 對外漢語、英語、德語、日語、法語、翻譯 |
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 | 安全工程、交通運輸、交通工程、物流工程、物流管理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生物醫學工程 |
地球科學與環境工程學院 | 地理信息系統、地質工程、測繪工程、遙感科學與技術、環境工程、消防工程 |
建築與設計學院 | 繪畫、藝術設計、產品設計、建築學、城市規劃、 森林資源保護與遊憩、景觀建築設計 |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應用物理學 |
人文學院 | 漢語言文學、傳播學、廣告學、音樂表演 |
公共管理與政法學院 | 法學、政治學與行政學、公共管理 |
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 | 生物信息學、製藥工程、生物工程、中藥學 |
力學與工程學院 | 工程力學、工程結構分析 |
數學學院 | 數學與應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統計學 |
心理研究與諮詢中心 | 應用心理學 |
西南交通大學-利茲學院 | 計算機類(中外合作辦學)、機械類(中外合作辦學)、電子信息類(中外合作辦學)、土木類(中外合作辦學) |
醫學院 |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
茅以升學院(唐臣書院) | |
竺可楨書院 | |
天佑鐵道學院 | |
遠程與繼續教育學院 | |
國際教育學院 | |
Intel-國際創新創業學院 |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 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測繪科學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數學、物理學、建築學、中國語言文學、馬克思主義理論 |
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 | 交通運輸、機械、能源動力 |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 土木工程、交通運輸工程、力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電氣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測繪科學與技術、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數學、統計學、物理學、建築學、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設計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化學、系統科學、安全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生物學、藥學、外國語言文學、哲學、中國語言文學、新聞傳播學、法學、公共管理、心理學、臨床醫學 |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類別 | 土木水利、交通運輸、機械、電子信息、能源動力、會計、工程管理(工程管理、項目管理、工業工程與管理、物流工程與管理領域)、城市規劃、風景園林、藝術(藝術設計、美術領域)、材料與化工、生物與醫藥、漢語國際教育、翻譯(英語筆譯領域)、新聞與傳播、法律(非法學、法學領域)、公共管理、工商管理(MBA、EMBA領域)、體育、資源與環境 |
國家級重點學科 | |
一級學科 | 二級學科 |
---|---|
機械工程 |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
機械電子工程 | |
機械設計及理論 | |
車輛工程 | |
交通運輸工程 | 道路與鐵道工程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
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 | |
載運工具運用工程 | |
- | 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 |
- | 橋樑與隧道工程 |
國家級重點(培育)學科 | |
一級學科 | 二級學科 |
---|---|
電氣工程 | 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 |
土木工程 | 岩土工程 |
省級重點學科 | ||
學科類型 | 學科名稱 | |
一級學科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土木工程 |
力學 | 測繪科學與技術 |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
電氣工程 | 生物醫學工程 |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工商管理 |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
二級學科 |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 建築設計及其理論 |
應用數學 | 安全技術及工程 | |
凝聚態物理 | 環境工程 |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行政管理 |
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2017年) | ||
一級學科名稱 | 評估結果 | 位次百分百 |
---|---|---|
交通運輸工程 | A+ | 前2%或前2名 |
土木工程 | A- | 5%~10% |
馬克思主義理論 | B+ | 10%~20% |
機械工程 | B+ | |
電氣工程 | B+ | |
信息與通信工程 | B+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B+ | |
管理科學與工程 | B+ | |
工商管理 | B+ | |
力學 | B | 20%~30%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B | |
測繪科學與技術 | B | |
電子科學與技術 | B- | 30%~40% |
控制科學與工程 | B- | |
建築學 | B- | |
軟體工程 | B- | |
外國語言文學 | C+ | 40%~50% |
物理學 | C+ | |
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 | C+ | |
城鄉規劃學 | C+ | |
公共管理 | C+ | |
設計學 | C+ | |
中國語言文學 | C | 50%~60% |
數學 | C | |
統計學 | C | |
環境科學與工程 | C | |
生物醫學工程 | C | |
藥學 | C- | 60%~70% |
師資類別 | 師資概覽 |
專職院士 | 沈志雲(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
錢清泉(中國工程院院士) | |
翟婉明(中國科學院院士) | |
何梁何利基金獎獲得者 | 沈志雲、翟婉明、何川、高仕斌 |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 |
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 | 范平志、靳蕃、張世昌、強士中、徐揚、王金諾、周本寬、翟婉明、高仕斌 |
973首席科學家 | 翟婉明、范平志、張衛華 |
國家級教學名師 | 易思蓉、龔暉、馮曉雲、彭其淵、羅霞 |
“萬人計劃”教學名師 | 彭其淵、沈火明、吳廣寧 |
“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 孫林夫、袁林果、朱旻昊、何正友、康國政、翟婉明、 何川、王開雲、錢林茂、閆連山、李永樂、唐小虎 |
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 | 閆連山、李永樂、唐小虎、王開雲、錢林茂、劉志剛、周紹兵、晏啟祥 |
國家級教學團隊 | 機械基礎教學團隊(2007年,吳鹿鳴) |
力學教學基地教學團隊(2008年,龔暉) | |
軌道交通電氣化與自動化教學團隊(2008年,馮曉雲) |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團隊(2009年,何雲庵) | |
鐵道工程課程群教學團隊(2009年,易思蓉) | |
行車組織教學團隊(2009年,彭其淵) | |
交通工程專業教學團隊(2010年,羅霞) | |
工程力學教學團隊(2010年,沈火明) | |
省級教學團隊 | 機械基礎教學團隊(2007年,吳鹿鳴) |
力學教學基地教學團隊(2007年,龔暉) | |
軌道交通電氣化與自動化教學團隊(2007年,馮曉雲) | |
大學英語教學團隊(2008年,傅勇林) | |
道路與鐵道工程專業教學團隊(2008年,易思蓉) | |
交通運輸組織教學團隊(2008年,彭其淵) | |
材料力學與性能教學團隊(2009年,戴光澤) | |
交通工程專業教學團隊(2009年,羅霞) |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團隊(2009年,何雲庵) | |
力學專業教學團隊(2010年,沈火明) | |
土木工程專業經管類課程教學團隊(2010年,李遠富) | |
物理課程教學團隊(2010年,吳平) |
質量工程項目 | 名錄 |
國家級特色專業 | 車輛工程、通信工程、建築學、交通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交通運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地質工程、電子信息工程、 工程力學、土木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教育部“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單位 | 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
通過國家工程教育評估與認證專業 | 料科學與工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車輛工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 測繪工程、地質工程、交通運輸、交通工程、環境工程 |
國家級教師發展中心 | 西南交通大學黨委教師工作部(教師發展中心) |
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 | 交通運輸虛擬模擬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 |
軌道交通電氣化與自動化虛擬模擬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 | |
土木工程虛擬模擬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 | |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機械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基礎力學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
普通物理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
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
電子信息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
土木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 |
交通運輸實驗中心 | |
軌道交通信息工程與技術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
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茅以升班軌道交通創新人才培養實驗區 |
國際化、工程化、差異化的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 |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 北京鐵路局 |
成都市公共交通集團公司 | |
成都市新築路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 | |
成都鐵路局 | |
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 | |
中國南車集團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中國南車集團資陽機車有限公司 | |
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 | |
中國建筑西南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中國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建設單位) | |
國家級精品課程 | 機械設計、土木工程製圖、選線設計、高電壓技術、材料力學、 生產管理、工程測量、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 電磁場與電磁波、電力牽引控制系統、地下鐵道、大學英語、機械原理、 行車組織、交通管理與控制、理論力學、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材料力學性能、起重機金屬結構、橋樑工程概論、財務管理、 貨物運輸組織、工程力學、青心理學、車輛工程、遠動監控技術、 土木工程地質、信息檢索、公共政策概論、材料力學、大學英語、 畫法幾何及工程製圖、電子測量技術、工程力學、橋樑工程 |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大學英語、青年心理學、材料力學、材料力學性能、 車輛工程、地下鐵道、電磁場與電磁波、工程測量、機械原理、 機械設計、行車組織、交通管理與控制、工程力學、理論力學、 高電壓技術、遠動監控技術、選線設計、橋樑工程概論、 土木工程製圖、土木工程地質、公共政策概論、信息檢索、財務管理 |
國家級雙語教學示範課 | 測試技術基礎、跨文化商務溝通、生物感測器 |
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機械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普通物理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
基礎力學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
電子信息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
材料科學與工程基礎課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 |
交通運輸實驗中心 | |
土木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 |
藝術實驗教學中心 | |
心理健康教育實驗中心 | |
經濟管理實驗教學中心 | |
省級精品課程 | 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高等數學、結構力學、大學物理、線性代數、 電路分析、概率論與數理統計、運輸組織學、數學建模、運籌學、 鐵路信號基礎、土木工程概論、鐵路站場及樞紐、工程流體力學、 電工學、基礎工程、大學語文、健美操、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原理、 工程材料、旅客運輸組織、計算機組成原理、操作系統、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高級英語閱讀、計算機網路、供應鏈管理、 現代通信原理、生物信息學、建築設計基礎、現代物流管理基礎、 衛星定位技術與方法、工程化學、文科高等數學、 數字電子技術、固體廢物的處理與處置 |
國家教學成果獲獎名單 | ||
---|---|---|
成果名稱 | 獲獎級別 | 年份 |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整體建構電氣工程教育體系,培養軌道交通一流人才 | 一等獎 | 2009年 |
以“質量工程”為航標,構築我國領先水平的機械基礎教育教學平台 | ||
整合優質資源,實施精品化戰略,建設高水平國家工科機械基礎課程教學基地 | 一等獎 | 2005年 |
依託重點實驗室建立本科生科研和工程實踐體系,培養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 | ||
土建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 一等獎 | 2001年 |
高峰建嶺,打造鐵道工程國際科技人才培養基地,服務高鐵“走出去”戰略 | 二等獎 | 2018年 |
以學為中心的高校課程質量持續提升機制的構建與實施 | ||
基於“生態鏈+方法鏈”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構建與實踐 | ||
“團隊融合、平台互通、資源共享、協同創新”,打造網際網路+基礎力學課程群 | ||
全面提升大學生心理素質,構建國內領先心理健康教育創新示範體系 | 二等獎 | 2014年 |
突出創新能力培養,整合專業優勢資源,構築交通運輸專業人才培養高地 | ||
規範先行,立體推進,培養軌道交通電氣信息工程創新人才 | ||
面向國家重大需求,改革培養模式,有效提升研究生創新實踐能力 | ||
整體構建,系統推進,全面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 | ||
瞄準國家戰略需求,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打造軌道交通行業工程人才培養高地 | ||
創新理念,強化能力,開拓實驗教學大眾化教育與個性化培養相結合的新路子 | 二等獎 | 2009年 |
依託優勢學科,構建優質資源,造就適應軌道交通高速發展的多樣化創新型人才 | ||
全方位構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工科力學教學平台 | ||
打造專業優勢平台,優化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創新性工程型交通運輸專業人才 | ||
全方位構建實踐教學新體系,提高電氣工程類專業學生的工程素質與創新能力 | 二等獎 | 2005年 |
打造國際先進水平的智能作業系統,全面提升作業環節和教學工作的整體質量 | ||
創建示範性職業技術學院實訓基地培養鐵路特色高技能人才 | ||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研究與實踐 | 二等獎 | 2001年 |
適應人才培養需求,轉變教學管理思想,實現教學管理手段現代化 | ||
依託國家工科教學基地,構建以創新與實踐能力培養為核心的機械基礎教學新體系 | ||
土建類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及教學內容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 |
職務 | 姓名 |
---|---|
黨委書記 | 王順洪 |
校長 | 楊丹 |
黨委副書記 | 桂富強、沈火明 |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 張學龍 |
黨委常委、副校長 | 朱健梅、蒲雲、馮曉雲、姚發明、何川 |
副校長 | 周仲榮 |
歷任黨委書記 | |
---|---|
姓名 | 任期 |
顧稀 | 1954年08月至1958年09月 |
錢應麟 | 1958年09月至1960年07月 |
顧稀 | 1960年07月至1962年12月 |
閻燾 | — |
劉聖化 | 1978年09月至1983年 |
王潤霖 | 1983年10月至1993年05月 |
李植松 | --- |
胡正民 | --- |
柯尊平 | 1999年至2000年 |
顧利亞 | 2001年至2014年9月 |
歷任校長 | ||
---|---|---|
時期 | 歷任校長(總辦/監督/坐辦/院長) | 任期 |
山海關北洋鐵路官學堂時期 1896年5月至1900年9月 | 吳調卿(總辦) | 1896年夏 |
羅仙橋(監督) | 1897年10月至1898年秋 | |
胡叔博(監督) | 1898年秋至1898年冬 | |
藍軼符(監督) | 1899年春至1900年9月 | |
唐山鐵路學堂時期 1905年5月至1906年3月 | 梁如浩(總辦) | 1902年5月至1905年7月 |
周壽臣(總辦) | 1905年7月至1906年9月 | |
山海關內外路礦學堂時期 1906年3月至1908年1月 | 方伯梁(監督) | 1905年7月至1908年6月 |
唐山路礦學堂時期 1908年1月至1912年7月 | 羅敦曧(坐辦) | 1908年1月至1908年6月 |
熊崇志(監督) | 1908年6月至1912年7月 | |
唐山鐵路學校時期 1912年7月至1913年9月 | 趙仕北 | 1912年7月至1916年8月 |
唐山工業專門學校時期 1913年9月至1921年7月 | 駱通 | 1916年8月至1917年7月 |
章宗元 | 1917年7月至1920年6月 | |
劉式訓 | 1920年6月至1921年7月 | |
交通大學唐山分校時期 1921年7月至1922年7月 | 葉恭綽(交通大學總校校長) | 1921年5月至1922年5月 |
羅忠忱 | 1921年7月至1922年7月 | |
陸夢雄(交通大學總校長) | 1922年5月至6月 | |
關賡麟 | 1922年6月至1922年7月 | |
交通部唐山大學時期 1922年7月至1928年2月 | 俞文鼎 | 1922年7月至1923年1月 |
劉式訓 | 1923年2月至1924年11月 | |
孫鴻哲 | 1924年11月至1926年1月 | |
茅以升 | 1926年1月至1926年6月 | |
胡仁源 | 1926年3月至1926年6月 | |
常蔭槐 | 1926年6月至1927年9月 | |
唐山交通大學時期 1928年2月至1928年6月 | 程崇 | 1927年9月至1928年5月 |
第二交通大學時期 1928年6月至1928年9月 | 王伯群 | 1928年7月至1928年冬 |
孫鴻哲 | 1928年6月至1928年9月 | |
交通大學唐山土木工程學院時期 1928年9月至1931年8月 | 孫科(總校) | 1928年11月至1930年10月 |
孫鴻哲 | 1928年9月至1929年5月 | |
鄭華 | 1929年2月至1929年9月 | |
黎照寰(總校校長) | 1930年10月至1944年冬 | |
李垕身 | 1929年9月至1930年5月 | |
李書田 | 1930年5月至1932年7月 | |
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時期 1931年8月至1942年1月 | 孫鴻哲 | 1932年8月至1937年10月 |
茅以升(代) | 1938年2月至1938年5月 | |
茅以升 | 1938年5月至1942年4月 | |
國立交通大學貴州分校時期 1942年1月至1946年8月 | 胡博淵 | 1942年4月至1943年8月 |
羅忠忱 | 1943年8月至1945年6月 | |
顧宜孫 | 1945年6月至1946年8月 | |
國立唐山工學院時期 1946年8月1949年7月 | 顧宜孫 | 1946年8月至1949年3月 |
唐振緒(代行院務) | 1949年1月至1949年3月 | |
唐振緒 | 1949年3月至1949年7月 | |
中國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時期 1949年7月至1950年8月 | 茅以升(總校校長) | 1949年10月至1950年8月 |
唐振緒(主任委員) | 1949年7月至1950年9月 | |
北方交通大學唐山工學院時期 1950年8月至1952年5月 | 茅以升(總校校長) | 1950年8月至1952年5月 |
顧稀(代) | 1950年9月至1951年7月 | |
顧稀 | 1951年7月至1957年10月 | |
唐山鐵道學院時期 1952年5月至1972年3月 | 白鐵岩(代) | 1956年8月至1957年6月 |
錢應麟 | 1957年10月至1959年12月 | |
顧稀 | 1959年12月至1966年2月 | |
杜景雲 | 1966年2月至1973年1月 | |
西南交通大學時期 1972年3月—— | 杜景雲(革委會主任) | 1973年1月至1973年11月 |
戈平(主持校務) | 1973年11月至1978年3月 | |
沈正光(主持校務) | 1978年3月至1978年8月 | |
劉聖化 | 1978年8月至1982年1月 | |
閻濤 | 1982年1月至1983年10月 | |
王潤霖 | 1983年10月至1985年10月 | |
沈大元 | 1985年10月至1993年6月 | |
孫翔 | 1993年6月至1995年3月 | |
胡正民 | 1995年5月至1997年12月 | |
周本寬 | 1997年12月至2007年2月 | |
陳春陽 | 2007年2月至2013年9月 | |
徐飛 | 2013年9月-2019年7月 |
西南交通大學傑出校友(部分) | |||||||
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 | 吳自良 | 姚桐斌 | 陳能寬 | ||||
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 林同炎 | 林同驊 | 茅以升 | 翟婉明 | |||
中央研究院院士 | 劉大中 | 林同炎 | 林同驊 | 竺可楨 | 茅以升 | 錢崇澍 | 吳稚暉 |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原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 茅以升 | 張維 | 嚴東生 | 李樹深 | 唐叔賢 | ||
英國皇家學會會士 | 胡春農 | ||||||
英國皇家建築院院士 | 林炳賢 | 黃匡源 | |||||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 | 余海歲 | Simon Iwnicki |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茅以升 | 錢崇澍 | 竺可楨 | 李儼 | 何傑 | 高濟宇 | 方俊 |
汪菊潛 | 林同炎 | 周惠久 | 嚴愷 | 張維 | 劉恢先 | 林同驊 | |
張沛霖 | 林秉南 | 肖紀美 | 徐采棟 | 庄育智 | 陳能寬 | 沈志雲 | |
葛昌純 | 鄒世昌 | 薛禹群 | 彭一剛 | 翟婉明 | 李樹深 | 曹建猷 | |
吳自良 | 余國琮 | 徐祖耀 | 魏壽昆 | 嚴東生 | 陳新民 | 袁見齊 | |
徐僖 | 王鴻禎 | 盧肇鈞 | 經福謙 | 劉寶珺 | 劉仙洲 | 朱物華 | |
張伯聲 | 張文佑 |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張維 | 嚴愷 | 佘俊南 | 譚靖夷 | 邱竹賢 | 龍馭球 | 施仲衡 |
王三一 | 沈志雲 | 陳清如 | 錢清泉 | 王夢恕 | 何華武 | 秦順全 | |
丁榮軍 | 任輝啟 | 田紅旗 | 盧春房 | 顧夏聲 | 李圭白 | 塗善東 | |
嚴東生 | |||||||
中國人民志願軍 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 紀念章獲得者 | 胡敬俺 | 陳大鵬 | 張柏馨 | 徐國健 | 華健清 | 王乃/迺忠 | 蔡幸生 |
楊少文 | 王川 | 傅曉村 | 李澤甘 | 施仲衡 | 沈大元 | 陳祿生 | |
謝錦昌 | 陳秀民 | 賈志良 | 李恩倫 | ||||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軍功章獲得者 | 張柏馨 | 秦傑 | 郝瀛 | 金學易 | 王榮鋆 | ||
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 | 陳雨蓀 | 劉濟源 | 王三一 | 曹克明 | 邵厚坤 | 胡惠泉 | 史玉新 |
林在貫 | 王步雲 | 徐恭義 | 王玉澤 | 王爭鳴 | 蔣先國 | 王長進 | |
劉培碩 | 高宗余 | 彭一剛 | 冉理 | 楊秀仁 | 馬庭林 | 張敏 | |
朱穎 | 肖明清 | 孫樹禮 | 張瑞龍 | 孟祥連 | 崔冰 | 吳德興 | |
湯友富 | 陳民三 | ||||||
知名學者、專家教授 | 伍鏡湖 | 黃壽恆 | 李斐英 | 羅忠忱 | 朱泰信 | 許元啟 | 李汶 |
詹天佑 | 王紹瀛 | 王鈞豪 | 邵福旿 | 范治綸 | 胡剛復 | 謝玉銘 | |
孫竹生 | 楊耀乾 | 林宗彩 | 王公衡 | 李士豪 | 史家宜 | 王竹亭 | |
劉鍾華 | 許協慶 | 汪禧成 | 張萬久 | 張正平 | 任朗 | 李泳 | |
周晨光 | 錢冬生 | 高渠清 | 郭日修 | 孫訓方 | 黃安基 | 王祖訥 | |
唐振緒 | 朱覺 | 唐立民 | 劉基唐 | 金允文 | 楊裕球 | 應尚才 | |
章守華 | 王遵明 | 張榮曾 | 趙祖武 | 李靜波 | 李群湛 | 侯振挺 | |
孫翔 | 何乃民 | 茅以新 | 戴天民 | 周宏業 | 華鳳翔 | 呂季方 | |
陳克濟 | 蔡長年 | 姚明初 | 李慶海 | 余瑞礎 | 黎亮 | 沈智揚 | |
馬如璋 | 焦善慶 | 王柢 | 郭耀煌 | 王家素 | 黃萬里 | 杜鎮遠 | |
勞遠昌 | 謝用九 | 鄧以純 | 簡根賢 | 殷之瀾 | 路湛沁 | 薛卓斌 | |
孟爾盛 | 王其昌 | 郭霖 | 藍田 | 郭彝 | 杜慶萱 | 朱鈴 | |
連級三 | 羅明燏 | 梁綽余 | 郭可詹 | 翁心源 | 侯家源 | 吳鹿鳴 | |
潘承孝 | 張熙年 | 胡為柏 | 葉開沅 | 王潤 | 秦同洛 | 任恩恩 | |
車惠民 | 範文田 | 關寶樹 | 王兆霖 | 汪泰葵 | 嚴雋耄 | 靳蕃 | |
徐躬耦 | 孫遇祺 | 張魯新 | 麥倜曾 | 嚴金秀 | 王金諾 | 張安哥 | |
黨政軍界校友 | 王憲魁 | 劉志軍 | 柯尊平 | 廖少華 | 謝慶生 | 盧春房 | 蔡慶華 |
張辛泰 | 鞏德順 | 馬麟 | 金國生 | 鈕小明 | 盧秀珍 | 徐采棟 | |
蔡延松 | 趙祖康 | 華國英 | 何華武 | 曾湧泉 | 石衡 | 向迪琮 | |
溫應星 | 唐君鉑 | 吳鈺 | 柳克述 | 高步昆 | 羅孝然 | 蕭來潮 | |
王洵才 | 餘明德 | 施嘉干 | 顧康樂 | 葛天回 | 蕭理紛 | 朱望瑜 | |
慶承道 | 裴益祥 | 李中襄 | 王華棠 | 武可久 | 劉繼曾 | 王銀彪 | |
羅霞 | 王曉棟 | 唐堅 | 包惠 | 彭勇 | 柴永強 | 李佳 | |
任輝啟 | 何忠友 | 李文新 | 黃平 | 鄭健 | 房靈敏 | 李靜 | |
侍俊 | 黃敏 | 嚴賀祥 | 蘇呈祥 | 曹俊傑 | 王一宏 | 石大華 | |
蘇全利 | 崔保華 | 劉任遠 | 陳仁福 | 朱忠節 | 譚真 | 武懷讓 | |
陳鴻楷 | 嚴鐵生 | 羅孝登 | 胡博淵 | 楊紀珂 | 蔣崇璟 | 麥保曾 | |
宋金升 | 鳳懋潤 | 李溫平 | 周贊邦 | 肖瑾 | 羅程 | 李鎮南 | |
李特 | 劉宗耀 | 王文景 | 力一 | 馬增玉 | 馮亮功 | 吳調卿 | |
梁如浩 | 周壽臣 | 方伯梁 | 羅敦曧 | 熊崇志 | 趙仕北 | 章宗元 | |
劉式訓 | 關賡麟 | 常蔭槐 | 孫鴻哲 | 鄭華 | 李垕身 | 顧稀 | |
錢應麟 | 劉聖化 | 姜書閣 | 傅勇林 | 徐文炯 | 嵇儲彬 | 向寶璜 | |
鄭孝燮 | 黎錦炯 | 王章清 | 劉文華 | 馮寅 | 彭開宙 | 桂林棲 | |
羅英 | 楊衡石 | 黎傑材 | 田玉珍 | 李國偉 | 王潤霖 | 徐家增 | |
胡漢舟 | 於仲友 | 楊杏佛 | 蔡報瑗 | 徐中 | 余熾昌 | 羊棗 | |
喬羽 | 林旭初 | 宋朝義 | 高慶 | 鄭宏波 | 王鋒君 | 汪洋 | |
郭春英 | 趙月霞 | 高世勤 | 王澤民 | 嚴衛東 | 邵革軍 | ||
商界及其他業界校友 | 貝祖貽 | 史善新 | 王振侯 | 趙吉彬 | 石大華 | 李長進 | 李國瑞 |
孟鳳朝 | 李光前 | 官慶 | 劉輝 | 朱本珍 | 朱穎 | 黃衛中 | |
徐敦美 | 張驥翼 | 李曉寧 | 劉飛香 | 劉汝臣 | 周天想 | 唐克林 | |
徐立華 | 徐立夫 | 吳維洲 | 孫峻岭 | 易有淼 | 田桂英 | 鄭宇 | |
堯茂書 | 丁樹奎 | 崔志剛 | 餘澤西 | 梁永興 | 呂關仁 | 趙世運 | |
韓風險 | 覃正標 | 薛繼連 | 謝正光 | 於增 | 李春冀 | 胡小寧 | |
蒲傑 | 張春生 | 張思慶 | 文武松 | 戚廣楓 | 劉雁 | 林逸民 | |
繆松元 | 馬海民 | 盧偉 | 朱敢平 | 劉自明 | 何勁梅 | 廖林 | |
陳志強 | 孔遁 | 鄭建偉 | 楊志忠 | 程永亮 | 趙春雷 | 佘才高 | |
鮮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