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儒鎮

南省澄邁縣下轄鎮

文儒鎮,隸屬於海南省澄邁縣,位於澄邁縣南端,東與定安縣新竹鎮交界,南與屯昌縣新興鎮、西昌鎮接壤,西鄰仁興鎮,北接瑞溪鎮金江鎮加樂鎮。鎮人民政府駐地距縣城金江鎮28千米。總面積204.2平方千米。

明代隸屬永泰南黎都。1987年4月,改稱文儒鄉。2002年7月,撤鄉並鎮。截至2018年末,文儒鎮戶籍人口44292人。截至2020年6月,文儒鎮轄1個社區、13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文儒墟。

2011年,文儒鎮農民人均純收入6537元。截至2018年末,文儒鎮有工業企業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6個。

歷史沿革


明代隸屬永泰南黎都。
清沿襲明,設南黎一都、南黎二都、南黎正都。
民國初期,屬澄二區北雁鄉。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3月,因國民黨將軍王毅,字“任之”其原籍為此地,北雁鄉改名為任之鄉,屬澄二區。
1950年5月,澄二區任之鄉複名北雁鄉。
1957年11月,為紀念中國工農紅軍瓊崖獨立師師長王文宇(儒),北雁鄉更名為文儒鄉。
1958年9月20日,撤鄉建社,加樂、文儒2個鄉和紅崗農場合併設立加樂公社。
1961年5月,加樂公社劃出文儒公社。
1983年10月,改名文儒區公所。
1987年4月,改稱文儒鄉。
2002年7月,撤鄉並鎮,與石浮鄉合併,設立文儒鎮。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02年7月,轄13個村委會、72個自然村。
2011年末,轄村頭、山心、文豐、土腰、坡尾、文儒、桂根、石浮、檳榔根、大邊、加月、珠寶嶺、昌文13個村,72個自然村。境內有紅崗農場(轄7個科室、1個派出所、38個橡膠生產隊)。

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文儒鎮轄1個社區、13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文儒墟。
文儒鎮區劃詳情
紅崗居社區山心村村頭村檳榔根
文豐村坡尾村土腰村大邊村
文儒村石浮村桂根村珠寶嶺村
加月村昌文村//

自然資源


2011年末,文儒鎮有耕地面積30640畝,人均1.07畝;水田17273畝,人均0.60畝;林地面積8183畝。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末,文儒鎮轄區總人口41276人,其中紅崗農場12600人,城鎮常住人口12761人。另有流動人口260人。總人口中,男性22685人,佔55%;女性18591人,佔45%;14歲以下8758人,佔21.2%;15~64歲27575人,佔66.8%;65歲以上4943人,佔12%。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40598人,佔98.4%;黎族678人,佔總人口的1.6%。2011年,人口出生率15.7‰,人口死亡率2.9‰,人口自然增長率12.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20人。
截至2008年末,文儒鎮戶籍人口44292人。
文儒鎮
文儒鎮

經濟


綜述

2011年,文儒鎮農民人均純收入6537元。2011年,財政總收入873萬元,比上年增長94%。其中地方財政收入489.8萬元,比上年增長36%。
截至2018年末,文儒鎮有工業企業2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6個。

農業

2011年,文儒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37億元,比上年增長42.3%。
糧食作物以種植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1.24萬噸,其中水稻1.19萬噸,人均288.3千克。主要經濟作物為橡膠、檳榔。2011年,橡膠種植面積11.9萬畝,其中紅崗農場5萬畝,產量7623噸,干膠生產3523噸。檳榔種植面積1.85萬畝,產量3500噸。
文儒鎮
文儒鎮
畜牧業以飼養山寮雞等家禽為主。2011年,家禽年飼養量28萬羽;有海南茂源農牧業有限公司的國家級優質肉牛養殖基地1個。特色飼養業有養山豬、養蛇、養山雞、養蜂等;其中山豬場1個,年養山豬達805頭。沉香為特色經濟作物。

工業

文儒鎮以橡膠加工為主。2011年,文儒鎮有工業企業2家,職工58人。2011年,工業總產值1853萬元,比上年增長11.2%。

商業

2011年末,文儒鎮有商業網點421個,集貿市場3個。年成交額7821萬元,比上年增長10.6%。

金融

2011年末,文儒鎮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0.89億元,比上年增長0.2%。

郵政業

2011年,文儒鎮郵政業務總量21.5萬元,其中純收入4.9萬元。

電信業

2011年,文儒鎮電信業務收入98萬元。

交通


文儒鎮有省道金屯線過境,境內長13千米,雙向2車道,北向通往海口、南向通往屯昌;省道雲文線過境,境內長16千米,雙向2車道,北向通往海口。2011年末,文儒鎮鎮區道路總長度3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長度0.16米;道路鋪裝面積9.2平方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面積0.31平方千米。2011年末,文儒鎮鎮區有客運站1個,日發客運汽車24班次,日均客運量500餘人次。另有海口至紅崗班線,日發客運汽車8班次,日均客運量200餘人次。
文儒鎮
文儒鎮

社會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文儒鎮有幼兒園6所,在園幼兒1370人,專任教師18人;小學19所,在校生4112人,專任教師29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648人,專任教師6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28萬元,比上年增長21.3%,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3.2%,比上年提高了0.1個百分點。
文儒鎮
文儒鎮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文儒鎮有鎮文化站1個,各類圖書室13個,藏書21.2萬冊。有線電視用戶2311戶,入戶率38%。.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文儒鎮有鎮級衛生院3個,衛生室38個,有床位71張,每千人擁有病床17.8張。專業衛生人員93人,其中執業醫師9人,執業助理醫師16人,註冊護士25人。2011年,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2.85萬人次。村民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99.7%。居民人口平均期望壽命72.3歲,其中男性71.6歲,女性72.4歲。

體育事業

2011年末,文儒鎮有學校體育場4個,13個村均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32%。

社會保障

2011年,文儒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23戶,人數293人,月支出5.09萬元,月人均173.5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185人次,共支出8.8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46戶,人數738人,支出93.86萬元,月人均106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47人,撫恤事業費支出17.73萬元。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3580人,參保率89%;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2473人,參保率90.9%。

基礎設施

●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文儒鎮有郵政局代辦所1處。報刊累計期發行25.8萬份(冊)。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8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1萬門,固定電話用戶1200戶,電話普及率30%;行動電話用戶1.6萬戶,網際網路用戶450戶。
● 給排水
2011年末,文儒鎮鎮區居民生活用水由大口徑水井及手搖井供給,年生活用水62.9萬噸,年人均生活用水70.1噸。
● 供電
2011年末,文儒鎮鎮區生活用電由文儒變電站供給,年供電量734萬千瓦時。
● 燃氣
2011年末,文儒鎮鎮區有加氣站1個,煤氣用戶2113戶,其中工業用戶7戶,居民用戶2106戶,燃氣普及率為32.6%,月煤氣平均用量50700立方米。
● 園林綠化
2011年末,文儒鎮鎮區綠化面積0.8公頃。

文化


地名由來

文儒鎮因中國工農紅軍瓊崖獨立師師長王文儒烈士而得名。

民族文化

文儒鎮民間文化有雕刻、民間八音吹奏、民間歌謠等。

特產美食

● 山寮雞
文儒山寮雞屬於土家雞,但又優質於一般的土家雞。是海南省著名的禽類產品中名、特、優產品之一,該雞腳細短且呈扁三梭形,粗食,抗病力強,公雞肌肉結實,羽毛多為黃褐色斑點尾羽為黑色。母雞體型中等,羽毛為白色帶黑色斑點,尾羽為黑色,雞肉品質特徵:雞皮黃金色,肉質鮮細、嫩、清甜可口等特色。山寮雞放養在遠離人居的農戶橡膠園、檳榔園、果園、山林等自然環境中,因雞舍為山寮棚,故稱為山寮雞。山寮雞平時飲山間野泉,覓山裡蚱蜢、蚯蚓、蠅蛆、草籽等天然野外物種,輔以玉米、稻穀、木瓜、米糠等農家自產作物餵養,符合現代人對綠色食品的要求。
文儒鎮
文儒鎮
● 澄邁福牛
澄邁福牛是以和牛作為父本、本地黃牛作為母本,通過人工授精技術改良生產出來的雜交牛,具有適應性強、體型大、增重快、產肉率高、脂肪酸含量較低等特點。

旅遊


旅遊景點

● 綜述
文儒鎮是全省著名的革命老區,以王文儒烈士的名字來命名。境內有王文儒革命烈士紀念碑、紅軍革命傳統教育根據地、紅軍司令部舊址、紅軍列寧學校、紅軍後方醫院、紅軍哨所石洞等革命史跡,還有旅遊風景區——濟公山
● 王文儒烈士紀念碑
文儒鎮
王文儒烈士紀念碑坐落在澄邁縣文儒村委會加雕村東側。建於1959年2月15日,面東背西。水泥結構,八方體形,高5米。王文儒於1899年出生在澄邁縣文儒鄉良田村一個貧農家庭,幼年參加革命,是早期瓊崖獨立師師長。1925年,王文儒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升任一營副營長兼一連連長,並被派到由葉劍英在廣州舉辦的軍事訓練班學習。民國十六年(1927年)12月初,在南田村揭竿起義,攻打國民黨反動派和各個民團據點,歷任紅軍營長、團長,獨立師師長等職務,並建立了“紅色娘子軍”連隊,使瓊東(現屬瓊海)、澄邁等7個縣相繼恢復和成立蘇維埃政權。民國二十一年(1932年)7月,在母瑞山戰鬥中,他指揮紅軍對數倍於己的敵人激戰10多天後,遭叛徒出賣而不幸被捕。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7月間,國民黨將他押赴府城刑場處決。臨刑前他還向沿途群眾點頭告別,並高呼口號:“打倒國民黨反動派!”“共產主義萬歲!”為紀念王文儒革命烈士,政府有關部門於1958年建成了王文儒革命烈士紀念碑。1991年,澄邁縣政府又對紀念碑進行了重新裝修建設。
文儒鎮
文儒鎮
● 濟公山
文儒鎮
濟公山位於澄邁縣南部的紅崗農場境內,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片片橡膠林、胡椒園,每處都是綠得欲滴。當抬頭仰望,於萬綠叢中矗立的一座不怎麼大的石山上,有塊凸凸凹凹巨石簡直不二於傳說的治惡揚善的半仙活佛濟公的形象。這山便得名“濟公山”。除惟妙惟肖、堪稱一絕的濟公石像外,目前還發現有濟公椅、濟公鞋、濟公腳印等奇石景點50多處。

獲得榮譽


2010年,文儒鎮被評為第四屆中國(海南)生態文化論壇“中國生態文化名鎮”;
2012年,文儒鎮被評為創新中國旅遊論壇“中國最佳綠色生態休閑旅遊名鎮”;
2016年,文儒鎮成為海南省百個特色小鎮之一(海南省生態農牧業特色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