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紅山鄉的結果 展開

紅山鄉

雲南省巧家縣紅山鄉

紅山鄉位於巧家縣城東北部,距縣城198公里,地處金沙江南岸和牛欄江西岸交匯的三角地帶。東臨牛欄江,與魯甸縣梭山鄉相望,南與本縣小河鎮接壤,西與本縣東坪鄉相連,北與四川省金陽縣和昭通市昭陽區隔江相望。

經濟發展


2009年,全鄉國內生產總值3500萬元,其中第一產業完成3000萬元,第二、三產業完成500萬元。全鄉累計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00萬元。
農業 紅山人民始終堅持穩糧、調結構的經濟發展思路,以豐富的資源為依託,以市場為導向,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初步形成了以糧食、花椒、蠟蟲、核桃、蠶桑、魔芋優勢互補,協調發展的新格局。糧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洋芋、稻穀和黃豆。鄉黨委、政府堅持走科教與經濟發展緊密結合的道路,加大農業產業調整力度,大力推廣兩雜良種和科技措施,每年在白果、紙廠和紅山村搞鄉村科技樣板基地,推廣優良玉米品種、脫毒洋芋和地膜覆蓋為主的農業科技。2009年主要農作物先進適用技術覆蓋率達65%,農作物優良品種覆蓋率達85%,畜牧良種覆蓋率達35%,2009年完成糧食產量8105.5噸,產量比上年增長1.3%,收入比上年增加58.9萬元。
花椒產業是紅山鄉的主導產業,全鄉至2009年共發展花椒10020畝,其中建立書記、鄉長樣板花椒林800多畝,年產量600萬公斤;蠟蟲主要分佈在紅山村、天星村和白果村,已發展到3000畝,2009年產量達10萬公斤。全鄉發展核桃1190畝,其中2009年在紅山村種植優良嫁接核桃350畝,年產量68萬公斤。2009年,鄉黨委、政府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在金沙江和牛欄江沿岸的牛欄村、黑鐵村、保坪村和安邦村發展蠶桑產業,共1500畝。2009年牛欄村被列為縣蠶桑基地村,種植蠶桑1500畝,促進了紅山蠶桑產業的規模化發展;2009年,鄉黨委、政府新規劃2000畝好田好地種植蠶桑。至此,全鄉種桑面積已達4000畝。2009年,全鄉產鮮繭10噸,收入達10.7餘萬元。鄉人民政府因地制宜在天星、紅山和保坪三個村指導農民大力發展魔芋產業,已初具規模,年產量達130萬公斤。畜牧業主要在高二半山和高寒山區發展黃羊和黃牛養殖,紅山鄉交通的不斷改善也使全鄉農民養殖生豬的積極性高漲,產值比上年增加151.7萬元。

社會事業


紅山鄉始終堅持“科教興鄉戰略,採取多渠道籌集資金,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全鄉共有21所公民校,其中中學1所,學校佔地面積22349平方米,其中共建校舍10496平方米。2009年新建中心學校教學大樓1458平方米。在校生3659人,教師148人,初中在校生754人,小學在校生2905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6.5%。鄉醫療衛生服務機構2個,床位16張,衛生技術人員9人;村級衛生室4個,村醫10人。
豐富的水資源,為紅山水利建設提供了保障,以吊水岩瀑布為源的灌溉渠主要有途經紙廠村到白果村曾家坪的白果堰,紅山村主灌渠紅山大堰、紅山小堰,為保坪村提供豐足灌溉水源的窩凼堰和為牛欄村馬路片區輸送灌溉水源的麻壕堰。以牛欄江為水源建的有黃角樹的欄江堰.天星村境內有田壩堰和學堂堰。1984年以來,鄉人民政府先後投資,架通了紅山集鎮管道引水,解決了1400多人的飲水問題,並先後投資架通了天星村管網、牛欄管網、紅山村良子管網、紅山村水俺凼管網和紅山村思茅坪管網,修建白果地窖50個、建泉眼水池8個,解決了人民的吃水問題和農田灌溉問題,農業水利化程度有了進一步的提高。
精神文明建設與民主政治建設。1998年,鄉人民政府成功舉辦了紅山鄉首屆苗族花山節,使紅山村松林少年文藝隊得以壯大,白果村山核桃林文藝隊得以進一步的發展,為發展民間文化和民間藝術創造了優越的環境。2009年,鄉中心學校舉全鄉教職工之力,舉辦了紅山鄉教職工運動會,為紅山鄉發展體育事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促進了紅山鄉精神文明建設的健康發展。
2008年,村級體制改革順利完成,依法選舉產生了8個村民委員會和村黨支部。2009年,在鄉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全鄉8個村的換屆工作圓滿完成,共選舉產生了43名村委會和村黨支部成員,為鞏固和發展基層組織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使行政執法責任制村務公開等基層制度得到了有效的推行。在實施“文明細胞”工程中,積極開展講文明、樹新風、創建文明單位、文明村社和十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湧現出了一個個文明單位。在8個村開展的“爭先創優”活動和實施“雲嶺先鋒”工程、“結對”扶貧工程,為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和農村物質文明建設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得到進一步的強化,全鄉8個村認真開展了安全文明村社和無毒村社活動,進一步推動了紅山鄉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

基礎建設


2009年末,全鄉耕地面積13917畝,其中水田782畝,旱地13135畝。森林覆蓋率達34.3%,天然林50328畝,用材林31314畝,經濟林13870畝。紅山境內動植物種類繁多,名貴植物有木蘭紅椿、杜鵑、芍藥、山茶、杜仲、梧桐,名貴動物有猴、鹿、獐子等。
2000年,裝機容量2×250千瓦的紅山電站建成投入發電,結束了紅山鄉無電的歷史,解決了紅山村、天星村、白果村和牛欄村馬路良子片區的廣大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用電。2001年大電網進入紅山鄉的安邦村和黑鐵村解決了部分農戶的用電問題,2003年大電網與紅山電站併網使用。2004年完成全鄉6個村的農電網改造工程,解決了95%的農戶用電問題。2002年,紅山鄉便民服務中心建成投入使用,進一步改善了辦公條件。2004年,滇能集團正式籌建裝機容量12萬千瓦的紅山境內的黃角樹水電站。
哨紅公路途經安邦村、黑鐵村、保坪村、白果村和紙廠村進入紅山鄉政府駐地,把紅山集鎮、保坪集市和黑鐵集市連成一線。2003年,紅東公路建成通車,紅山結束了斷頭路的歷史。哨紅公路和紅東公路成為紅山對外來往的主要通道,使紅山商品經濟呈現出空前的發展勢態。2009年牛欄村公路建成通車后,全鄉實現村村通公路、通電、通電話和移動通訊。
紅山集鎮為紅山鄉商品經濟發展提供了優越的環境,是紅山商品集散中心。保坪集市和黑鐵集市主要以農產品交易為主,為安邦村、黑鐵村和保坪村發展農產品起到了決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