爛石

詞語

爛石,漢語詞語,既可指傳說中的一種神奇之石;又可指使石灼爛,形容旱熱之至;還可指碎石。出自《拾遺記·員嶠山》《說苑·君道》《茶經·源》。

詞語來源


晉·王嘉《拾遺記·員嶠山》:“﹝神龜﹞時出爛石上……此石常浮於水邊,方數百里,其色多紅。燒之,有煙數百里,升天則有香雲;香雲遍潤,則成香雨。”
宋·范成大《曉發飛烏晨霞滿天少頃大雨戲記其事》詩:“爛石燒成香,汗礎潤如洗。”
漢·劉向《說苑·君道》:“ 湯之時大旱七年, 雒坼川竭,煎沙爛石,於是使人持三足鼎祝山川。”
唐·楊炯渾天賦》:“以天乙之武也,焦土而爛石;以唐堯之德也,襄陵懷山。”
宋·秦觀《湯泉賦》:“ 弱水儲陰,投羽必沉;火井萃陽,爛石灼金。”
唐·陸羽《茶經·源》:“上者,生爛石;中者,生礫壤;下者,生黃土。”
唐·陸羽《茶經·造》:“茶之筍者,生爛石沃土,長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採焉。”
宋·蘇軾 《病中夜讀朱博士詩》詩:“崎嶇爛石上,得此一寸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