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尺蠖

昆蟲綱鱗翅目的動物

昆蟲名,屬鱗翅目尺蛾科。中國南北方棗區普遍發生,以四川、廣西、雲南、浙江等省受害較重。以幼蟲為害棗、蘋果、梨的嫩芽、嫩葉及花蕾,嚴重發生的年份,可將棗芽、棗葉及花蕾吃光,不但造成當年絕產,而且影響翌年產量。

形態特徵


棗尺蠖
棗尺蠖
成蟲雌蛾體長12-17毫米,灰褐色,無翅;腹部背面密被刺毛和毛鱗;觸角絲狀,喙(口器)退化,各足脛節有5個白環產卵器細長、管狀,可縮入體內。雄蛾體長10-15毫米;前翅灰褐色,內橫線、外橫線黑色且清晰,中橫線不太明顯,中室端有黑紋,外橫線中部折成角狀;后翅灰色,中部有1條黑色波狀橫線,內側有1黑點。中後足有1對端距。
卵橢圓形,有光澤,常數十粒或數百粒聚集成1塊。初產時淡綠色,逐漸變為淡黃褐色,接近孵化時呈暗黑色。
幼蟲1齡幼蟲黑色,有5條白色橫環紋;2齡幼蟲綠色,有7條白色縱走條紋;3齡幼蟲灰綠色,有13條白色縱條紋;4齡幼蟲縱條紋變為黃色與灰白色相間;5齡幼蟲(老齡幼蟲)灰褐色或青灰色,有25條灰白色縱條紋。胸足3對,腹足1對,臀足1對。
蛹棗紅色,體長約15毫米。

生活習性及發生規律


1年1代,有少數個體2年完成1代,以蛹在樹冠下3--20厘米深的土中越冬,近樹榦基部越冬蛹較多。翌年2月中旬至4月上旬為成蟲羽化期,羽化盛期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雌蛾羽化後於傍晚大量出土爬行上樹;雄蛾趨光性強,多在下午羽化,出土后爬到樹榦、主枝陰面靜伏,晚間飛翔尋找雌蛾交尾。雌蛾交尾后3日內大量產卵,每頭雌蛾產卵量1000-1200粒,卵多產在枝權粗皮裂縫內,卵期10--25天。棗芽萌發時幼蟲開始孵化,3月下旬至4月上旬為孵化盛期。3--6月為幼蟲為害期,以4月為害最重。幼蟲喜分散活動,爬行迅速並能吐絲下垂借風力轉移蔓延,幼蟲具假死性,遇驚擾即吐絲下垂。幼蟲的食量隨蟲齡增長而急劇增大,4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老熟幼蟲入土化蛹。
棗尺蠖成蟲的羽化受天氣影響很大,氣溫高的晴天出土羽化多,氣溫低的陰天或降雨天則出土少。

防治方法


(1)阻止雌成蟲、幼蟲上樹成蟲羽化前在樹榦基部綁15--20厘米寬的塑料薄膜帶,環繞樹榦一周,下緣用土壓實,介面處釘牢、上緣塗上粘蟲葯帶,既可阻止雌蛾上樹產卵,又可防止樹下幼蟲孵化后爬行上樹。粘蟲藥劑配製:黃油10份、機油5份、菊酯類藥劑1份,充分混和即成。
棗尺蠖
棗尺蠖
(2)殺卵在環繞樹榦的塑料薄膜帶下方綁一圈草環,引誘雌蛾產卵其中。自成蟲羽化之日起每半月換1次草環,換下后燒掉,如此更換草環3-4次即可。
(3)敲樹振蟲利用1、2齡幼蟲的假死性,可振落幼蟲及時消滅。
(4)藥劑防治在3齡幼蟲之前噴灑1500倍25%天達滅幼脲3號或2000倍20%天達蟲醯肼藥液1—2次,可有效地消滅棗尺蠖幼蟲危害。
(5)保護天敵據在河南新鄭調查,腫跗姬蜂、家蠶追寄蠅彩艷寬額寄蠅,以棗尺蠖幼蟲為寄主,老熟幼蟲的寄生率可以達到30%-50%。應注意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