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朱集鎮的結果 展開

朱集鎮

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下轄鎮

朱集鎮,隸屬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地處社旗縣東南部,南陽、駐馬店兩市,社旗、唐河、泌陽三縣結合部,東鄰駐馬店市泌陽縣泰山廟鄉,南接唐河縣少拜寺鎮,西連饒良鎮,西北連苗店鎮,北接駐馬店市泌陽縣郭集鄉。轄區面積110.49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朱集鎮常住人口為42867人。

1955年,設朱集中心鄉。1958年,划入饒良公社。1961年,設朱集公社。1965年,歸入社旗縣。1983年,改鄉。2005年11月,原田莊鄉併入朱集鄉。2008年1月,撤鄉設鎮。截至2020年6月,朱集鎮轄27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朱集村。

2018年,朱集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9個。

歷史沿革


原屬泌陽縣饒良區朱集鄉。
1955年,設朱集中心鄉。
1958年,划入饒良公社。
1961年,設朱集公社。
1965年,歸入社旗縣。
1983年,改鄉。
2005年11月,原田莊鄉併入朱集鄉。
2008年1月,撤鄉設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朱集鎮轄朱集、鄧崗、殷河、李庵、牛庄、耿庄、田莊、段窪、楊庄、泥河趙、后李、葛庄、梁庄、苟庄、王老莊、袁老莊、古城、王卯、李黃、前張、許庄、雷庄、劉墳堂、茨元、端公、齊莊、薛崗27個村民委員會,下設277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朱集鎮轄27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朱集村。
朱集村王卯村齊莊村古城村王老莊村袁老莊村苟庄村
前張村李黃村端公村薛崗村茨園村雷庄村劉墳堂村
許庄村田莊村梁庄村葛庄村后李庄村泥河趙村楊庄村
段窪村耿庄村李庵村殷河村牛庄村鄧崗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朱集鎮
朱集鎮
朱集鎮地處社旗縣東南部,南陽、駐馬店兩市,社旗、唐河、泌陽三縣結合部,東鄰駐馬店市泌陽縣泰山廟鄉,南接唐河縣少拜寺鎮,西連饒良鎮,西北連苗店鎮,北接駐馬店市泌陽縣郭集鄉。轄區面積110.4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朱集鎮地勢北高南低。地形崗丘平地相間,七條較大崗地均為南北走向,地面高程在海拔120~160米之間。

水文

朱集鎮境內河道屬長江流域。流域面積55.8平方千米,自東向西依次有毗河、丁橋泥河、殷河、泥河、構樹園泥河4條,河道總長度59千米。境內最大的河流為毗河,從王卯村至茨元村流經境內王卯、李黃、苟庄、朱集、許庄、王老莊、雷庄、茨元,境內長18.6千米,年均流量1.7立方米/秒。

自然資源


朱集鎮境內鐵礦資源豐富,自南向北總面積約23.5平方千米,含鐵量在20%~30%之間,礦層在500~700米之間,厚度1000米左右。

人口民族


2011年末,朱集鎮轄區總人口6.20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3000人,城鎮化率21%。另有流動人口800人。總人口中,男性31300人,佔50.5%;女性30700人,佔49.5%;14歲以下9920人,佔16%;15~64歲34844人,佔56.2%;65歲以上17236人,佔27.8%。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61690人,佔99.5%;有少數民族回族310人,佔0.5%。人口出生率11.5‰,死亡率5.5‰,人口自然增長率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85人。
2017年末,朱集鎮常住人口51385人。
截至2018年末,朱集鎮戶籍人口為67039人。
2021年8月15日,根據社旗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朱集鎮常住人口為42867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朱集鎮財政總收入968.6萬元,比上年增長15.7%。地稅完成256萬元,煙葉特產稅730萬元。人均財政收入156元,比上年增長8%。農民純收入4893元,比上年增長9%。
2018年,朱集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99個。

農業

2011年,朱集鎮耕地面積9.8萬畝,人均1.58畝。
2011年,朱集鎮農業總產值2.48億元,農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26%。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生產糧食5.17萬噸,人均1086千克,其中小麥3.5萬噸,玉米1.46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煙葉、林果、棉花。煙葉種植面積1.46萬畝,畝均產量175千克,收購煙葉184.5萬千克,創特產稅516萬元,在種植面積和收購總量上連續五年居南陽市第一位。發展煙菜輪作6000畝,蔬菜品種有蘿蔔、白菜、大蔥、比久甘藍等,在前張等村建立3000畝黃金梨、晚秋黃梨示範基地,註冊“宛東綠豐”商標,年產值950萬元。棉花種植面積2萬畝,優質棉率達95%以上。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13.5萬頭,年末存欄7.2萬頭;羊飼養量3.9萬隻,年末存欄2.8萬隻;家禽飼養量38.8萬羽,上市家禽22.9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6850噸,其中豬肉4725噸,牛肉1193噸,羊肉146噸;禽蛋1551噸,鮮奶1102噸。畜牧業總產值1.1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4.4%。全年水果種植面積0.5萬畝,產量1.5萬噸,主要品種有黃金梨。漁業以養殖鯉魚、鏈魚為主,漁業總產值0.5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0.2%。大型農業機械0.5萬台(輛)。
截至2011年末,朱集鎮累計造林2萬畝,林木覆蓋率35%。

工業

朱集鎮以棉花加工和脫絨榨油廠為主導產業,為宛東最大的棉花生產、收購、加工集散地。
2011年,朱集鎮工業總產值達到2.89億元,比上年增長14%,工業增加值佔地區生產總值的31.9%。限額以上工業企業5家,限額以下企業47家,增加值1.19億元。銀基、銀鑫等10家棉業公司的技改、擴建和設備更新項目已完成投產,成為鎮區棉花產業的龍頭企業。

商業

2011年末,朱集鎮有商業網點240個,職工780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69億元,比上年增長8%;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5億元,比上年增長25%。

金融

2011年末,朱集鎮境內有2家銀行和金融機構開設了分行或設立了辦事處;各類存款餘額1.27億元,比上年增長15%;人均儲蓄2050元;各項貸款餘額0.9億元,比上年增長20%。
郵政業
2011年末,朱集鎮郵政業務總量1000萬元,其中純收入100萬元。

社會


文體事業

1994年,朱集鎮建廣播電視站。
2011年末,朱集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化活動中心26個。文化行業從業人員110人。學校體育場5個。85.5%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20%。有線電視用戶5300戶,入戶率達69%。

教育

2011年末,朱集鎮有幼兒園16所,在園幼兒988人,專任教師85人;小學28所,在校生3982人,專任教師173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4950人,專任教師162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朱集鎮教育經費達476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420萬元。

科技事業

2011年末,朱集鎮有各類科技人才2000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450人,經營管理人才532人,技能人才180人,農村實用人才755人。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朱集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0個,其中衛生院2家、村衛生室28個;病床148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2.4張;固定資產總值5800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86人,其中執業醫師39人,執業助理醫師46人,註冊護士132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4.6人、執業(助理)醫師1.4人、註冊護士2.1人。法定報告傳染病發病率為0/10萬,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8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4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4.9萬人,參合率達100%。

社會保障

2011年,朱集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86戶,人數120人,支出43萬元,比上年增長18%;月人均160元,比上年增長10%;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363人次,支出9.07萬元,比上年增長5%。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850戶,人數2583人,支出281.3萬元,比上年增長29%;月人均72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10人,支出16.5萬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五保分散供養670人,支出73.7萬元,比上年增長10%。農村醫療救助37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363人次,共支出9.07萬元,比上年增長5%;農村臨時救濟650人次,支出12萬元,比上年增長21%。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63人,撫恤事業支出92萬元。社會福利費23萬元。敬老院1家,床位163張。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41000人,參保率95%。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朱集鎮有郵政網點2個,代辦所27處,報紙、期刊累計發行1.1萬份(冊)。電信所2家,服務網點27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3.5萬門,固定電話用戶1.1萬戶,電話用戶普及率64%。

基礎設施

道路
2011年末,朱集鎮鎮區道路總長度7.5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長度0.58米;橋樑3座,總長度0.7千米。
給排水
2011年末,朱集鎮鎮區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3.6千米,年人均生活用水12噸;排水管道4.5千米。
供電
2011年末,朱集鎮有鎮區擁有500千伏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260台。年售電量累計完成0.28億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100%,供電可靠率100%。
園林綠化
2011年末,朱集鎮有鎮區公園2個,公園面積2公頃,綠化覆蓋率100%。

交通


朱集鎮有縣鄉(鎮)級公路2條,總長33千米。

旅遊


名勝旅遊

朱集鎮有境內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漢代古城遺址。

文化


地名由來

漢代朱姓建村開店,名朱家店。逐漸形成了集鎮。稱朱家集,簡稱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