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朱集鎮的結果 展開

朱集鎮

山東省德州市樂陵市轄鎮

徠朱集鎮位於樂陵市東北部,距市政府7.5公里,東與慶雲縣東辛店鄉相接,北隔漳衛新河與河北省鹽山縣相望,西與胡家街道辦事處、西段鄉接壤,南與雲紅街道辦事處相連。轄39個社區6個行政村,總面積90平方公里,鎮域人口6.5萬人,其中鎮駐地人口1.27萬人。

2019年9月24日,朱集鎮(紅棗)入選第九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名單。2019年10月,朱集鎮入選“2019年度全國綜合實力千強鎮”。

2020年7月,獲得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榮譽稱號。2020年11月,入選2020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十億元鎮名單。

歷史沿革


1955年設朱集區,1958年1月撤區劃鄉,同年9月改為人民公社,1983年底改為朱集鄉,轄48個村。1993年9月原大徐鄉併入朱集鄉,轄72個行政村。1997年4月撤鄉划鎮。2000年6月原三間堂鄉併入朱集鎮,共108個行政村。
朱集鎮[山東省德州市樂陵市下轄鎮]
朱集鎮[山東省德州市樂陵市下轄鎮]

地理環境


樂陵市朱集鎮位於山東、河北兩省和樂陵、慶雲鹽山三縣交界,北靠漳衛新河。轄39個社區6個行政村,總面積90平方公里,鎮域人口6.5萬人,其中鎮駐地人口1.27萬人。全鎮姓氏有王、張、李、劉等近100個姓氏。其中王姓氏最多,有1.11萬人。自然狀況該鎮地處平原地帶,地勢平坦。東西最大距離1.5公里,南北最大距離13.5公里,全鎮佔地面積9000公頃。適合種植的農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高粱、穀子、大豆等。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
萬畝棗林
萬畝棗林

政治


朱集鎮共有108個行政村,村級黨支部108個,企業黨支部6個,黨員2542人。黨員學習教育活動開展情況良好,成效顯著。黨組織及黨員在帶領群眾發家致富過程中,真正起到了強大的推動作用。

經濟


第一產業

建國初期,全鎮糧食平均畝產70公斤,總產50萬公斤;1978年平均畝產600公斤,總產4500萬公斤。建國初期,全鎮農業總產值130萬元,1978年3700萬元,2000年為1.86億元。種植業總產值7000萬元,林果業總產值9100萬元,畜牧業總產值930萬元。耕地面積9000公頃,農作物播種面積7500公頃,其中糧食作物播種面積3500公頃,經濟作物4000公頃。糧、經作物產值之比為1∶1.33。

第二產業

建國初期全鎮第二產業從業人員60人,實現產值30萬元,實現利稅3萬元;1978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200人,實現產值500萬元,實現利稅6萬元;2000年全鎮第二產業從業人員8000人,實現產值3.29億元,實現利稅3000萬元。

第三產業

徠1978年,全鎮第三產業從業人員100人,年創產值20萬元,利稅2萬元。2000年全鎮共有商業、飲食業、服務業等各類服務網點3800戶,從業人員1.5萬人,年創產值1.05億元、利稅1000萬元。
朱集鎮棗林
朱集鎮棗林
特色產業1998年以來,朱集鎮適應市場經濟和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從鎮情實際出發,經多方考察論證,確立了發

社會


文教科技全鎮共有初級中學兩處,在校學生2482人,完全小學11處,在校學生5258人。全鎮共有專任中學教師146人,小學教師239人。為國家輸送大中專學生1168名,其中專科生573名,大學生568名,研究生17名。
人民生活水平建國前,人均收入30元,年人均糧食25公斤。1978年人均純收入350元,年人均糧食320公斤。2000年人均純收入3600元,人均年末存款餘額2400元。電視機1.5萬台,機動車輛1.4萬輛。
朱集鎮[山東省德州市樂陵市下轄鎮]
朱集鎮[山東省德州市樂陵市下轄鎮]
鄉鎮建設建國前人均住房5平方米。1978年人均7平方米,2000年人均35平方米。
集體福利朱集鎮現有福利企業6家,職工260多人。養老院一處,收養孤寡老人46人。建國前入黨的老黨員每月可享受100元特殊津貼,退休老幹部每月可享受60元醫療補助,鰥寡孤獨老人可根據情況享受特殊津貼20~60元。每年考入大學本科的考生可享受500~1000元獎學金。

代表人物


常大娘(1891~1974)本姓劉,名相會,出生於朱集鎮(原三間堂鄉)劉玉亭村,九歲到大常村做童養媳,丈夫常培仁是個啞巴,他們先後育有四個兒子,兩個女兒。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1938年肖華司令員率八路軍挺進縱隊來到了樂陵,開闢了冀魯邊區抗日根據地。常大娘帶領自己的兒女義無反顧地投身了革命,凡來她家養傷、開會、住宿的八路軍幹部、戰士,都親切地叫她一聲“娘”。1942年是抗日戰爭最艱苦的一年,常大娘家便成了冀魯邊區地委和靖遠縣的機關駐地,常大娘帶領一家人挖地道、養傷員、察敵情、送情報,為樂陵的抗戰事業立下了不朽的功勛。
新中國成立以後,常大娘連任樂陵縣一至三屆人大代表。1972年,年已81歲高齡的常大娘卧病在床,地、縣領導來看她,問她還有什麼要求,她鄭重地提出她惟一的要求就是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縣裡的同志來到她的病床前,鄭重地通知,她已被批准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
百棗園
百棗園

旅遊


棗林遊覽區
棗林遊覽區位於樂陵市朱集鎮,為全國最大千年原始人工結果林,先後被評為“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省級森林公園”、“國家AAA級旅遊景區”、首批“山東省自駕游示範點”、“山東省旅遊攝影創作基地”。森林覆蓋率達95%,被譽為“天然氧吧”。經過近幾年的開發建設,現已形成以結義園、名人園、百棗園、國強亞聯農莊等幾大園區為支撐,棗都碑、母子樹、望娘子樹、觀光塔等諸多景點點綴其中,集觀光遊覽、餐飲住宿、農耕文化展示與體驗、旅遊購物等於一體的綜合性生態旅遊區。遊覽區春華秋實,四季如畫。初夏,嫩葉初展、棗花吐香時,涌綠滴翠,蜜蜂嚶嚶。金秋九月,樹上,棗果鮮紅;樹下,禾稼蔥蘢。冬日棗林,古樹虯枝凌風傲雪,剛強不屈。空中俯瞰,茫茫花海,匯成綠色大海。渾然天成的田園風光,如詩如畫,令人心醉神迷,留連忘返。置身棗林自會領悟到一種“風雨後聽笛,斜陽里看塔,棗林幽徑通幾家,春夏秋冬皆入畫”的奇妙韻味。
朱集鎮[山東省德州市樂陵市下轄鎮]
朱集鎮[山東省德州市樂陵市下轄鎮]
為進一步提檔升級,現正規劃建設中心景區——棗林養生度假區,建成集鄉村旅遊休閑、紅色文化體驗、濕地旅遊、養生度假等於一體的綜合性生態旅遊區,打造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影響力的旅遊目的地。
遊人樂採摘相映紅滴紅淌翠相依相伴春天的棗林棗林雪景
百棗園
百棗園,被譽為”全國名特優棗品種資源庫”,於1992年建園,佔地100餘畝,栽植棗樹3000餘株。現已彙集國內知名棗和我市新選育的金絲小棗等新品種共計()種,是集引種試驗、品種對比、物種保存、遊覽觀賞、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特色棗園。園內棗菜間作,是我市棗菜間作的示範園,採用亞聯生物有機肥增強土壤肥力,生物防治措施提高作物抗病蟲害的能力,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生產出完全不用化肥、農藥和激素的健康有機食品,是現代生態農業的典範。
百棗園鳥瞰圖茶壺棗
名人園
名人園因有眾多中央和省級領導及中外名人在此植樹而得名。1965年李先念同志與當地群眾一起栽樹,鼓勵棗鄉人民因地制宜發展生產。1990年再次題詞給予勉勵。王光英、張高麗、李春亭及前聯合國副秘書長冀朝柱等也曾來此參觀,植樹留念。
名人園
母子樹
母子樹講述著一個堅貞美麗的愛情故事。700多年歷史的母子樹,老樹之中又長出一株小樹,狀若母子相抱。望娘子樹就像丈夫守護妻兒身旁,一家三口甜蜜相處不離不棄。數不清的中外遊客在此流連,品紅棗、嘗甜蜜,感悟天倫之樂的可貴。
母子樹
棗王樹
此樹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依然枝繁葉茂,年年結果。據傳乾隆下江南,途經樂陵,至此樹下口渴,取幾顆紅棗入口,頓覺甜透六腑,爽凈五臟,脫口而出:“好果稱朕意”,遂揮毫寫下“棗王”二字。鄉民感恩賜福,製成金匾,掛於此樹。因年代久遠,金匾現已流失。現棗王碑為乾隆皇帝第八代孫已故當代著名教育家、國學大師、書畫家愛新覺羅啟功先生所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