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所大街
左所大街
左所大街,位於南京市浦口區東門(滄波門)外西北,曾經是南京江北最為繁華的大街,東南起魚市口,西北至古墨泉邊,附近還有衍生地名左所前街、左所後街,是南京現存的基本完整、最長的一條明清歷史街區。
左所大街全長約1.3公里,寬4.4米,為南北走向,兩側建築大都為傳統硬山頂式房屋建築,有風火山牆,基本保留南京明清民居建築風格。
明洪武九年,為加強對京師應天府的防衛在今浦鎮設應天衛,駐重兵防守,分前、后、左、中、右五所。此街東近左所營地而得名左所大街。明清時期,浦口東門作為京師南北要衝,東西通道,是漕運集散地,水陸碼頭,聚集了許多南來北往的商賈,船,騾馬,糧食,布匹和物資。商業貿易十分發達。
1983年,浦口左所大街街區被公布為浦口區區級文物保護地帶。2012年04月,《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2010—2020)》中,左所大街確定為歷史風貌區,實行登錄保護。
浦口東門左所大街曾是南京江北地區東門古鎮上一條最為繁華的大街。也是南京地區古鎮,街,巷,民居,建築,商業,歷史文化變化過程中的一個直觀縮影。
左所大街的出現發展,衰落一直和古鎮東門的歷史文化經濟的發展息息相關,也和這個城市的居住者,管理人對古鎮老街的認知評判密不可分。
5000餘年前,南京東門鎮旁營盤山生活著一氏族部落,他們是東門先人也是"金陵始祖"。營盤山部落有著發達的玉文化是中國遠古用玉起源地之一。先民在東門鎮今黃姚社區建有營盤山原始社會墓葬群。此處出土了一面陶制男人面像,在南京地區的歷史文化藝術起源方面佔有非常高的地位。是南京所能看到的最早的一面先人像,所以此像被稱為金陵始祖。
西晉永嘉元年(307)在今東門一帶置宣化鎮。
東晉隆安元年(397)棠邑境內置秦郡尉氏縣,宣化鎮隸屬之。
南朝梁天盛元年(502)分尉氏縣為尉氏、棠邑兩縣,境域仍屬尉氏。
隋開皇三年(583)宣化鎮改稱六合鎮,隸屬六合縣。公元307年左右,司馬睿和一批司馬家族的子孫從東門“宣化古渡”渡長江來到江南,幾年後在建康建立了地方政權。
公元316年,司馬睿在南京正式登基稱帝。五馬渡說的就是司馬睿從東門宣化渡渡江的故事。五馬指的是五位司馬家族的王,其中琅琊王司馬睿為司馬懿之弟司馬孚的曾孫。八王之亂期間,洛陽當地就流傳有民謠“五馬浮渡江,一馬化為龍”,司馬睿五馬渡江正好應了幾年前的讖語,說司馬睿渡江后,所乘之馬化龍飛去,成為一代帝王。司馬睿五馬渡江至江南渡口的位置大約在古幕府山附近。
公元526年,印度高僧達摩到中國,南朝梁武帝蕭衍派使者將其迎至金陵,兩人的對話成為著名的禪宗公案。達摩見梁武帝不能領悟,便深夜不辭而別,至幕府山折葦渡江而去至東門宣化古渡。這就是有名的“一葦渡江”典故。達摩渡江后從東門宣化古渡前往老山定山寺。
公元898-900年,唐朝郟滂在東門桃葉山書寫【晉王城】詩。今《六合縣誌》載:唐昭宗光化年間為六合宰相(縣令),公元898-900年,寫有《懷古》五十首,被後人譽為“詩傳六合、利溥三吳”。現存18題20首,有晉王城、等。
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朱元璋下令建築浦子口城,東門建鎮元年。
明初的浦子口城,方圓有兩公里,依山傍水而築,共有五門:東門“滄波”,南門“清江”,西門“萬峰”,北門“暘谷”,另有南便門“望京”。
明洪武九年(1376年)六月,划和州遵教、懷德、任豐、白馬4鄉及六合縣孝義鄉和滁州豐城鄉、和州一部分置江浦縣,隸屬南直隸應天府,縣治設在浦子口城內(今東門大街)。從此,區境分屬應天府的江浦縣、揚州府六合縣。洪武二十二年,六合縣亦改屬應天府。洪武二十五年移治新開路口,即江浦縣珠江鎮(現屬江浦街道)。
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改稱浦口市。
民國十七年(1928年)改為浦鎮區,時為民國南京的第一大鎮。
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4月25日,浦口解放后,江浦縣所屬的浦鎮、東門鎮劃歸南京市,與原浦口並建為南京市兩浦區。6月2日,復稱南京市第八區。
庄昶(1437~1499)稱定山先生,他就是明代江浦孝義人也就是浦口東門鎮人,他的故居就曾在東門左所大街209號,是如今已廢棄的電影院位置。
庄昶應該是東門左所大街的一個傳奇“自幼豪邁不群,博嗜古學,文採過人”少年成名,19歲鄉試中舉人10年後和浦口珠江鎮的另一個傳奇人物有神童之稱的石淮同科中進士,當時主考官劉定之、柯潛閱庄昶卷時讚歎:“江浦何如山川而生斯人耶?”
庄昶隱居定山,建定山草堂,庄昶這樣描述:“予在定山種竹,天峰閣左右各千餘竿,有若屏然。每大雪,竹更蒼翠,予坐其間,意甚適也……。”草堂旁有天峰閣、半雲亭、霽月溪等,還建有春風亭、溪雲亭、活水亭、鳶飛魚躍亭、回海亭、天地一我亭、東顧亭七亭。還在“珍珠”、“卓錫”二泉合流處建“雙泉橋”、“活水亭”。
庄昶“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就連明代江南四才子之一文徵明也羨慕不已,他曾多次到定山草堂拜訪庄昶,有一次文徵明拜訪庄昶,留宿於定山後,寫下《謁庄先生留宿定山草堂》詩。詩曰:“十畝青松四面山,草堂宛轉亂流間。若非清福安能到,百訪高賢暫得閑。竹圃氓雲秋濯濯,水舂供枕夜潺潺。就中何事獨堪羨,國事人非不可關。”
庄昶只為山川增色,未給祖屋留名,倒讓他的祖屋故居泯然於今。如今浦口最有名的風景“珍珠泉”的人文景觀有很多都和他關聯,而他的祖屋已杳如黃鶴,只在少許東門人的記憶里和閑話中了。
東門左所大街上佔地面積最大的歷史遺跡當屬東門染坊。也是整個南京殘留的最大的手工染布作坊。東門染坊地處浦口東門左所大街85-91號(單號)是東門明清古建築群中一個代表性建築,為南京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東門染坊建築群共有四路二進,前有高大的院牆、前院,門框、門坎等都為青石鑲嵌,中間是跑馬樓和天井,樓上有一圈精美的雕刻欄桿。,原先樓上以樓道相通,而樓下又分為三個不同的院子。
東門染坊87-91號建築群曾經做過布店、米廠、茶葉店、醬園、染坊等。而做為染坊存在的時間較長,給當地居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染坊繼承了東門悠久的手工染布傳統。曾有過不同凡響的過去,經過這裡染出的“浦綠”布是南京的著名的口碑商標,供應當時南京大大小小的布店,影響除了南京和東門周邊的四鄉八集還遠之安徽。
“東門染坊”染出的各種布匹以色澤純正,柔和,手感舒適,顏色持久,而享譽染界和民間。東門染坊尤以染綠布見長,史書中就有“浦綠甲天下”的記載。故當時的百姓在人情往來時常將東門染坊的布作為送禮的一選。而受禮者也很樂意,歡喜異常。在那個年代東門染坊用來染布的生財傢伙最後只剩下幾塊“元寶石”散落在庭院里。
東門左所大街上東門染坊”後來分別用作十七中學生宿舍、三河公社供銷社,房管所公房和私人住房。在第四路(85號)十七中宿舍院內曾有曬布桿、踹布用的元寶石等物,踹布石現保存在林散之紀念館。染坊在建筑後面曾有染布作坊棚和曬布場,今已不存在。
1983年被公布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金家六角井原在東門左所大街124號院內·。是清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該井原為金萬富家五代祖傳之井,六角形青石井欄每邊邊長0.35、井欄壁厚0.10米、高0.5米,井欄六面雕有竹、菊、蘭等花卉圖案,鐫刻逼真,線條清晰。
金家六角井原址為左所大街124號院內。124號院落房產解放後為糧食部門所有。是東門糧管所所在地、糧站停止經營后,二進、三進房子長期閑置破敗。2010年該處房產曾維修出新,並租賃給人居住。但是該房原有小瓦已經更換,井台也重新修建。2012年,修建通向朱家山河排水底涵時,將124號院落拆除,六角井沒有被破壞。
金家六角井1983年被公布為浦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成為浦口東門左所大街上又一在榜文物。
在浦口區泰山街道辦事處滄波門居委會,東門古鎮左所大街116號是清代建築.
該建築座大廳坐東朝西,硬山頂,面闊四間13.5米、進深七檁8.8米、高6米,水磨磚地,原有前後雙廊,抬梁式樑柱、樑上雕有八仙過海和花卉圖案。
魏寶源糧行現存二進建築,第一進臨街曾為東門小學二級部教室后被改建較多,第二進建築曾為學校公房由老師居住。
糧行原有三進、四進建築早在上世紀50,60年代被拆除,場地做為原東門小學的的操場。1983年魏寶源糧行大廳被公布為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左所大街地理方位在東門外西北方向,大致和朱家山河平行,與東門大街形成丁字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