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化合約
標準化合約
徠標準化合約是由期貨交易所經統一制定的、規定在將來某一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量和質量商品的標準化合約。
指由期貨交易所經統一制定的、規定在將來某一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交割一定數量和質量商品的標準化合約。
以下是銅的標準 化合約
交易品種陰極銅
交易單位 5噸/手
報價單位 元( 人民幣)/噸
最小變動價位 10元/噸
每日價格最大波動限制:不超過上一交易日結算價+3%
合約交割月份 1-12月
交易時間 上午9:00 11:30 下午1:30 3:00
最後交易日合約交割月份的15日(遇法定假日順延)
合約交割月份的16日至20日(遇法定假日順延)
標準品:標準陰級銅,符合國標GB/T467 1997 標準陰級銅規定,其中主成份銅加銀含量不小於99.95%。替代品:1、高級陰級銅,符合國標GB/T467-1997高級陰級銅規定; 2、LME註冊陰級銅,符合BS EN 1978:1998標準(陰級銅等級牌號Cu-CATH-1)。
交割地點交易所指定交割倉庫
最低交易保證金 合約價值的5%
交易手續費 不高於成交金額的萬分之二(含風險準備金)
徠交割方式 實物交割
交易代碼 CU
上市交易所 上海期貨交易所
1)商品期貨合約
農產品期貨: 1848年CBOT(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誕生后最先出現的期貨品種。主要包括小麥、大豆、玉米等穀物;棉花、咖啡、可可等經濟作物和木材、天膠等林產品。
金屬期貨:最早出現的是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銅,目前已發展成以銅、鋁、鉛、鋅、鎳為代表的有色金屬和黃金、白銀等貴金屬兩類。
能源期貨:20世紀70年代發生的石油危機直接導致了石油等能源期貨的產生。目前市場上主要的能源品種有原油、汽油、取暖油、丙烷等。
2)金融期貨合約:以金融工具作為標的物的期貨合約。
外匯期貨: 20世紀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后,浮動匯率制引發的外匯市場劇烈波動促使人們尋找規避風險的工具。1972年5月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率先推出外匯期貨合約。目前在國際 外匯市場上,交易量最大的貨幣有 7種,美圓,德國馬克,日圓,英鎊,瑞士法郎,加拿大圓和法國法郎。
利率期貨:1975年10月芝加哥期貨交易所上市國民抵押協會債券期貨合約。利率期貨目前主要有兩類——短期利率期貨合約和長期利率期貨合約,其中後者的交易量更大。
股指期貨:隨著證券市場的起落,投資者迫切需要一種能規避風險實現保值的工具,在此背景下1982年2月24日,美國堪薩斯期貨交易所推出價值線綜合指數期貨。現在全世界交易規模最大的股指合約是 芝加哥商業交易所的 S&P500指數合約。
2010年3月26日,中國證監會正式做出批複,同意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上市滬深300股票指數期貨合約。隨後中金所正式公布關於滬深300股指期貨合約上市交易有關事項的通知,公布滬深300股指期貨合約自2010年4月16日起正式上市交易。
交易品種
交易數量和單位
最小變動價位,報價須是最小變動價位的整倍數。
每日價格最大波動限制,即漲跌停板。當市場價格漲到最大漲幅時,我們稱"漲停板",反之,稱"跌停板"。
交易時間
最後交易日
交割時間
交割標準和等級
交割地點
保證金
交易手續費
交易價格(合約中唯一可變的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