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力汗·吐烈

艾力汗·吐烈

艾力汗·吐烈(1885--1976),烏茲別克人,反動宗教人士,頑固極端分裂主義分子,生於(原蘇聯)今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托克瑪克。青年時曾經在沙烏地阿拉伯等西亞國家學習伊斯蘭教經典與醫學,后返回烏茲別克安集延以宗教為營生。蘇聯十月革命后,艾力汗·吐烈建立泛伊斯蘭主義組織,從事反蘇反共活動,一九二四年遭前蘇聯政府逮捕,后潛逃至中國新疆,多活動於庫車等地,以傳教和行醫為業,傳播泛伊斯蘭主義思想,煽動民族仇視,一九二九年,艾力汗·吐烈竄至伊犁,繼續傳播其分裂主義思想,一九三七年被新疆省政府逮捕,一九四零年獲釋后在伊寧白都拉清真寺任大伊瑪目(伊斯蘭教主持),宣傳聖戰,煽動民族仇視,反漢排漢,宣揚建立“東突厥斯坦共和國”。一九四四年四月,成立反動組織“伊寧解放組織”,自任主席。同年伊犁、塔城、阿山(今阿勒泰)爆發反對國民黨反動統治的三區革命,艾力汗·吐烈篡奪了三區革命領導權,成立“東突厥斯坦共和國”臨時政府,任主席兼軍事委員會主席、元帥。艾力汗·吐烈的分裂思想扭轉了三區革命的方向,給三區革命造成了極大損害,受到了以阿合買提江阿巴索夫為代表的革命進步力量的反對和抵制。一九四六年,艾力汗·吐烈被中蘇兩國遣送回國。

人物簡介


背叛蘇俄,流亡新疆
艾力汗·吐烈本不是中國公民,他於1885年出生在俄國治下的中亞城市托克馬克,其父是烏茲別克族大阿訇,家中育有4子,吐烈排行第二。長大后,吐烈被送進一所穆斯林學校學習,幾年後又被父親送到麥加學習宗教。他在麥加學會了阿拉伯語、波斯語和土庫曼語,也是在那裡,吐烈接受了“泛突厥主義”(即“圖蘭主義”)的思想。
“東突”首領艾力汗·吐烈
“東突”首領艾力汗·吐烈
1914年,俄國參加一戰,其佔領下的“西突厥斯坦”(蘇聯文獻習慣稱“土耳其斯坦”)穆斯林不願成為戰場上的炮灰,紛紛參加暴動武裝。1916年,謝米列奇耶夫和吉爾吉斯斯坦等地發生暴動,吐烈是其中的重要組織者,在俄軍殘酷鎮壓下,吐烈逃入新疆。十月革命后,蘇俄大赦當年遭沙皇迫害的政治流亡者,吐烈遂於1918年返鄉。然而蘇俄未像吐烈所希望的那樣允許“西突厥斯坦”獨立,只允許建立“花剌子模蘇維埃人民共和國”並從屬於莫斯科中央政府。於是吐烈再次舉起叛亂大旗,無奈實力不濟,在戰鬥中被俘,但在被押往後方途中僥倖逃脫,再次逃到新疆。
受過高等教育的吐烈在新疆很吃得開,不久得到新疆伊寧一個維吾爾族大地主的賞識,在其幫助下當上大阿訇,並通過經商聚斂大筆財富。在新疆督軍楊增新統治時期,當局採取“懷柔”政策,尤其在宗教方面,以“不干涉人民宗教”為原則,用宗教長老協助維持社會秩序,但對外來宗教勢力高度警惕。楊增新多次飭令伊寧縣知事,對充斥著“泛突厥主義”思想並具有極強煽動性的吐烈嚴加看管,不得使其形成氣候。孰料風雲突變,1928年7月,統治新疆17年之久的楊增新被政敵暗殺,新疆從此進入漫長的動蕩歲月,以吐烈為代表的“泛突厥主義者”開始興風作浪。
“一號房子”和“二號房子”
吐烈在伊寧開辦講經堂,收留流浪青年,發展私人武裝。他的如意算盤是先在新疆成就“東突厥斯坦”獨立大業,再實現“西突厥斯坦”獨立,最終讓自己坐上埃米爾(首領)的寶座。
1933年,軍閥盛世才攫取新疆最高權力,由於地位不穩,他積極爭取蘇聯的支持,而蘇聯也有意在新疆扶植一個親蘇政權。同年12月,盛世才與蘇聯代表簽署秘密協定,承諾實行反帝、親蘇、民族平等、清廉、和平、建設六大政策,驅逐英日帝國主義在新疆的勢力。在雙方合作的1937年,盛世才派重兵到伊寧,鎮壓當地的“東突”勢力,吐烈因此入獄。可是當1941年納粹德國突然入侵蘇聯,一度兵臨莫斯科城下后,覺得蘇聯靠不住的盛世才轉而倒向蔣介石,並在新疆全境發動“清共”、“反蘇”運動。在這段混亂的日子裡,吐烈在同夥的幫助下越獄回到伊寧。吐烈清楚地意識到蘇聯和盛世才已然反目,自己的機會來了。在一次精心安排的會面中,吐烈向蘇聯駐伊寧領事館代表保證服從蘇聯領導,只謀求“東突厥斯坦”民眾的“幸福與安寧”。此後,吐烈放肆地鼓吹“泛突厥主義”,號召信徒投身新疆“聖戰”。
1944年10月,原籍蘇聯的塔塔爾族牧民法哈提在新疆鞏哈縣發動1000多名哈薩克族牧民暴動,緊接著蘇聯駐伊寧領事館支持伊犁農牧民武裝反抗當局強征軍馬。11月7日,伊寧發生暴動。之前,蘇聯駐伊寧等地的領事館,支持組建了各種秘密地下組織,其中最主要的是1944年4月9日成立的“伊寧解放組織”,該組織的主席正是吐烈。11月12日,“伊寧解放組織”的武裝隊伍基本上控制了伊寧城區,並宣布成立所謂的“東突厥斯坦共和國”臨時政府,吐烈任“主席”。11月下旬,以蘇軍總參謀部的柯孜洛夫和蘇聯內務人民委員會的斯特潘諾維奇為首的兩個軍事顧問團來到伊寧,其辦公地點代號為“一號房子”和“二號房子”,他們實際上控制著“臨時政府”的軍事和內務。
在軟禁中度過餘生
伊寧暴動是由蘇聯直接推動的,但它的發生與盛世才政權對新疆各族人民的政治迫害和經濟盤剝密切相關,所以,在“臨時政府”內部,除了以吐烈為首的分裂分子外,也有阿合買提江、阿巴索夫等真正的革命者。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為避免蔣介石完全倒向美國,蘇聯領導人斯大林多次表示,願意幫助國民政府“繼續保持其在新疆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為粉碎吐烈分裂祖國的陰謀,阿合買提江、阿巴索夫等也同意與國民黨政府和平解決新疆問題,雙方於10月在迪化開始和談。
在蘇聯撮合下,1946年6月,雙方簽署《和平條款》,取消“東突厥斯坦共和國”,成立新疆省民主聯合政府,新政府將吸收大量蘇聯推薦的政治人物。其間,吐烈多次召開“臨時政府”委員會會議,並授予自己元帥軍銜,宣布成立以他為主席的軍事委員會;1945年12月15日,他宣布將“臨時政府”改名為“東突厥斯坦共和國政府”;在《和平條款》即將簽署時,吐烈試圖動用衛隊消滅革命力量。
為防節外生枝,蘇聯方面決定將吐烈秘密清除。據蘇聯內務部上校伊萬·伊萬諾夫回憶,1946年7月12日晚,接到蘇方邀請的吐烈攜副官和秘書來到“二號房子”,大門打開后,蘇聯特工將吐烈領了進去。過了很長時間,一名蘇聯特工出來告訴吐烈的隨從,“你們的主人還有其他事情要做,你們先回去吧”。此後,再沒有人見到過吐烈。其實,蘇聯特工將吐烈看押了起來,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將他押往哈薩克,之後軟禁在烏茲別克塔什乾的一幢別墅里。
起初,蘇聯政府不允許吐烈同任何人見面,不過這項規定後來慢慢有所鬆動,一些“東突”分子和吐烈的追隨者被允許前來看望他。被軟禁期間,吐烈主要靠寫回憶錄打發時間,其內容大部分涉及新疆,後來蘇聯社科院為其結集出版了一本名為《“突厥斯坦”的悲劇》的書。1976年,吐烈病死在塔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