蜚蠊目

節肢動物門蜚蠊科動物

蜚蠊目(學名:Blattaria)是昆蟲綱有翅亞綱的1目。頭后口式,即口器長在頭腹面,並指向後方。口器咀嚼式。觸角絲狀。多數複眼發達。足發達,適於疾走。前翅覆翅,后翅膜質,臀域發達,或無翅。腹部10節,有1對多節的尾須。腹背常有臭腺,能分泌臭氣,開口於第6、7腹節的背腺最顯著。有些種類有雌雄異型現象,雄蟲有翅,雌蟲無翅或短翅。漸變態,陸生。2007年開始,原等翅目白蟻併入蜚蠊目,等翅目廢除。

形態特徵


蜚蠊目生物
蜚蠊目生物
體較扁平、長橢圓形,前胸背板大,盾形,蓋住頭部。各足相似,基節寬大,跗節由5小節組成。腹部10節,其背面只看到8節或9節,雄蟲腹面可看到8節,雌蟲6節,有的種類(如德國小蠊)雄蟲背面具驅拒腺開口,可分泌臭氣。若蟲在發育中翅芽不反轉。雌蟲產卵管短小,藏於第7腹片的裡面。雄蟲外生殖器複雜,常不對稱,被生有一對腹刺的第9節所掩蓋。尾須多節。無鳴器和聽器。多數4翅發達,稍能飛,有的種類翅短,如日本大蠊雌蟲,或全無翅,如地鱉雌蟲。

生活習性


蜚蠊目
蜚蠊目
多數種類性喜黑暗,為夜行性昆蟲,行走迅速。不善跳躍。雜食性,取食多種動、植物性食料。

棲息環境


蜚蠊目動物蜚蠊
蜚蠊目動物蜚蠊
家居蜚蠊常見於室內,在熱帶、亞熱帶或北方室溫高的地方終年繁殖活動。但在無取暖設備的溫帶(如中國的長江流域),則冬季停止活動,隱藏於室內陰暗而溫暖的角落以及器具的隙縫中。
野生蜚蠊多生活在草叢間、磚石下、樹皮下或樹洞里,有的種類如穴蠊棲居于山洞、窯洞中;蟻巢蠊棲居於蟻巢內;一種光蠊棲居於水邊,可短暫潛入水中;許多木蠊棲息於林地的落葉或伐倒的枯樹下;彎翅蠊、隱尾蠊靠枯木生活。

生長繁殖


漸變態。多數卵生。卵一般產於卵鞘內,卵鞘褐色,形狀因種而異。卵鞘在母體內形成后,數日內即產下,附著於附近物體或隙縫中。但德國小蠊母蟲則將卵鞘附著於尾端數周或月余,直至孵化前才產下。美洲大蠊每一卵鞘約含卵14~16粒,孵化期約45~90天。在熱天只需20~30天即化為若蟲。若蟲與成蟲相似,但無翅,翅芽在後期蟲齡才出現,常要經過10次蛻皮(即10個齡期)才化為成蟲。在常溫下,一些種類若蟲期約1年余;如果室溫高,食料豐富,只為4~5個月。在不利的環境中,如冬季室內無暖氣或蟲體受傷,將延緩2~3年才成熟。雄蟲成熟比雌蟲晚,並需較多的蛻皮次數(齡期)。雌蟲成熟后約半個月開始產卵鞘,每1~2周產1個,一生可產30~60個。成蟲壽命約1~2年。約需兩年半完成一世代。無雄蟲時,雌蟲能產不受精的卵鞘,其中一部分卵化出雌若蟲,在實驗室內能連續繁殖3代。高溫有利於無性繁殖。

分佈範圍


世界已知約3700種,大多分佈在熱帶和亞熱帶區,少數分佈於溫帶地區。中國已記載18科60屬240種,全國各地均有分佈。

主要危害


蜚蠊與人類有密切關係。
①室內害蟲:在中國主要有黑胸大蠊、美洲大蠊、澳洲大蠊、德國小蠊、日本大蠊。這5種蜚蠊常同時混生為害。它們多棲息於廚房、食堂、倉庫等處損害食物、衣服、書籍等。
②不少種類取食並污染人的食物,傳播痢疾、傷寒、蛔蟲蟯蟲等疾病。
③農業害蟲:美洲大蠊、澳洲大蠊和蔗蠊是溫室害蟲,特別為害幼苗,嚴重時能使被害植物死亡。澳洲大蠊在印度為害棉苗;馬德拉蜚蠊在美洲南部為害香蕉;龍虱蠊在夏威夷為害柏樹。在中國廣西和福建,蔗蠊為害蔗苗、蔬菜及倉儲稻穀、糖麩等;在夏威夷,此蟲在雞場大量繁殖,擾害小雞生活,是小雞孟氏眼蟲的中間寄主,傳播雞的眼病。
俗稱蟑螂。有些種類生活在室內,善跑,取食並污染食物、衣物和生活用具,且留下討厭的氣味,傳播疾病和寄生蟲,是全球性的衛生害蟲。有些種類是中藥材,可用於治病救人。野外生活的種類有少數危害農作物。

下級分類


蜚蠊目世界已知5000多種,我國已知250餘種,分屬3科。部分種類為室內和農業害蟲,土鱉可入葯,但這些種類不及全部種類的1%。

蜚蠊總科

蜚蠊科Blattidae
雌雄基本同型,體中等至大,通常具光澤和濃厚的色彩。頭頂常露出前胸背板之前,單眼明顯。前、后翅均發達,極少退化,翅脈顯著,多分支。飛翔力較弱,雄性僅限短距離移動。足較細長,多刺。中和後足股節腹緣具刺,跗節各節具有跗墊,爪對稱,爪間具中墊。雄性第1腹節背板中央具分泌腺,極少具毛簇。雌雄兩性肛上板對稱。雄性下生殖板橫寬,對稱,具1對細長的腹突。雄性外生殖器較複雜,不對稱,陽具端刺位於左側,頂端鉤狀。雌性下生殖板具瓣。全世界已知約44屬525種,我國記載10屬39種,代表種如澳洲大蠊Periplanetaaustralasiae,廣布種;東方蜚蠊Blattaorientalis,廣泛分佈於北溫帶,我國已知分佈於新疆和北京。
姬蠊科Blattellidae
體小(體全長極少超過15mm),雌雄同型。頭部具較明顯的單眼,唇基縫不明顯。前胸背板通常不透明。前、后翅發達或縮短,極少完全無翅。前翅革質,翅脈發達,Sc脈簡單;后翅膜質,缺端域,臀脈域呈摺疊的扇形。中和後足股節腹面具或缺刺,跗節具跗墊,爪間具中墊。全世界已知約209屬1740種,我國記載約26屬118種,分屬姬蠊亞科Blattellinae、褶翅蠊亞科Anaplectinae、偽姬蠊亞科Pseudophyllodromiinae等3個亞科。
光蠊科Epilampridae
雌雄同型或異型,體中等至大,較扁平。觸角較長,鞭狀。前胸背板和前翅具刻點。前翅發達或縮短,Sc脈具分支。后翅Cu脈的分支朝翅褶方向延伸。中和後足股節腹面具刺。跗節具明顯的跗墊和中墊,爪對稱。全世界已知約31屬270餘種,我國記載6屬29種。代表種:東方土蠊Opisthoplatiaorientalis,分佈於我國福建、台灣、廣東、廣西及日本。
螱蠊科Nocticolidae
體微小(體全長4~6mm),乳白色至淡褐色,雌雄異型。複眼退化,觸角細長而柔軟。雄性前、后翅均縮短,翅脈退化;雌完全無翅。雌性下生殖板端部開裂。生活於洞穴中或與白蟻共生。全世界已知約7屬20種,我國記載1屬1種。

碩蠊總科

地鱉蠊科Polyphagidae
體密被微毛。頭部近球形,頭頂通常不露出前胸背板;唇部強隆起,與顏面形成明顯的界限。前、后翅一般均較發達,但有時雌性完全無翅。前翅Sc脈具分支;后翅臀域非扇狀摺疊。中足和後足股節腹緣缺刺,跗節具跗墊,爪對稱,中墊存在或缺如。全世界已知約39屬192種。本科被確認為碩蠊總科中最為原始的科,生殖方式為卵生。地鱉為鱉蠊科昆蟲的雌成蟲。通稱地鱉蟲、土鱉蟲、土元。藥用地鱉蟲有三種:中華真地鱉Eupolyphagasinensis(中藥名蘇土元)、冀地鱉Steleophagphancyi(中藥名大土元)、東方后片蠊(中藥名金邊大土元)。過去只靠人工採集,不能滿足需要,現已人工飼養成功。具破血逐瘀、續筋接骨的功效。用於閉經、產後瘀阻、症瘕等症。亦可用於骨折損傷、瘀滯疼痛、腰部扭傷等症。
碩蠊科Blaberidae
體光滑。頭部近球形,頭頂通常不露出前胸背板;唇部非強隆起,唇基縫不明顯。前、后翅一般均較發達,極少完全無翅。前翅Sc脈具分枝;后翅臀域發達。中、後足股節腹緣缺刺,但端刺存在;跗節具跗墊,爪對稱,中墊存在或缺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