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愷

明朝士大夫

王愷(1316~1362),字用和,太平府當塗(今屬安徽)人。死於苗軍之亂,洪武元年(1368),追封當塗縣男,配享雞籠山功臣廟。

人物簡介


幼有大志,精通經史,起初是元朝府吏。
朱元璋攻佔太平府,召入幕府,任掾,參謀軍事。
元至正十六年(1356),從下建康(今江蘇南京)、京口,安撫百姓。朱元璋設立江南行中書省,王愷任左右司都事。
元至正十八年(1358),杭州苗軍數萬降,待命嚴州境。王愷馳諭,曉以利害,偕其渠帥來朝覲見。朱元璋攻克衢州,命總制軍民事。王愷增城浚濠,置游擊軍,籍丁壯,得萬餘人。常遇春屯兵金華,部將擾民,王愷械而撻諸市。常遇春讓王愷,王愷曰:“民者國之本,撻一部將而民安,將軍所樂聞也。”乃謝王愷。時飢疫相仍,王愷出倉粟,修惠濟局,全活無算。學校毀,與孔子家廟之在衢者,並新之。設博士弟子員,士翕然悅服。開化馬宣、江山楊明並為亂,先後討擒之。遷左司郎中,佐胡大海治省事。
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苗軍作亂,胡大海遇害。叛軍領袖對王愷非常佩服,欲擁之而西。王愷正色曰:“吾守士,議當死,寧從賊邪!”,於是遇害,年僅四十六歲,葬於金陵(今南京)城外聚寶山。
明洪武元年(1368),追封當塗縣男,配享雞籠山功臣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