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東庄鎮的結果 展開

東庄鎮

河南省內黃縣東庄鎮

東庄鎮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城西6公里處,轄45個行政村,6.5萬人(2016年),鎮域面積88.53平方公里,耕地7.4萬畝,是河南省科技示範鄉鎮、河南省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河南省名優溫棚瓜菜之鎮、安陽市農業產業化示範鄉鎮、安陽市連續五年特色農業鄉鎮。

簡介


歷史沿革

東庄,因在故內黃縣城舊址(舊縣村)以東而得名。清咸豐11年(1861年)築寨圍,周長9華里18步,更名為“古風鎮”。民國時期為三區區公所駐地。新中國成立后,為內黃縣第二區區公所駐地。1957年撤區並鄉,建立區級建制的東庄鄉和新張鄉。1958年合併為東庄人民公社。1984年恢復東庄鄉。1987年撤鄉並鎮。
東庄區地理位置優越,基礎設施完善,通訊便捷,交通便利,西臨京珠高速、京廣鐵路,東臨哈深高速,南接濮鶴高速,北接安南高速,省級公路鶴台線及內浚路、內豆路成“川”字形橫穿全境,全鎮柏油路編織成網、村村相通。

建設特色

東庄物華天寶,農業發達。在04年,鎮黨委、政府堅持實施農業立鎮戰略,以科技為支撐,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大力調整產業結構,高效農業發展迅猛,特色規模進一步擴大,已初步形成“東南溫棚瓜菜、西北雜果林帶、五大養殖小區、沿路工貿為重點”的區域經濟新格局。溫棚瓜菜注重集中連片,產業化種植,規模化擴張,面積連年翻番,由99年起步的3個示範村300畝,發展到2006年的40個村20000畝,當前發展勢頭毅然強勁,預計06年底有望達到3萬畝的規模。同時溫棚瓜菜加快推進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註冊“東發”商標,取得了省級無公害農產品基地認證和國家農業部無公害西瓜、西紅柿產品標誌認證,被省、市、縣確定為新品種新技術推廣示範基地,被省農業廳授予河南省溫棚瓜菜第一鄉。優質小雜果突出名、優、新,先後建成了西野庄、李流村2000畝黃金梨示範園,東凡村、三新張2000畝贊皇大棗示範園、大村2000畝大棚葡萄、優質小雜果示範園,5000畝無公害黃金梨標準化示範基地被確定為省級重點科研項目,也將成為西部沙區幾個重點村農民增收致富的新興產業和新的亮點。畜牧養殖圍繞省級無公害生豬生產示範基地——海生養殖公司,走“公司+協會+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之路,南流河、后寨、李流村、西台頭四個瘦肉型生豬養殖小區和渡店蛋雞,侯流村、舊縣肉雞養殖密集區穩步發展,集約化效益明顯提高,全鎮各類規模養殖場戶500多戶,規模養殖小區5個,養殖專業村10餘個。

轄區名稱

東台頭、西台頭、郝村、李流、楊流、舊縣、候流、大故縣、西故縣、后寨、西野庄、東野庄、東街、西街、南街、北街、后村、董村、郭村、黃村、小晁、馬固、大(dai)村、漢晁、南流河、三流河、渡店、凡村、新張鋪、韓庄、小屯、吳村、董庄、李庄、三新張、張村、季村、喬庄、王莊、焦庄、周庄、菅庄、劉庄、甫上44個行政村。省道302線、215線、內豆公路過境。

轄區代碼

410527101:~201東台頭村 ~202西台頭村 ~203郝村 ~204李流村 ~205楊流村 ~206舊縣村 ~207候流村 ~208大故縣村 ~209西故縣村 ~210后寨村 ~211西野庄村 ~212東野庄村 ~213東街村 ~214西街村 ~215南街村 ~216北街村 ~217后村 ~218董村 ~219郭村 ~220黃村 ~221小晁村 ~222馬固村 ~223大村 ~224漢晁村 ~225南流河村 ~226三流河村 ~227渡店村 ~228凡村 ~229新張鋪村 ~230韓庄村 ~231小屯村 ~232吳村 ~233董庄村 ~234李庄村 ~235三新張村 ~236張村 ~237季村 ~238喬庄村 ~239王莊村 ~240焦庄村 ~241周庄村 ~242菅庄村 ~243劉庄村 ~244甫上村

歷史經歷

因地處故內黃縣城舊址(舊縣村)以東而得名。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築寨圍,周長9華里18步,更名“古風鎮”。民國時期為三區區公所駐地。解放后,為第二區區公所駐地。1957年撤區並鄉,建立東庄鄉和新張鄉。1958年合併設東庄公社,1984年復改鄉,1987年建鎮。1997年,面積91平方千米,人口5.9萬,轄東台頭、西台頭、郝村、李流村、楊流村、舊縣、侯流村、大故縣、西故縣、后砦、西野庄、東野庄、東庄東街、東庄西街、東庄南街、東庄北街、后村、董村、郭村、黃村、小晁、馬固、大村、漢晁、南流河、三流河、杜店、樊村、新張鋪、韓庄、小屯、吳村、董庄、李庄、三新張、張岳村、季岳村、喬庄、王莊、焦庄、周庄、菅庄、劉庄、甫上44個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