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戌
向戌
向戌(生卒年不詳),子姓,向氏,名戌,任左師,食邑在合,又稱合左師。春秋時宋國大夫,第二次“弭兵”運動的發起人。
弭兵(即休兵)運動由宋國發起,前後共有兩次:第一次在公元前579年,第二次在公元前546年。第二次弭兵運動是由宋大夫向戌倡議發起的,十四國諸侯會於宋,決定以晉、楚兩大國為盟主,除齊、秦外,其他各國從屬於晉、楚,要承擔晉、楚兩國給予的義務。
向戌(生卒年不詳):子姓,向氏,名戌。春秋時宋國大夫。任左師,食邑在合,一稱合左師。從春秋前期齊桓公創霸業起,直到春秋中葉之末,晉、楚再盟於宋止,諸大國為了爭霸砍殺了百餘年,弄得中小國家不僅要貢納財物,而且受到戰爭之害也頗深重。地處晉、吳、齊、楚交通要道之間的宋、鄭兩國,首鼠兩端,吃盡了大國苦頭。這兩個國家對待晉、楚的政策如同鄭大夫子良所說:“晉、楚不務德而兵爭,與其來者可也。晉、楚無信,我焉得有信?”(《左傳》宣公十一年)晉、楚兩國皆咽內爭外患而筋疲力盡,諸侯間也實在受不了“犧牲玉帛,待於二境”(《左傳》襄公八年)的苦痛,於是再由宋國發起弭兵運動。
宋國的執政者向戌與晉、楚兩國的當權者趙武(即趙孟,又稱趙文子)和子木(即屈建)是好友,他想利用這種關係,在諸侯間發起弭兵運動。魯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46年),向戌先到晉國去找中軍元帥趙武,趙武和眾大夫商量對策,韓宣子曰:“兵,民之殘也,財用之蠹,小國之大葘也。將或弭之,雖曰不可(不能成功),必將許之。弗許,楚將許之,以召諸侯,則我失為盟主矣”,因而晉國贊同了向戌的倡議。向戌又去楚國,“楚亦許之”,(均見《左傳》襄公二十七年),接著齊、秦和其他一些中小國家也都表示同意。
是年五月至七月,晉、楚、齊、宋、衛、鄭、魯、陳、邾、滕、許、蔡等侯國的卿大夫和小國君主在宋都商丘盟會,秦國雖然同意弭兵,但沒有出席會議。在會上,楚國首先提出“晉、楚之從,交相見”(《左傳》襄公二十七年)的要求。這個“晉、楚之從”是指附屬於晉、楚的各國,“交相見”,意謂原屬晉的朝楚,屬楚的朝晉。這就是說,原先分別從屬晉、楚的中小國家,朝見對方。恢復和平的朝見時,兩大國的屬國沒有全部朝見對方,晉國拒絕讓齊國朝見楚國,盟國吳國也沒有朝見。於是,晉趙武說:“晉、楚、齊、秦匹也。晉之不能於齊,猶楚之不能於秦也。楚君若能使秦君辱於敝邑,寡君敢不固請於齊?”(《左傳》襄公二十七年)最後商定,齊、秦兩國除外,其他各國都須“交相見”,當時如果不是晉、楚兩國勢均力敵,這種現象是不會出現的。前545年朝見晉國的有齊、陳、蔡、北燕、杞、胡、沈、白狄,其中只有蔡、胡、沈是楚國屬國,這年去楚國的有魯、宋、陳、鄭、許。只有魯、宋、陳、鄭是晉國的屬國,朝見不是每年向兩個霸主交貢品,只是恢復和平的形式,主要是確立晉國和楚國結盟。楚國依然帶著他的屬國胡、沈攻打吳國,而有的國家則沒有加入弭兵朝見,比如衛、許、吳、曹、薛、滕、邾、莒等,多數是晉國的屬國。這次弭兵使晉國獲得了成功,解除了戰爭危機,鞏固了霸主地位。
弭兵會議后,晉、楚兩國之間在四十年內沒有發生衝突,戰爭的中心便由中原移到了東南地區的吳、楚,吳、越之間。這時的中原諸侯國免受了大國的征伐,對中原國家有利。
華元斡旋的第一次"弭兵"結盟,因條件還未十分成熟,很快破裂。
但促使晉、楚兩國息兵的因素,卻在繼續發展:晉國內部鬥爭加劇;吳國勢力強大,對楚構成強大威脅;各中小國厭戰情緒增長等。所以,在華元"弭兵"后的第三十三年,還是由宋國人向戌出面活動"弭兵",並獲得成功。
華元"弭兵"后,晉國雖在鄢陵打敗楚國,但厲公眼看晉國大貴族勢力抬頭,有壓倒國君的可能,於是打擊貴族勢力。他誅殺了勢力最大的郤氏,對欒氏亦不放心,結果他被欒氏和中行氏聯合殺掉。欒氏殺掉厲公后,勢力強大,成為眾矢之的。范氏利用欒氏家族內的矛盾,趕走了欒氏家族長欒盈,誅殺欒氏的同黨箕遺、黃淵、羊舌虎,囚禁伯華、叔向、籍偃三大夫。欒盈逃到楚國,后又到齊國,在齊國的支持下,偷偷潛回他的封地曲沃。在國內有魏氏支持他,欒盈率領曲沃的丁壯,打到國都。欒盈後來失敗被殺,全族被誅滅①。但晉國內部鬥爭卻更加劇。晉國加緊扶持和支援吳國,以牽制楚國。晉厲公五年,晉範文子與中原諸侯國在鍾離同吳人相會。吳國正式開始了同中原諸侯國的交往。
晉悼公三年(公元前570 年),晉召集諸侯在雞澤(今河北邯鄲市北)
相會"欲修吳好",晉悼公派荀會專程到淮上去迎接吳王壽夢。此時吳正與楚開戰,故未到場。晉悼公五年,晉又召集諸侯在戚地(今河南濮陽北)相會,吳國正式參加了這次盟會,與中原諸侯結盟。晉悼公十年,吳王壽夢到柤(今江蘇邳縣西北加口)與晉悼公率領的中原諸侯相會。
吳國勢力逐漸強大,能與楚抗衡。楚共王二十一年(公元前570 年),楚國令尹子重挑選精兵伐吳,讓鄧廖率領"組甲三百,被練三千",被吳軍攔擊,鄧廖被俘,逃回的組甲士只有80 人,被練士兵只有300 人。
楚康王元年(公元前559 年),楚令尹子囊伐吳,被吳軍打敗,楚公子宜縠被俘。子囊伐吳回國后自殺①,臨死前對即將繼他令尹位的子庚說:"必城郢!"②要把國都城牆修好,以防備吳人。
楚國內部也不安定。楚共王有5 個兒子,他自己不立繼位的太子,而誰繼承王位,卻由"神"來決定。他與巴姬商議,把一隻璧埋在宗廟殿堂內,讓5 個兒子入廟拜祖,誰壓到璧就是繼承人。結果康王、靈王、平王都各壓一部分。子干、子皙不沾邊。所以,楚共王死後,康王繼位,他的幾個弟弟都覬覦著王權③。楚國王子勢強逼主,令尹難當。楚康王八年,令尹子庚死,康王讓子馮接替。子馮去同申叔豫商量,申叔豫說"國多寵而王弱,國不可為也。"子馮就裝病不到任,楚王只得另任他人④。
① 《左傳》襄公二十一年、二十三年。
① 《呂氏春秋·高義》。
② 《左傳》襄公十四年。
③ 《左傳》昭公十三年。
④ 《左傳》襄公二十一年。
在這種內外都有困難的情勢下,晉、楚休兵的條件成熟了。晉平公十年(公元前548 年),晉國趙武執政為中軍元帥。他下令減輕諸侯對晉國的貢賦(霸主國要收取與國繳納的貢賦。西周時這種貢賦是給周王的,春秋時霸主代替周王的地位,霸主國控制的中小國就把這種貢賦繳納給霸主)。魯國叔孫穆叔去見趙武時,趙武對他說:"自今以往,兵其少弭矣。""武也知楚令尹,若敬行其禮,道之以文辭,以靖諸侯,兵可以弭。"⑤趙武的話很快傳到各國,宋國的向戌與蔡國的聲子就出來活動。向戌和聲子先後到楚國與晉國斡旋。
向戌是宋國的左師,地位高,他與華元一樣,與晉、楚兩國的執政大臣都相好,所以他最終促成此事。魯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46 年)
夏,晉國的中軍元帥趙武、楚國令尹屈建和魯、蔡、衛、陳、鄭、許、曹等國的執政大臣,在宋國的西門外結盟休戰。這次盟約中,除休戰內容外,楚國提出"晉、楚之從交相見"一款,排除齊、秦外,此條得到通過①。這一條款的含義是晉國和楚國的從屬國,要定期朝見對方的盟主。朝見對方,意味著要向對方盟主繳納貢物。這樣諸侯國的負擔就比此前增加一倍。
春秋中期,晉楚爭霸激烈,江、河流域所有的大小諸侯國幾乎都捲入戰爭,兵連禍結,沒有寧日。中原各國所受戰爭的災害更為嚴重。因此,小國普遍厭戰。晉、楚兩大國勢均力敵,疲於攻戰,也各想暫時休戰。“弭兵”運動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弭兵”運動是由宋國發起,前後共有兩次。第一次在公元前579年,第二次在公元前546年。第二次弭兵運動是由宋大夫向戌倡議發起的,十四國諸侯會於宋,決定以晉、楚兩大國為盟主,除齊、秦外,其他各國從屬於晉、楚,要承擔晉、楚兩國給予的義務。
向戌“弭兵”之會以後,晉楚之間四十多年沒有發生大的戰爭,其他國家間的戰爭也很少。這種形勢對恢復、發展各國的社會經濟,安定人民的生活,都有很大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