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淵雷

蘇淵雷

蘇淵雷(1908~1995),又名仲翔,別名缽翁。1908年10月生,浙江平陽縣人。解放前曾任上海世界書局編輯所編輯、中央政治學校教員、立信會計專科學校國文講席、中國紅十字總會秘書兼第一處長等職。1995年去世前為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中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專治文史哲研究,對佛學研究獨到,尤洞悉禪宗。主要著作有《名理新論》、《玄奘》、《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等。1995年11月13日,蘇淵雷在上海同仁醫院病逝。

人物簡介


蘇淵雷畢生從事文化教育事業。他眼明手快,援筆成文,出口成章。餘事書畫,被譽為“文史哲兼擅,詩書畫三絕”。一般人如能精通這些學問的一種就足以自豪了,而他卻兼而有之,臻於自然渾成的化境。他一生著述等身,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據不完全統計,已刊著作三十餘種,論文百數十篇。曾被人尊稱為“平陽三蘇”(即蘇步青、蘇淵雷、蘇昧朔)。蘇先生數度出訪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進行學術文化交流,贏得海外學者的崇敬,素享國際聲譽。他曾獲國務院頒發的有突出貢獻專家的榮譽稱號,並被選為上海市有特色的藝術老人。
蘇淵雷雅好文藝,兼擅書畫,筆墨灑脫,逸筆草草,為典型的文人書畫。1943年在重慶創辦“缽水齋”書店,經文會友,並著書立說多種。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多次訪問日本、新加坡、香港地區,1992年獲國務院“有突出貢獻的專家”稱號。曾任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中國孔子基金會理事、中華詩詞學會顧問、全國佛教協會常務理事、上海佛教協會副會長、上海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等。著有《蘇淵雷文集》四卷等。
蘇淵雷在文史哲及佛學諸方面均有傑出建樹,被譽為“文史哲兼擅,詩書畫三絕”。主要著有《讀史舉要》、《白居易傳論》、《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等。今年恰值蘇淵雷先生誕辰一百周年,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將蘇先生一生全部的學術研究著作和文學藝術作品編輯整理,結集出版,以為紀念。
《蘇淵雷全集》共五冊,分別為:哲學卷、史學卷、文學卷、詩詞卷和佛學卷,共約200萬字,收錄了蘇淵雷先生的自傳、詩作、書畫作品及其在各個時期的珍貴生活照片,還特別收錄了蘇先生生前沒有完成的作品《中國禪宗史》。此外,章士釗、趙朴初等著名文人與蘇淵雷先生往來的信件、詩札等,也收錄在《蘇淵雷全集》中,是目前為止收錄最齊全的蘇淵雷先生的遺作文集。
蘇淵雷
蘇淵雷

人物生平


蘇中常早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四·一二”政變后被判刑19年。在獄中十分困難的條件下,他與同囚戰友刻苦學習馬列經典著作,苦學英語,涉獵佛典、聖經等。他還寫成一部五萬餘字的學術專著《易學會通》。先後兩次上書蔡元培,請求設法營救獄中同志。1933年6月,在刑期已執行三分之一時,他獲保釋出獄。七年囚禁的辛酸和學有所成的喜悅,一起湧上青年蘇中常的心頭,從此他易名“淵雷”。出獄后,受聘為上海世界書局編輯。
1949年5月20日,上海解放。蘇淵雷被推任為上海市軍管會高等教育處兼文管會秘書,負責籌備工作,同時負責清點海關截留歷史文物及各機關圖書資料。
1957年5月。先生針對高校中存在的問題,在《文匯報》和《解放日報》上同時發表兩篇文章,提出《專家教育與通才教育》、“關心時事與自覺學習”、“教學大綱與課黨爭鳴”、“團結老輩與培養新生”,以及知識分子如何進行自我改造,如何正確貫徹“雙百方針”等問題。因此於1958年反右“補課”時,被錯劃為右派,旋調哈爾濱師範學院。這時,一種“吾生已慣波三折,放眼乾坤日月長”的勇氣,促使他發憤忘憂,將醞釀多年的寫作計劃付諸實行。
1962年,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關懷下,關照黑龍江省長李范伍落實政策,蘇淵雷得以摘帽,並調黑龍江史學會主持“讀史講座”。“十年動亂”,復遭冤屈,插隊落戶,繼而被勒令“退休”,遣送回原籍。
1978年11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后,終於使他長達20餘年的沉冤昭雪,返滬復華師大教職。
蘇先生數度出訪日本、新加坡、香港等國家和地區,進行學術文化交流,贏得海外學者的崇敬,素享國際聲譽。他曾獲國務院頒發的有突出貢獻專家的榮譽稱號,並被選為上海市有特色的藝術老人。
1995年11月13日,蘇淵雷在上海同仁醫院病逝。

個人生活


夫人:傅韻碧

紀念館


蘇淵雷紀念館建於2001年,由於年久失修,紀念館的部分牆面出現褪色,屋頂也出現少量的滲漏現象。今年正值蘇老誕辰100周年,在當地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整修工程於9月初開始動工,將於11月上旬完工。整修資金約15萬元,用於環境布置、銅像製作等。蘇淵雷系當代著名文史學家和書畫家,該紀念館內陳列了蘇老生前的作品、照片、題詞以及紀錄其生平事迹的報紙、簡介、生活用品、證章等。

紀念活動


2001年11月,由蒼南縣政府牽頭,在原江南夢園公園內的江南書院原址上倡建蘇淵雷紀念館。
2008年,是蘇淵雷先生的百年誕辰。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蘇淵雷文集四卷本。溫滬兩地的書畫名家創作了近200幅紀念蘇淵雷的書畫作品在溫州市展覽館展出。當年10月,五卷本的《蘇淵雷全集》由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在原有四卷本文集的基礎上重新歸類,分文學、史學、哲學、詩詞、佛學五類結集,全集煌煌310多萬字,全面展示了蘇淵雷的學術研究成果和文學創作成就。
2011年金秋十月適逢蒼南建縣30周年,蘇淵雷和他的哲嗣華東師範大學藝術系主任蘇春生教授的書畫精品40餘幅,以“海上二蘇展覽”為名,分別在上海和蒼南兩地展出。
2013年10月9日和10月12、13日,上海、溫州兩地分別開展了隆重的紀念活動。蘇淵雷先生生前工作過的華東師範大學、哈爾濱師範大學和蘇淵雷故里蒼南縣的領導分別參加了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走近國學大師蘇淵雷”——《蘇淵雷文萃》《蘇淵雷評傳》和西泠印社出版社的《蘇淵雷墨跡選》的首發式,由上海電視台拍攝的電視專題片《卓爾不群——蘇淵雷紀實》也同時在滬溫兩地首映。
2020年11月14日,為紀念當代文史界、書畫界知名藝術先賢蘇淵雷傅韻碧伉儷,一場以“致敬生命 傳承文化”為主題,由滬上諸多詩詞專家、文化學者、藝術大師匯聚的詩文吟誦沙龍活動在上海舉行。

主要成就


主要著作有《名理新論》、《玄奘》、《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等。蘇先生畢生從事文化教育事業。他眼明手快,援筆成文,出口成章。餘事書畫,被譽為“文史哲兼擅,詩書畫三絕”。一般人如能精通這些學問的一種就足以自豪了,而他卻兼而有之,臻於自然渾成的化境。他一生著述等身,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據不完全統計,已刊著作三十餘種,論文百數十篇。曾被人尊稱為“平陽三蘇”(即蘇步青、蘇淵雷、蘇昧朔)。
蘇淵雷在文史哲及佛學諸方面均有傑出建樹,被譽為“文史哲兼擅,詩書畫三絕”。主要著有《讀史舉要》、《白居易傳論》、《佛教與中國傳統文化》等。今年恰值蘇淵雷先生誕辰一百周年,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將蘇先生一生全部的學術研究著作和文學藝術作品編輯整理,結集出版,以為紀念。
《蘇淵雷全集》共五冊,分別為:哲學卷、史學卷、文學卷、詩詞卷和佛學卷,共約200萬字,收錄了蘇淵雷先生的自傳、詩作、書畫作品及其在各個時期的珍貴生活照片,還特別收錄了蘇先生生前沒有完成的作品《中國禪宗史》。此外,章士釗、趙朴初等著名文人與蘇淵雷先生往來的信件、詩札等,也收錄在《蘇淵雷全集》中,是目前為止收錄最齊全的蘇淵雷先生的遺作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