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學
北京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創辦期刊
《北京文學》由北京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是一份刊登包括中短篇小說、報告文學、散文隨筆、詩歌和文化評論等多種優秀作品的好看的綜合性文學雜誌。
《北京文學》月刊自1950年創刊至今已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光輝歷程。
1961年1月號的《北京文藝》因發表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而引發了全社會的廣泛關注。新時期之後,《北京文學》更是佳作迭出:張潔的《愛是不能忘記的》、鄧友梅的《那五》、陳建功的《丹鳳眼》和《飄逝的花頭巾》、余華的《現實一種》、劉震雲的《單位》、劉恆的《伏羲伏羲》和《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等名家名篇,更是使《北京文學》領新時期文學之風騷。
20世紀90年代末,由《北京文學》刊發起的“憂思中國語文教育”等一組文章,則引發了中國文學界、文化界乃至教育界的長時間熱烈討論。
進入新世紀以來,《北京文學》及時把握市場經濟時代的脈搏和讀者閱讀需求的變化,銳意改革,使刊物的內容更多地面向大眾,突出了作品的時代感、現實感、大眾性和可讀性,全面刷新版面、更新內容。
刊物為讀者辦、編輯為讀者著想,為讀者服務、讓讀者喜歡。
“現實中國”、“作家人氣榜”、“好看小說”、“新人自薦”、“天下中文”、“文化觀察”、“真情寫作”、“網路奇文”、“閱讀參考”、“紙上交流”和“作家熱線”等等。
自改版以來,《北京文學》以其內容的清新感、現實感、大眾性和可讀性贏得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尤其是廣大讀者的熱烈歡迎。
《下訪——〈黑臉〉書記反腐敗最新報告》、《不定嫁給誰》、《美麗的家——〈貧嘴張大民幸福生活〉續篇》、《幸福嫁衣》、《教育:沒有差的學生只有差的教師》、《教育:沒有差的孩子只有差的家長》、《情人節下午的玫瑰》、《一個縣委書記的自白》、《綁架事件》、《超光速運行》、《中國“另類孩子”的生存報告》、《寂寞之舞》、《幸福與傷害》、《中國家庭,鋼琴熱帶來的喜與悲》等一批貼近生活、貼近現實的優秀作品,以及從第1期起策劃的“憂思中學語文新教材”系列討論、“新時期走紅作家今何在”等系列文章,先後被《北京青年報》、《文摘報》、《報刊文摘》、《齊魯晚報》、《小說選刊》、《小說月報》、《新華文摘》、《作家文摘》、《現代教育報》、《成都晚報》、《北京晚報》、《東西南北》、《文學報》、《小說精選》、《中華文學選刊》等報刊廣泛連載、轉載或轉摘,受到了各界讀者的廣泛好評。
《北京文學》另一個重大舉措是對自然來稿的高度重視。
對於有志於文學創作的人來說,最苦惱的事莫過於將自己的心血之作投寄編輯部之後如泥牛入海、杳無音訊。但這又怨不得各個刊物的編輯部,因為近十年來的郵資突飛猛漲,再加上人力的原因,幾乎所有的編輯部都難以有能力給作者退稿並回信。
進入新世紀的《北京文學》卻鄭重承諾:“只要在來信來稿的信封左下角貼上《北京文學》的原始標誌並付足返程郵票,本刊將做到每信必復、每稿必回信並提出處理意見”,此舉不但受到了廣大文學愛好者的熱烈擁戴(每月來信來稿在滾雪球般增長),而且《北京文學》改版后新設的“新人自薦”欄目,更是吸引了大批文學青年。
“新人自薦”欄目每期發表的小說處女作,終於讓一批懷才不遇的文學新秀陸續在《北京文學》嶄露頭角。
為了全面提升《北京文學》的質量和市場影響力,《北京文學》已於近期設立了“新世紀第一屆《北京文學》獎”,總獎金高達18萬元;與此同時還設立了獎資巨大的“2002年度《北京文學》讀者有獎訂閱”……所有這些舉措,都是為了使《北京文學》進一步進入市場、更廣泛地贏得讀者。
篇篇精彩,期期好看,是新世紀以來《北京文學》面向大眾面向市場喊出的口號,也是這本雜誌近年來用實際行動不斷做出的回答。正如這本現名為《北京文學·精彩閱讀》雜誌每期在封面上旗幟鮮明地標出的“清新感、現實感、大眾性和可讀性”的風格定位那樣,這本從新世紀一開始就認定要為讀者辦、讓讀者喜歡的文學雜誌,無論從封面、內容還是對讀者的服務,都讓人看到了文學期刊市場中的新氣象、新希望。
據不完全統計,2001年《北京文學》共10期原創作品(另有兩期是文學排行榜專號,屬於轉載作品),被全國各地報刊轉載、連載和轉摘的作品達到了62篇次,2002年全年共11期原創作品(另一期系中國當代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專號,屬於轉載其他刊物作品)中,被全國其他報刊轉載、連載、轉摘接近92篇(次),僅發行量高達38萬份、影響巨大的《小說月報》轉載就達到10篇,幾乎每期轉載1篇,《小說選刊》轉載了6篇。
在2003年2月舉行的“2001年—2002年度《小說選刊》優秀小說獎”評選中,《北京文學》2002年第6期發表的荊永鳴的《外地人》成為獲獎僅有的4篇短篇小說之一,尉然發表在《北京文學》2002年第5期的《李大筐的腳和李小筐的愛情》同時獲入圍獎;在5月公布的“第十屆《小說月報》百花獎”(2001年—2002年度)中,著名作家畢淑敏、蘇童、賈平凹分別發表在《北京文學》2002年第10期、第9期、第5期的短篇小說《藏紅花》《人民的魚》和《館子館》同時獲獎,佔據了10篇獲獎短篇小說中的3篇。
在2003年9月19日由中國報告文學學會舉辦的“2001年至2002年度正泰杯中國報告文學獎”的評選中,曲蘭發表在《北京文學》2002年第5期的《從分數重壓下救出的少年英才》在總共5篇獲獎的中短篇報告文學中勇奪頭名。
翻開新世紀以來的《北京文學》雜誌,不難發現,每期都有兩三位當代實力派或正走紅的作家和評論家的作品,賈平凹、莫言、王安憶、葉辛、周大新、畢淑敏、閻連科、趙玫、阿來、鐵凝、劉慶邦、嚴歌苓、史鐵生、張承志、石鐘山、談歌、陳源斌、何申、雷達、張平、陸天明、海岩、王宏甲、一合、何建明、葉兆言、張抗抗、張欣等等,均在這裡發表過作品。與此同時,該刊開設的“新人自薦”每期發表的小說處女作,也使一批懷才不遇的文學新秀陸續在《北京文學》嶄露頭角。
在《北京文學》原創版逐漸贏得讀者和市場認可的同時,2003年1月,《北京文學》雜誌社又創辦了選刊版《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同時原創版標名為《北京文學·精彩閱讀》,從而使《北京文學》由原有的一本雜誌變兩本雜誌。
《北京文學·中篇小說月報》一進入市場就受到了讀者的普遍歡迎,其新穎別緻的版式和每期精選的最新最好看的中篇小說佳作,正不斷搶奪市場吸引讀者,成為文學選刊中的一匹黑馬。
刊 名:北京文學
刊 期:月刊
主辦單位:北京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協辦單位:北京作家協會
編輯出版:《北京文學》月刊社
顧問:趙金九
主編:劉恆
名譽社長:章德寧
社長兼執行主編:楊曉升
副社長:吳雙明
副主編:師力斌
國際刊號:ISSN 0257-0262
中國刊號:CN11-1122/I
國內代號:2-85
國外郵發代號:M428
定 價:8.00元
該刊近年來作品被轉載率在全國文學期刊名列前茅,雜誌發行量持續攀升,單期雜誌每年均出現脫銷,讀者搶購的景象,成為新世紀里中國最受關注的文學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