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黃洞村的結果 展開
黃洞村
廣東省東莞市鳳崗鎮下轄村
黃洞村,位於廣東省東莞市鳳崗鎮東北部,東與深圳市龍崗區交界,南與塘瀝村相鄰,西與竹塘村相連,北與清溪鎮三中村接壤。面積10.8平方公里。地理位置優越,東深二線公路開通后,村道四通八達。到深圳市中心25公里,距東莞市區約50公里。
2012年,鳳崗黃洞村入選廣東省第三批古村落。目前該村共有15座保存完好的排屋樓,並有回龍俺、洪福全故居、觀合樓、田心圍排屋群以及古樹保護等建築與人文遺跡,蘊含的客僑文化源遠流長 。
黃洞村委會下轄嶺南村、田心村、榕樹廈村、洪屋圍村、和南門山村5個村民小組。
至2005年底,全村戶籍人口計629戶,2,233人,外來暫住人口有1萬多人,村藉華僑華人和港台同胞分佈在18個國家與地區,約7,000多人。
走進村口,一股鄉村氣息迎面撲來。
客家風範
村有喜事,鑼鼓喧天。
建國后,黃洞村民僅有2500畝土地及1萬多畝山林。為發展生產,大搞農田基本建設,興修水利,主要經濟收入靠農業。國家計劃經濟時期,保質保量完成糧、油、糖徵購任務。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黃洞由傳統農業生產向現代的工業生產轉型。1979年12月引進了第一家港商開辦的“三來一補”企業——黃洞毛織廠,1980年正式投產,年底為黃洞集體增加了10多萬元收入,1988——2000年先後發展了採用集體土地建房出租、有償租賃土地給外商建廠的形式,大鵬、星光、新南通、捷高、曉視、快捷、華星等40多間外資廠相繼進駐。村收入達50萬美元。
築巢引鳳,三來一補,三資企業的引進,外來工的驟增,不僅繁榮了黃洞村,更加改善了村民生活,自改革開放以來,全村共建樓房400多座,完善了學校,興辦了醫院,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村民住上了新樓房,近100戶人家擁有了小汽車,生活蒸蒸日上。
2004年黃洞村委會成立了土地股份經濟合作社,按照“盈利共享,風險共擔”,先提後用,按股分紅的分配原則,農民變股民,確保了失去土地農民的利益,到2005年,股民每年不低於1000元。隨著農村城市化的發展,黃洞的農耕時代基本結束,種養的小農經濟已被現代工業、商業經濟所取代。黃洞黨支部和村委會幹部正邁出矯健的步伐,以頑強拼搏精神,帶領全體村民團結、務實,開拓、創新,為創建一個富裕、和諧的新黃洞而努力。
@無人敢入的黃洞,待解的謎團
地名是歷史的見證和文化的記憶,它是人類文明的活化石。黃洞這個地名又蘊含著什麼樣的歷史文化背景呢?
記者在《淇縣地名漫話》一書中並未見到有關黃洞村的介紹。問及村名的來歷,89歲的李習全老人說,村裡有個洞叫黃洞,也叫黃家洞,從他記事到現在也沒有人敢進去一探情況。村北邊玉皇頂上的古碑記載黃洞村從前叫黃家洞村,可是李習全說,村裡從來沒有一家姓黃的。
玉皇頂緊靠村北邊,是一座孤兀突起的山峰。站在村裡看玉皇頂,它與四周連綿起伏的群山比起來就像個性格孤僻的孩子一樣,很不合群。
玉皇頂上有座古廟名為玉皇廟,廟裡現存明、清時代的古碑數通。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的《皇家洞萬田山碑記》告訴我們,玉皇頂原名萬田山,黃洞村在那時叫皇家洞村。萬田山上建起玉皇廟之後便成為當地主要的道教活動場所。
到了清康熙三年(1664年),所立碑刻《皇家洞玉皇頂新創天仙聖母行宮序》中說明,萬田山在當時已更名為玉皇頂。
民國七年(1918年)的一通碑刻又告訴我們,那個時候皇家洞已經改稱為黃家洞了。
從清康熙年間遺存下來的一通古碑可知,黃洞村一帶從前的綠山秀水猶如人間仙境:“右衛淇園北,環西皆山,環東皆泉。崔巍俊雅,淵源秀爽。噫!山水空濛之間,雲樹蒼茫之際,豈庸流俗士所與也哉!雖然山厥高矣,有仙則名,水厥深矣,有龍則靈。此真仙境也,龍宮也!兼考前代,有玉皇寶殿坐於斯,三公列於斯,四輔環於斯,文昌佐於斯,斯所以善地也。”
黃洞村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玉皇頂的後面和左右兩面是連成一體的高山,南面則地勢平緩,視野相對開闊,玉皇頂位於其中,就像玉皇大帝面朝南坐在龍椅上。因此,人們把原來的萬田山稱作玉皇頂,村裡一個神秘的古洞也被稱作皇家洞。隨著時間的推移,村名皇家洞演變成了黃家洞,後來又演變為黃洞。不過,現在還有人習慣地稱黃洞村為黃家洞村。此種說法可能與明萬曆十八年立在玉皇頂上的碑刻有關,碑上詩云:“莫說桃源地境仙,衛郡汲淇有黃川。玉皇穩坐萬田頂,永護山林保民安。”
這些年來經常有人來到黃洞村尋找歷史悠久的黃洞,其中有許多人是戶外運動愛好者。但當他們得知多年來未曾有人進過這個洞后,也都不敢貿然進洞,只得打消了進洞觀光的念頭,遺憾地離開了。
后大寺是黃洞村的一座古寺,黃洞的洞口就位於寺內佛爺大殿中老佛爺塑像的座位下面。如今,斷了香火已經破敗的后大寺被圈在黃洞小學的校園內,佛爺大殿尚存,但老佛爺塑像已被拆除,其座位下面的洞口則被一塊青石板嚴嚴實實地蓋著。
李習全老人說,老佛爺坐在了洞口上,大家都說這個洞很神秘,他今年89歲了也沒見有誰進過這個洞。李習全在小時候聽老輩人說,黃洞是后大寺的和尚在緊急情況下逃生的秘密通道,從老佛爺下面的洞口進去向北可一直通到4公裡外的黃洞鄉柳林村和尚灘自然村。在以前兵荒馬亂的年代,和尚灘自然村的人曾看到后大寺的和尚從洞里鑽到他們那邊的荒灘上,就把那個地方起名為和尚灘。
村幹部牛四海說,當年的和尚選擇在有洞的地方修建佛爺大殿,又讓老佛爺坐在洞口上,說明這個洞不同一般。村裡有人想解開這個謎,可是洞太深,至今沒有人敢進去。“如果有專業勘探人員對黃洞進行考察,也許能解開這個謎。”牛四海說。
男娶女嫁,幾千年的傳統不變。
三資企業
三資企業是黃洞村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外商獨資,為三資)。
黃洞村2005年全村有香港、台商投資三資企業3間,經營範圍有眼鏡製造、電子、金屬加工、製表等。
工業區
公司總佔地面積為1800平方米,廠房建築面積為9820平方米,現有員工1500人。公司以生產及銷售高檔眼鏡架和太陽眼鏡為主,遠銷歐美市場。公司經過十年的發展,現月生產能力達25萬副,年總產值超過6600萬元公司於1999年成立工會組織,2005年成立企業黨支部,是鳳崗鎮最早成立工會的企業之一。1997年獲香港優質產品標誌局授予產品優質標誌(HKQ—MARK)榮譽,並先後榮獲東莞市“先進集體”、“安全生產先進企業”、“誠信納稅戶”等稱號。
民營企業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外資競爭力、逐漸減弱,一些香港的大型公司因在港生產成本較高,一部分訂單遷到內地做,把生產設備也轉移到內地,分到內地的民營企業來完成。另外原在外資廠的國內技術人員經過十年的打工,學到技術,懂得了市場運作規律等知識,也知道民營企業的靈活性,無需進出口合同,於是就積極籌集資金,自已開辦作坊工廠……。黃洞村委領導逐步認識到民營企業的重要性,它即推動民間投資,又活躍了市場,解決就業,增加稅收,加快村的工業發展的新生力量,為了推動經濟增長,村委出台了一些優惠政策,鼓勵扶持民營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