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竹塘村的結果 展開
竹塘村
廣東東莞市鳳崗鎮下轄村
竹塘村位於廣東省東莞市鳳崗鎮西北部,地理坐標為北緯22045,30”,東經114008,10”,位於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宜人,雨量充沛,四季常青。村轄範圍面積約5.5平方公里。村轄區域較廣,村莊聚落相對比較集中,分別居住在石馬河兩岸。東與黃洞村接壤;西與竹尾田村接壤;南靠鳳崗鎮人民政府,與鳳崗居民委員會接壤;北依龍眼山,與清溪鎮三中村接壤。竹塘村的地質基岩由抵抗風化力強的堅硬花崗岩組成,屬於台地地區。
竹塘村雖然地域較廣,自然村(村民小組)相對比較集中,但人口密度不大。建國初,竹塘村的總戶數為290多戶,總人口為1100多人。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曾出現外逃;七、八十年代較多村民申請出港、出國;同時村的計劃生育工作抓落實,因此,據1992年人口普查統計,竹塘村總戶數為340戶,1183人。改革開發以後,大量的外來人員和民工湧入竹塘村,按公安部門統計,現在外來暫住人口約有18000多人。竹塘村籍的華僑同胞分佈在世界17個國家和地區,人口約有1100多人;港澳同胞約有700多人。
竹塘村的建制隨著歷史的發展不斷變更。據有關史料記載,在清朝期間,竹塘村屬東莞縣第七都管轄;中華民國期間屬東莞縣第四區管轄(后改稱為第三區)。建國初屬三區,1954年屬第八區,1958年屬塘廈公社,1961年屬鳳崗公社;1983年撤社改區,1987年撤區改鎮。竹塘村先後屬鳳崗區和鳳崗鎮管轄。
現在的竹塘村民委員會,下轄浸校塘村民小組、下圍村民小組、上圍村民小組、卧龍村民小組、紅花園村民小組和兩渡河村民小組。
建國前,竹塘村民主要依靠務農為生,其次是替人打工或外出做生意,但都很難求得溫飽。
建國后至改革開放前,竹塘村的經濟,主要是以農業為主的農業經濟。在農業方面,以種水稻為主,其次還種有甘蔗、花生、木薯、番薯等農作物;同時亦種有蔬菜、荔枝、龍眼等,作為家庭經濟的補充;此外,還有養豬和養鵝、雞、鴨等,作為集體和家庭的經濟又一來源。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竹塘村的經濟迅速發展,農村落實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空前提高,糧食增加,農副產品豐富,群眾收入增加,集體經濟漲大。從1980年開始,外商(包括港商、台商)陸續到竹塘村投資設廠。同時,受益於東深公路和鳳清公路的擴建,進一步推動了竹塘村的經濟發展。隨著農村城市化轉型,商鋪與日俱增,紅花園綜合市場的建成,促進了第三產業的發展,許多村民都經營了公司,開設了酒店,建有廠房和樓房作為租賃業。至2003年,竹塘村的總資產已達到1.78億元,利潤達到2.3千萬元,人均收入達到了8400元。
1953年,竹排鄉建立了中國共產黨竹排鄉黨支部,當時有黨員13人;1956年成立竹塘農業高級社后,相繼建立竹塘農業高級社黨支部;至2003年,竹塘村有黨員57人。1953年,竹排鄉成立共產主義青年團(初期稱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當時有團員50多人;1956年成立竹塘農業高級社婦女會和民兵組織;2002年竹塘村成立了86個工會組織,共有工會會員1700多人。
建國前,竹塘村沒有公辦的學校,只有二所村辦的小學,村民子弟的入學率很低。
建國后,國家重視發展教育事業,竹排鄉從1952年開始興辦了竹排小學;1957年開始,鳳崗地區創辦了華僑中學,初期是由鳳崗華僑在國家支持下舉辦的。1995年,竹塘村委會制定了《竹塘村民子弟享受入學、入學獎學金福利補充規定》,積極支持及獎勵村民子弟入園、入學讀書。
竹塘村民子弟入園入學就讀非常方便,鳳崗鎮政府實行聯合辦學,各村委會都舉辦了幼兒園,村民子弟讀小學和中學(包括職業中學)都有校車接送,上高中、上大學都不用跑出市外或省外。竹塘村委員會還制定了有關獎學的規定,對上學讀書的村民子弟,發放一定數額的獎學金。東莞市於上個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先後實現普及初中教育和高中教育,因此,竹塘村民子弟受教育的程度得到相應的提高。
竹塘村歷來都很重視開展文化體育活動,曾先後組織文藝宣傳隊、山歌劇團、麒麟隊,建立文化活動室和開展拔河、籃球等比賽活動。
竹塘村還保留有十四座客家碉樓和張氏、劉氏宗祠,以及村的門樓等文物古迹。
建國前,竹塘村的醫療衛生條件落後,村民的健康沒有任何保障。建國后,黨和政府重視發展醫療衛生事業,1965年,竹塘村辦起了醫療衛生站,有了“赤腳醫生”,方便了村民看病就醫。此後,竹塘村又辦起了合作醫療,而且又隨著村的集體經濟的不斷發展,村民的福利事業更加得到保障。
竹塘村的絕大多數村民,據有關的族譜記載,是從粵東地區遷徙而來的,因此,至今仍保留著粵東客家人的風俗習慣。同時又由於入居竹塘年長月久,受原當地居民的影響,所謂入鄉隨俗,因此,逐步形成了竹塘村民的獨特民風。例如:過春節時,年初一“食齋”;清明節“拜山”,紀念祖先;端午節“裹粽” ,紀念屈原;中秋節食月餅,放“孔明燈”等等。
還有,在建國前,凡是新生男孩叫“新丁”,要到大祠堂“點燈”;結婚要到大祠堂拜祖宗,新婚後,七朝(七日)要回娘家等。此外,在春天開耕之時,天不下雨要“行鄉”;辦喪事做和尚要“打醮”;幫助貧窮的親戚要做“屯米瓮”;煎完的中草藥渣要倒在行人多的大路上等等。
如今,竹塘村已逐步從農村走向城市,“村改居”工作已於2003年開展。1999年被東莞市人民政府評為“文明村”,“三個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的成就。村容村貌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來與清溪鎮接壤的良井水塘湖畔,現在已建成鳳崗鎮目前規模最大,檔次最高,環境最優的高級住宅區,名曰翡翠山湖。快速公路穿村而過,交通十分方便。“三來一補”和民營企業遍布全村各村民小組,帶來了商機處處和第三產業的蓬勃發展,呈現一片繁榮興旺的景象。
目前,鳳崗鎮的玉泉電子信息工業城和“一河兩岸”的規劃發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以毗鄰鎮政府所在地的優勢,將帶動竹塘村各項事業躍上新的台階。在黨和國家的正確路線指引下,明天的竹塘村將會取得更大的發展,明天的竹塘村更加燦爛輝煌。
在竹塘村的六個村民小組中,現在還保留下來的碉樓有14座,其中有的是空心的,即樓內的桁、棚板已拆除或遭白蟻蛀蝕毀壞;另外,有的樓內的鐵門、鐵窗因1958年大鍊鋼鐵時期作為鋼鐵產量而被全部拆除,現在,保留較為完整的有10座。竹塘村客家碉樓的建築,具有歷史背景和客觀原因,同時,也反映出一個歷史時期的進步和發展。據竹塘村張姓和劉姓族譜記載,村民的先祖是從外地(粵東地區)遷徙到竹塘而定居的,由於歷史的原因,立村后要發展生產,生育繁衍,壯大自己的勢力,是其主要的任務,世世代代求得生存和發展。在封建的社會裡,存在著封建矛盾,宗族糾紛和社會不穩定因素,故此,要建造碉樓保護自己,防止外來的侵襲。在封建社會裡,同一個自然村多數是同一個姓氏,長期以來,兄弟相稱,守望相助。同村同族同姓氏村民,或者不同姓氏的村民,由於長期相處建立感情,為了維護村和族姓的利益,他們聯合起來,同建碉樓,共同維護村人的安全和利益。同樣,也有少數村民,由於較快富裕,他們為了其家庭財產和生命安全不受損失或損害,因此,也自建碉樓,成為顯示財力,光宗耀祖的象徵。到了十九世紀初,早期離鄉別井到海外謀生的村民,在外賺到錢,紛紛回鄉置家立業,同樣也自建了碉樓。這些後期建的碉樓吸收了西洋式的建築風格,特別是頂樓的裝飾,顯得西洋化。浸校塘村的仁芳樓最為典型。碉樓的建築佔地面積多為5米X5米或者6米X6米之間,樓高最矮有三層,一般都有五層至六層,最高者有七層。每層樓高一般在3米左右,碉樓的牆基寬一般都有1米以上。樓的四周牆壁都是用“三合土”(石灰、黃泥、沙混合),用厚木板夾牆模,放進“三合土”夯實,而樓層之間是用杉桁做棚架,杉木板做棚板。這種碉樓的最大特點,猶如堅不可摧的軍事防禦工事,每層樓內的四面牆都有採光的窗口,有對外射擊的槍眼,頂層有的還有瞭望台,易守難攻。在封建時代,碉樓起到了保護家園的作用,同時亦也成為今天客家文化的一個新亮點。
竹塘村的六個自然村,立村初時,村屋的坐向,同一個村落都是基本相同的。如:浸校塘村、上圍村、下圍村、卧龍村都是坐東北向西南;紅花園村坐西南向東北。每個村的住屋都是排成一行一行的,村裡人叫“巷”,屋與屋之間的巷寬,約有4米距離,較窄的也有1.5米距離。據村中的長者說,村屋的興建是客家人集體智慧和團結互助的體現。一排一條巷,一家挨一家興建,一則可以統一規劃,節省土地和人力物力資源;二則村人可以互相幫助,通力合作;三則可以和睦相處,團結如一家。每個村落的建築象一個“非”字,道路縱橫,出入方便。一般在前期(清朝時期)所建的住屋的佔地面積比較狹小,長約9米,寬3米;後期(民國時期)所建的比較寬敞,而且一般都是三間房屋或兩間房屋為一戶人家居住。屋內的設置大概是這樣:中間是大廳,兩邊是寢室和廚房。另外,客家人還有一個文化風俗是,草屋(放柴草的),廁所(包括堆放肥料的)、牛欄、豬舍等配套小屋,在離住屋有一定是距離而興建,成為村民的生產、生活的配套設備。
每個村的村前都有一個較寬大的活動空間(俗稱門坪),有村人共同用的水井,村前有魚塘,村背有樹林,村前的一片稻田與逶迤曲折的石馬河映襯點綴,形成一個幽雅的自然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