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郵雙黃鴨蛋
高郵雙黃鴨蛋
高郵雙黃鴨蛋是高郵的特產,地方傳統名菜之一。高郵一帶盛產高郵鴨(又名高郵麻鴨,是全國三大名鴨之一)產蛋多,蛋頭大,蛋黃比例大,尤以善產雙黃蛋而馳名中外。高郵雙黃蛋,一蛋雙黃,蛋白如璧玉,蛋黃似瑪瑙,紅白相間,壁合珠連,實為人間之珍品,食用之精品,國家之瑰寶。高郵市人民政府每年還舉辦中國雙黃鴨蛋節。
高郵雙黃鴨蛋入選全世界最值得品嘗百種味道(位列第二)。
900多年以前,北宋著名詞人秦少游就曾以鴨蛋饋贈其師友--時任徐州太守的蘇東坡。300多年前,大文學家袁枚到過高郵,品嘗過高郵鴨蛋,印象極佳,在他的《隨園食單·小菜單》"腌蛋"條留下了記載:"腌蛋以高郵為佳,顏色細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間,先夾取以敬客,放盤中。總宜切開帶殼,黃白兼用;不可存黃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汪曾祺《故鄉食物》中曾有繪形繪神的記述:“曾經滄海難為水,他鄉鹹鴨蛋,我實在瞧不上。”高郵鴨蛋加工工廠也起步較早,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高郵第一家蛋品企業裕源蛋廠問世。1909年高郵雙黃鴨蛋參加南洋勸業會陳賽,獲得國際名產聲譽,次年便遠銷美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高郵雙黃鴨蛋
高郵雙黃鴨蛋
高郵鴨產蛋多,蛋頭大,蛋黃比例大,尤以善產雙黃蛋而馳名中外。其蛋質可用蛋白“鮮、細、嫩”,蛋黃“紅、沙、油”概括,汪曾祺《故鄉食物》中曾有繪形繪神的記述:“曾經滄海難為水,他鄉鹹鴨蛋,我實在瞧不上。”高郵鹹蛋的特點是質細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別處的發乾、發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為別處所不及。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頭”用筷子挖著吃。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
河溝港汊,湖泊盪灘,無處不在的優質水面資源,是高郵鴨天然的飼養場。水面浮遊的、水下棲身的各種小動物,為高郵鴨提供了最可口的“活食”。這也為近幾年來發展生態養鴨、開發綠色產品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近幾年來,已經開發出紅太陽、三湖、秦郵等一批獲得知名和著名商標、綠色食品標誌的優質品牌。
高郵人不僅培育了高郵鴨和雙黃蛋這一世間精品,而且創造了豐富的鴨文化,每年還舉辦雙黃鴨蛋節。五十年代,高郵民歌手夏國珍一曲高郵民歌《數鴨蛋》,以其詼諧、輕快的旋律,濃郁的鄉土氣息而聲震京都,得到毛主席、周恩來總理的讚譽。高郵鴨是高郵人的名片。"未識高郵人,先知高郵蛋"。
高郵鴨和雙黃蛋作為高郵的形象大使,自古就是進貢朝廷和饋贈親友的名優土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