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穆
姚穆
姚穆,1930年5月13日出生於江蘇省南通市,紡織材料專家、教育家,人體著裝舒適性研究的開拓者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工程大學終身名譽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1948年姚穆考入南通學院紡織科紡織工程系;1950年在西北工學院紡織系學習;1952年畢業后留在西北工學院紡織系任教;1957年進入西安交通大學紡織系任教;1960進入陝西工業大學紡織系;1972年擔任西北輕工業學院紡織系副教授;1986年被評為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1987年擔任西北紡織工學院名譽院長;1989年獲得全國紡織工業勞動模範稱號;1991年任博士生導師,同年獲政府特殊津貼;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9年設立姚穆院士獎學金。
姚穆長期從事紡織材料學、純化纖仿毛技術的科研和教學,開拓人體著裝舒適性研究新領域,發明具有現代高新技術特徵的新型仿毛滌綸長絲及其系列面料,研製出多種紡織測試儀器、測試計量標準器。
姚穆
1935年,姚穆隨母親到北平居住。1937年,日軍入侵中國,姚穆的6年小學幾乎有一半時間只能跟著當小學教師的母親在居無定所的環境下堅持自學。
1942年,全家輾轉回到唐閘,姚穆就讀於私立敬孺實業中學初中部,老師常帶學生參加農業勞動,觀察自然,引導學生既能動腦,又會動手。姚穆自立自強的理念,理論聯繫實際的學習方法,都在這時得到了培養。
1948年,從江蘇省立南通中學高中畢業,考取南通學院紡織科紡織工程系。
姚穆
1952年,大學畢業后留校任教,在工作之餘自學了幾門未曾學過的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基本掌握了英語和俄語,日語和德語也能順利閱讀;他還攻讀了一些馬列原著和哲學專著,為以後的教學和科研打下了基礎。1954年,晉陞為講師。198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82年,晉陞為西北紡織工學院教授。1983年,擔任西安工程大學紡織與材料學院紡織系主任(至1984年) 。
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科研綜述
姚穆 演講
服裝穿著舒適性研究
1980年,姚穆進入服裝穿著舒適性領域,提出基於中國人體皮膚感覺神經系統特點,綜合反映皮膚生理學、心理學、物理學、工程學的著裝舒適性模型和透過織物的能量流與物質流的接觸界面阻抗理論,開拓人體著裝舒適性研究新領域,為特種功能服裝研製奠定理論基礎。
姚穆首先研究了人體皮膚各部位感覺神經元的結構和功能。在上海醫科大學等單位的協助下,製作了人體各部位皮膚切片十餘萬張,仔細分析人體各部位皮膚結構的區別以及壓力、溫度、濕度、刺痛、摩擦等感覺神經元的種類和它們的複合作用,神經傳導動作電位的複合作用,初步理清了物理作用、生理作用和心理反應之間的關係。他著重研究了織物的熱、濕傳導通道的特徵,給出了纖維軸向、徑向熱傳導係數及織物—空氣界面上熱阻抗的測定方法,找出了空氣中水汽擴散時的熱濕傳導、水汽凝結及毛細輸送的規律,研究了濕蒸發的動態平衡方程。他還研究了熱能傳導和水汽質量傳輸之間相互作用的杜復(Dafour)效應和索萊特(Soret)效應。
為了建立起著裝人體客觀測試和主觀評價之間的聯繫,姚穆先對服裝熱濕傳遞暖體假人的參數設置、測試方法和效果評價做了一系列研究,建立起了織物物理參數與暖體假人蔘數之間的聯繫,建立並驗證了生理、心理測試系統。將織物的物理測試和人體穿著服裝的環境物理測試、人體心理測試統一起來,並對織物的接觸冷暖感進行了實驗研究,取得了較好的結果。此外,姚穆及其助手們還對服裝穿著的壓力舒適性、運動舒適性和接觸舒適性(包括手感、摩擦、刺癢、觸冷感等)也進行了比較系統的研究。
純化纖模擬技術理論研究
姚穆在“七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純化纖呢絨工藝及設備”中,擔任“純化纖呢絨質量考核指標、檢驗方法的研究”負責人。1990年12月該專題通過了國家鑒定。1991年9月,他榮獲“七五”國家攻關重大成就獎牌和獎狀。在國家“八五”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化纖短纖維仿毛產品精細加工技術”中承擔“仿毛化學纖維性能的研究”,該專題於1996年3月通過了中國紡織總會科技發展部組織的鑒定。他系統地設計和組建了陽離子改性滌綸、化學改性和物理改性高收縮滌綸的切片聚合、紡絲、牽伸、紡織、染整等整個工程系統,為新型仿毛化纖設計、織物設計奠定了技術基礎。
1996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軍需部聘請姚穆為軍需科技特邀顧問,將中國紡織大學王善元教授牽頭承擔的“八五”科技攻關項目“多重加工變形長絲”的科研成果用於開發生產97駐港部隊服裝面料,最後他設計了紡絲新工藝,產品取名為軍港綸。為了研製新一代系列軍服面料,姚穆研究了軍港綸的織造、紡織品自動電暈輻照及處理技術等。形成了白絲生產至成衣、原液色絲生產至成衣、交纏複合紗生產至成衣三條工程化生產系統,同時制定了原料、半成品、中間產品、成品的整套試驗方法、檢測儀器、質量指標、評價方法以及質量的保證、控制、反饋系統,使得全部輔料、附件等都能與面料性能相協配。
多異多重複合變形紗、帶絲圈和絲弧的多異多重複合變形紗、紗線退繞張力盤、一種毛滌複合紗等4項技術,先後在1998年和1999年獲得專利。“特種變形化纖仿毛系列織物”項目榮獲中國人民解放軍科學進步一等獎,全軍後勤重大科技成果獎,第十一屆國家發明博覽會金獎,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測試儀器研製
為完成服裝穿著舒適性研究的定量測試,姚穆還組織研製了一批測試儀器,建立起一系列測試方法。這些測試儀器有:織物透水量儀、多自由度變角織物光澤儀、織物微氣候儀、織物表面接觸溫度升降快速響應儀及織物紅外線透射反射測量裝置等。在此基礎上,組建了陝西省重點實驗室——功能服裝面料實驗室。
為使紡織原料和產品的評價科學化、客觀化,四十多年來,姚穆主持和參與研製了幾十種測試儀器和測試標準,不少儀器和測試方法已得到廣泛應用,他參與研製的YG135型條幹均勻度測試分析儀於1998年獲陝西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在“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中,姚穆主持“棉花質量公證檢驗測試系統”的研究,攻克了原棉短絨率測試等技術難題。以他為顧問研製的中國第一台直接測試棉花黏性的儀器,可有效地用於解決棉紡織廠的配料和產品質量控制問題。以他為顧問研製的棉花物理性能自動測試系統,可廣泛應用於棉花選種、商檢、纖檢、供銷及棉紡企業的棉纖維快速檢驗。他主持研製的YG132型信號發生器標準規,成為中國紡織專用儀器計量校準的基準。主持和指導了中長絨陸地棉品種篩選及其加工技術研究,有益於鞏固中國棉紡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地位。
• 科研成果獎勵&項目承擔
截至2010年,姚穆多次主持、參與起草有關紡織材料、紡織品等國家標準、軍隊標準和部頒標準,其中14項棉纖維試驗國家標準作為“棉纖維試驗方法(二)”獲得199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先後研製紡織儀器16種,起草多項國家標準和軍用標準。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三等獎各1項,省部級獎多項。
• 論文著作&專利發明
20世紀50年代初,在李有山教授主持下參與翻譯蘇聯學者拉科夫的《棉紡學》和巴甫洛夫的《棉紡學》。1995年,他應約為《機械工程手冊(第二版)》審修了《紡織儀器》。1982年3月,應聘為《中國大百科全書·紡織卷》天然纖維分支副主編。他又參與編寫《紡織詞海》。以他為首主編的《紡織材料學》第二版獲國家紡織工業局1998年度科技進步二等獎。截至2010年,姚穆主編、參編及翻譯出版著作18本,主編《紡織材料學》高校教科書,兩版共23次印刷發行16萬冊,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姚穆關於服裝穿著舒適性研究的學術論文,除在國內外各學術性、技術性期刊上發表外,還在一些國際會議上宣讀。在1989-1998年間的“中日大學間合作研究——衣、食、住及環境”共13次研討會上,作為中方項目負責人,姚穆組織了數十篇論文宣講。
出版著作
出版時間 | 名稱 | 作者 | 出版社 |
1953 | 《棉紡學·第三分冊精梳工程》 | 拉科夫A..姚穆譯 | 北京:紡織工業出版社 |
1955 | 《棉紡學·第三分冊精梳工程》 | 巴洛夫HT..姚穆譯 | 北京:紡織工業出版社 |
1956 | 《棉紡學·第二分冊梳棉工程》 | 巴洛夫HT..姚穆譯 | 北京:紡織工業出版社 |
1956 | 《棉紡學·第一分冊清棉工程》 | 巴洛夫HT..李有山,劉價誠,姚穆譯 | 北京:紡織工業出版社 |
1959 | 《毛纖維材料學》 | 陝西工業大學紡織系紡織材料教研室 | 北京:紡織工業出版社 |
1980 | 《紡織材料學》 | 紡織材料學編寫組 | 北京:紡織工業出版社 |
1984 | 《中國大百科全書(紡織卷)棉纖維》 | 姚穆,袁壽男 | 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
1996 | 《紡織材料學(第二版)》 | 姚穆,周錦芳,黃淑珍等主編 | 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 |
1997 | 《毛絨纖維標準與檢驗》 | 姚穆,馬寧,陸陽等 | 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 |
期刊論文
姚穆。棉纖維遮光率的測定。紡織學報,1985,6(7):5-9
姚穆,李毅,李順東等。逆溫差條件下織物熱濕舒適性的測試與研究。紡織學報,1986,7(4):15-19
姚穆,陳黎曦,周明珍等。機織物熱濕舒適性能與其結構參數關係的探討。紡織學報,1987,8(7):5-12
姚穆,王府梅,裴豫明。電容式紗線均勻度儀的測量槽的電場分佈與儀器的測量誤差。紡織學報,1987,8(8):11-14
姚穆,王曉東。試論等速延伸型和等速牽引型強力機測量的關係。紡織學報,1987,8(10):30-33.
姚穆,胡傑。化纖仿毛織物蓬鬆活絡程度的綜合評價。西北紡織工學院學報,1989(3,4合刊):1-7
陳惠蘭,姚穆。針織物脫散性能的研究。針織工業,1989(6):1-4
姚穆,施楣梧,張一心。織物微氣候儀Ⅱ型的研製。紡織標準與質量,1991(6):30-33
姚穆,劉讓同。毛型織物熱阻的研究。紡織學報,1991,12(8):4-7
姚穆,劉讓同。紡織品熱阻的研究。西北紡織工學院學報,1991,5(2,3合刊):77-83
來侃,姚穆,王曉東等。電容式纖維長度儀計量檢定方法與標準檢具的研究。纖維標準與檢驗,1992(2):30-38
姚穆,潘雄奇,呂明哲。織物光澤客觀測試的研究。西北紡織工學院學報,1993,7(3):170-175
姚穆,施楣梧,張燕等。蛋白質纖維的導熱性及其方向性差異。西北紡織工學院學報,1994,8(1)8:9-94
姚穆,張一心。棉紡廠紗條條幹疵病診斷專家系統的建立。棉紡織技術,1995,23(11):8-10
姚穆,任欣賢,郝鳳鳴等。中長絨陸地棉生產工藝及高檔紡織品的開發。西北紡織工學院學報,1996,10(3):213-221
20世紀50年代初,姚穆在西北工學院紡織系師資不足的情況下,通過刻苦鑽研相繼開出了紡織廠建築概論等六門課程。姚穆對教學一絲不苟,孜孜不倦,他學識淵博,教材內容新穎,理論聯繫實際,旁徵博引,深入淺出,學生都願聽他的課。他先後為本科生、研究生講授過25門課程,經常同時開出三四門課,他主講的課程都編有講義或教科書,有《毛纖維結構》、《棉纖維材料學》、《纖維物理學》、《纖維高聚物固體物理學》、《紡織實用色彩學概論》、《皮膚感覺生理學》、《紡織儀器學》、《纖維結構測試技術》、《化纖仿毛技術》等。即使在擔任院長期間,每周授課也在10學時以上。
姚穆不僅重視正規的學歷教育,也熱心短期的業餘教育和科學普及工作。20世紀80年代後期他先後組織了6期全國性紡織材料學教師研討講習班,參加者近400人次。紡織工業出版社組成了紡織材料性能測試技術叢書編審委員會,姚穆任主任。他還經常應各地區、各單位的邀請去講課或做輔導報告。
1979年以來,他為國家培養了43名碩士,18 名博士,其中許多人已成為各方面的骨幹(截至2009年)。1989年他牽頭的“紡織學科建設”教改項目獲得陝西省高等學校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1999年他被評為陝西省優秀博士生指導教師。
時間 | 榮譽/表彰 |
1986年 | 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 |
1986年 | 國家人事部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 |
1986年 | 陝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科技精英”稱號 |
1987年 | 陝西省勞動模範 |
1989年 | 全國紡織工業勞動模範稱號 |
1991年 | 政府特殊津貼 |
2001年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時間 | 擔任職務 |
國務院第二屆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 | |
陝西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榮譽委員 | |
渭南師範學院名譽教授 | |
蘇州大學紡織與服裝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 |
紹興文理學院榮譽教授 | |
天津工業大學紡織學院紡織科學與工程專業兼職博士生導師 | |
中國紡織工程學會常務理事 | |
中國標準化協會纖維分會副會長 | |
中國畜產品流通協會及絨毛專業委員會榮譽委員 | |
1992年 | 英國紡織學會(FTI)成員 |
1996年04月 | 解放軍總後勤部軍需裝備研究所特邀顧問 |
2014年 | 第二屆全國家用紡織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302)顧問 |
姚穆在多重加工變形長絲仿毛產品開發應用中有創新,研製成功多種紡織測試儀器,組織制定多項測試標準,為豐富中國紡織原料、軍服面料更新換代及紡織人才的培養做出了突出貢獻。 (南通市科學技術協會評)
姚穆的研究涉獵領域較廣,從早期的棉紡學、棉紡廠設計、紡織廠合理照明、紡織廠定額測定,到纖維、紗線、織物和複合材料的結構、性能與測試技術等方面都有過大量的深入研究,到人體著裝舒適性的理論、測試與評價研究方面及多異多重複合變形化纖長絲系列織物的設計與生產方面更做了一些開創性工作,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績。姚穆不僅在學術上功底厚,造詣深,治學嚴,還具有高尚的人品,50年來為中國紡織工業和紡織教育做出了貢獻,他為人謙遜,淡泊名利,注意獎掖後進;關鍵的學術思想,重要的理論推導,甚至於數據處理他都事必親躬,反覆推敲、校核,但在論文發表時卻常常將學生和同事推在前邊,自己甘當人梯。 (西安工程大學評)
2009年4月11日,西安工程大學姚穆院士獎學基金及其委員會成立,姚穆院士獎學金用來獎勵熱愛祖國、品學兼優、立志獻身紡織事業的優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