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體金法

免疫標記物

膠體金法是由氯金酸(HAuCl4)在還原劑如白磷、抗壞血酸、枸櫞酸鈉、鞣酸等作用下,可聚合成一定大小的金顆粒,並由於靜電作用成為一種穩定的膠體狀態,形成帶負電的疏水膠溶液,由於靜電作用而成為穩定的膠體狀態,故稱膠體金。膠體金也是免疫電鏡技術中較為理想的免疫標記物。

簡介


免疫膠體金技術的基本原理:
膠體金在弱鹼環境下帶負電荷,可與蛋白質分子的正電荷基團形成牢固的結合,由於這種結合是靜電結合,所以不影響蛋白質的生物特性。膠體金除了與蛋白質結合以外,還可以與許多其它生物大分子結合,如SPA、PHA、ConA等。根據膠體金的一些物理性狀,如高電子密度、顆粒大小、形狀及顏色反應,加上結合物的免疫和生物學特性,因而使膠體金廣泛地應用於免疫學、組織學病理學和細胞生物學等領域。膠體金標記,實質上是蛋白質等高分子被吸附到膠體金顆粒表面的包被過程。吸附機理可能是膠體金顆粒表面負電荷,與蛋白質的正電荷基團因靜電吸附而形成牢固結合。用還原法可以方便地從氯金酸製備各種不同粒徑、也就是不同顏色的膠體金顆粒。這種球形的粒子對蛋白質有很強的吸附功能,可以與葡萄球菌A蛋白、免疫球蛋白、毒素、糖蛋白、酶、抗生素、激素、牛血清白蛋白多肽綴合物等非共價結合,因而在基礎研究和臨床實驗中成為非常有用的工具。免疫金標記技術(Immunogoldlabellingtechnique)主要利用了金顆粒具有高電子密度的特性,在金標蛋白結合處,在顯微鏡下可見黑褐色顆粒,當這些標記物在相應的配體處大量聚集時,肉眼可見紅色或粉紅色斑點,因而用於定性或半定量的快速免疫檢測方法中,這一反應也可以通過銀顆粒的沉積被放大,稱之為免疫金銀染色。

特點


膠體金技術具有方便快捷、特異敏感、穩定性強、不需要特殊設備和試劑、結果判斷直觀等優點,因而特別適合於廣大基層檢驗人員以及大批量檢測和大面積普查等,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廣闊的應用前景。

製備方法


用容量瓶量取200ml超純水加入到500ml錐形瓶中,將錐形瓶置於磁力加熱攪拌器加熱板上,放入磁力攪拌子,打開攪拌旋鈕至適當速度。用移液器吸取2ml1%氯金酸溶液於上述200ml超純水中,攪拌1min,關閉攪拌旋鈕,打開加熱旋鈕,加熱至沸騰。打開攪拌旋鈕至適當速度,快速加入經微孔濾膜過濾。1%檸檬酸三鈉溶液0.8ml,溶液在2分鐘內由灰色變黑色最後變為紅色,再繼續加熱攪拌10分鐘。關掉加熱旋鈕,適當速度攪拌至室溫,定容至200ml,4~C保存。

功能


常用的免疫膠體金檢測技術:(1)免疫膠體金光鏡染色法細胞懸液塗片或組織切片,可用膠體金標記的抗體進行染色,也可在膠體金標記的基礎上,以銀顯影液增強標記,使被還原的銀原子沉積於已標記的金顆粒表面,可明顯增強膠體金標記的敏感性。(2)免疫膠體金電鏡染色法可用膠體金標記的抗體或抗抗體與負染病毒樣本或組織超薄切片結合,然後進行負染。可用於病毒形態的觀察和病毒檢測。斑點免疫金滲濾法(3)應用微孔濾膜(如膜)作載體,先將抗原或抗體點於膜上,封閉后加待檢樣本,洗滌後用膠體金標記的抗體檢測相應的抗原或抗體。(4)膠體金免疫層析法將特異性的抗原或抗體以條帶狀固定在膜上,膠體金標記試劑(抗體或單克隆抗體)吸附在結合墊上,當待檢樣本加到試紙條一端的樣本墊上后,通過毛細作用向前移動,溶解結合墊上的膠體金標記試劑后相互反應,當移動至固定的抗原或抗體的區域時,待檢物與金標試劑的結合物又與之發生特異性結合而被截留,聚集在檢測帶上,可通過肉眼觀察到顯色結果。該法現已發展成為診斷試紙條,使用十分方便。